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hitosan/ellagic acid/erythrocyte membrane lipid hemostatic composite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sdc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部分文献报道壳聚糖对严重创伤的止血效果有限,因此以壳聚糖为基础止血剂的促凝血活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壳聚糖/鞣花酸/红细胞膜脂复合海绵,评价其促凝血活性和细胞毒性.方法:通过冻干法制备壳聚糖海绵和壳聚糖乙酸盐海绵,然后再通过静电吸附法制备壳聚糖/鞣花酸/红细胞膜脂复合海绵.血浆复钙时间法观察3种海绵的促凝血活性,并检测3种海绵对 SD 大鼠肝脏的止血效果及对 L929细胞的毒性.结果与结论:壳聚糖/鞣花酸/红细胞膜脂复合海绵组的血浆复钙时间、出血时间、失血量均显著少于壳聚糖海绵组和壳聚糖乙酸盐海绵组(P
其他文献
目的:在建立先天性髋脱位(CDH)的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骨刀模型,模拟截骨.方法:利用螺旋体积CT获得患儿髋关节扫描数据,用B+树组织按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
目的探讨利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联合巢式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手术前后外周血微转移的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磁珠联合巢式LUNX-mRNA RT-PCR检测80例NSCLC
目的 :研究Ki6 7表达在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度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 1987~1996年间归档的经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且资料齐全的 12 0例星形细胞瘤 ,按WHO(1993)
本文基于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单元,提出了一种通过级联方式实现高压、大容量交-交直接变频的新方案.该方案采用间接变换法对n个基本变换单元分别进行控制,以得到相同频率、不同
现代介入技术发端于本世纪初,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一种标志.介入技术用于临床眼科,首先是在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进展.泪囊支架(支撑器)置入术、泪道球囊成型术等的应用
目的: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2例患者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病例1独立胎盘2个,为双卵双胎,胎盘胎膜无粘连,自然娩出完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损伤处理方法.方法:通过缝线拆除,肠吻合术,修补术及时给予患者治疗.结果:其中22例患者逐渐恢复健康,且未出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另2例患者胆管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支气管阻塞性肺不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86例阻塞性肺不张患者,应用MSCT进行检查,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等多种
目的使用频谱分析逐搏R波与T波间期(RT)的变异性来研究正常人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RDV).方法正常人30例,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频谱技术
目的:对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方法学、干预措施、疗效等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方法: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工作手册标准,制定检索策略,以“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为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