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生活的故事
案例一:
志强是一名高三男孩,落座心理咨询室之后问道:“您说我们一天4个小时睡眠够不够?”一天起码应有8小时睡眠,这是不言而喻的,他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原来,志强是个尖子生,但他前面还有两名同学。进入高三以后,志强决心好好拼搏一场,要超过他们。既然是拼搏,就得拿出个拼搏的样子,首先得抓紧时间。哪里还可以挤时间?只有少睡觉了。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作息时间:每天上完晚自习同家后,学习到1点再睡觉,早上5点必须起床。志强是个肯付出的男孩,为了自己的计划,起早贪黑,一点都不觉得苦。可是,坚持一个月后,他却越来越觉得精力不行了,而且,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名次反而下滑了。莫非是自己的睡眠太少了?于是,他才有了上述疑问。其实志强自己也明显感到了睡眠不足,以至交流中情不自禁地吐露心声:何尝不想足足睡透一回,可不敢啊!
案例二:
我是省重点中学的女生,虽然顽强拼搏,成绩却还是处于中游,有时候觉得累得喘不过气来,可又不敢放松。到毕业班后,我开始失眠,晚上胡思乱想,白天就没有精神,上课眼皮总想粘在一块儿。我真怕因此而影响学习,晚上就着急地警告自己:别想了,快睡吧!可越着急越糟糕,越怕就越睡不着。别人介绍的许多治疗失眠的方法我都试过了,也吃过药,都不大管用。可是,放假时我却能安然入睡。读重点大学是我的理想,决不能让失眠影响它!失眠,真可恶,我恨透了它!我该怎么办?我怎样才能睡个好觉?
上面的案例,让人不禁想起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万卡》,那个掐死了老板婴儿的孩子的唯一愿望,就是好好地睡上一觉。睡眠本是平常事,在我们国家,如今却成了中学生们的奢望和渴盼。难怪一首“校园歌曲”颇为流行:“出门最早的人是我;回家最晚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你听,这是何等的辛酸与无奈!
来自调查的数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一组调查数据: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48.2%的中小学生感觉睡眠不足;23.5%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睡眠质量欠佳。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和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哈尔滨中学生中53.5%的学生睡眠时间为6~7个小时,2%的学生睡眠时间为4~5个小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3.8%的学生经常失眠。四成以上学生睡眠异常,五成以上的学生正在遭受睡眠不足的隐性伤害,而且睡眠状况随年级的增长而越来越差。
山东省政协委员曾振宇教授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仅有3%的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8个小时,77.5%的学生每天睡6~7个小时,高达19.5%的学生竟然每天只睡4~5个小时,中学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睡眠长期严重不足。
虽然调查数据不尽相同,但结果一致表明,中学生的睡眠状况普遍不好,时间不足,质量不高,已经到了不能不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程度。
来自专家的解说
睡眠是促进中学生身心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在一天中,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睡眠中分泌。生长激素能加速软骨和骨骼生长,使人长高。睡眠还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方式,可以保护大脑,提高脑力,维护心理健康。中学生正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睡眠不足的危害很大,会影响身体发育,导致免疫力降低,诱发各种疾病。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脑功能下降,学习时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个别的还会诱发焦虑不安、精神不振等心理障碍。
中学生睡眠质量不足原因何在?一是客观方面的。由于复杂的原因,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有增无减,这是根本原因。顺便要说到,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决不能仅仅归因于学校教育,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二是主观方面的。中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因而感到课业负担过重的同时,又屈从压力,甚至自我加压。心理咨询中了解到,不少中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自己再增加学习任务。于是,只有侵占睡眠时间。而且,晚睡了还要对同学保密,怕别人比自己还晚,超过自己。这令人痛心!再有,不少中学生产生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失眠等睡眠障碍,影响了睡眠质量。
来自实践的对策
一是采取有效对策。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真正对青少年的未来负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中学生的睡眠时间。有些地方已经采取了硬性规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普及睡眠知识。通过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的知识,引导中学生自觉地建立科学睡眠的意识,认识到盲目侵占睡眠时间的危害,创造条件保证睡眠时间。不少同学的个人经验证明,保证了睡眠时间,才能更好地保证学习效率。
三是进行心理调节。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及时化解心理压力,有利于消除失眠等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大凡经过心理咨询的同学,失眠等睡眠障碍都较好地化解了。再有,增加体育锻炼,也是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的好办法。
案例一:
志强是一名高三男孩,落座心理咨询室之后问道:“您说我们一天4个小时睡眠够不够?”一天起码应有8小时睡眠,这是不言而喻的,他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原来,志强是个尖子生,但他前面还有两名同学。进入高三以后,志强决心好好拼搏一场,要超过他们。既然是拼搏,就得拿出个拼搏的样子,首先得抓紧时间。哪里还可以挤时间?只有少睡觉了。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作息时间:每天上完晚自习同家后,学习到1点再睡觉,早上5点必须起床。志强是个肯付出的男孩,为了自己的计划,起早贪黑,一点都不觉得苦。可是,坚持一个月后,他却越来越觉得精力不行了,而且,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名次反而下滑了。莫非是自己的睡眠太少了?于是,他才有了上述疑问。其实志强自己也明显感到了睡眠不足,以至交流中情不自禁地吐露心声:何尝不想足足睡透一回,可不敢啊!
案例二:
我是省重点中学的女生,虽然顽强拼搏,成绩却还是处于中游,有时候觉得累得喘不过气来,可又不敢放松。到毕业班后,我开始失眠,晚上胡思乱想,白天就没有精神,上课眼皮总想粘在一块儿。我真怕因此而影响学习,晚上就着急地警告自己:别想了,快睡吧!可越着急越糟糕,越怕就越睡不着。别人介绍的许多治疗失眠的方法我都试过了,也吃过药,都不大管用。可是,放假时我却能安然入睡。读重点大学是我的理想,决不能让失眠影响它!失眠,真可恶,我恨透了它!我该怎么办?我怎样才能睡个好觉?
上面的案例,让人不禁想起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万卡》,那个掐死了老板婴儿的孩子的唯一愿望,就是好好地睡上一觉。睡眠本是平常事,在我们国家,如今却成了中学生们的奢望和渴盼。难怪一首“校园歌曲”颇为流行:“出门最早的人是我;回家最晚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你听,这是何等的辛酸与无奈!
来自调查的数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一组调查数据: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48.2%的中小学生感觉睡眠不足;23.5%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睡眠质量欠佳。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和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哈尔滨中学生中53.5%的学生睡眠时间为6~7个小时,2%的学生睡眠时间为4~5个小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3.8%的学生经常失眠。四成以上学生睡眠异常,五成以上的学生正在遭受睡眠不足的隐性伤害,而且睡眠状况随年级的增长而越来越差。
山东省政协委员曾振宇教授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仅有3%的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8个小时,77.5%的学生每天睡6~7个小时,高达19.5%的学生竟然每天只睡4~5个小时,中学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睡眠长期严重不足。
虽然调查数据不尽相同,但结果一致表明,中学生的睡眠状况普遍不好,时间不足,质量不高,已经到了不能不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程度。
来自专家的解说
睡眠是促进中学生身心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在一天中,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睡眠中分泌。生长激素能加速软骨和骨骼生长,使人长高。睡眠还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方式,可以保护大脑,提高脑力,维护心理健康。中学生正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睡眠不足的危害很大,会影响身体发育,导致免疫力降低,诱发各种疾病。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脑功能下降,学习时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个别的还会诱发焦虑不安、精神不振等心理障碍。
中学生睡眠质量不足原因何在?一是客观方面的。由于复杂的原因,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有增无减,这是根本原因。顺便要说到,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决不能仅仅归因于学校教育,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二是主观方面的。中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因而感到课业负担过重的同时,又屈从压力,甚至自我加压。心理咨询中了解到,不少中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自己再增加学习任务。于是,只有侵占睡眠时间。而且,晚睡了还要对同学保密,怕别人比自己还晚,超过自己。这令人痛心!再有,不少中学生产生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失眠等睡眠障碍,影响了睡眠质量。
来自实践的对策
一是采取有效对策。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真正对青少年的未来负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中学生的睡眠时间。有些地方已经采取了硬性规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普及睡眠知识。通过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的知识,引导中学生自觉地建立科学睡眠的意识,认识到盲目侵占睡眠时间的危害,创造条件保证睡眠时间。不少同学的个人经验证明,保证了睡眠时间,才能更好地保证学习效率。
三是进行心理调节。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及时化解心理压力,有利于消除失眠等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大凡经过心理咨询的同学,失眠等睡眠障碍都较好地化解了。再有,增加体育锻炼,也是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