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催熟剂

来源 :科学大众(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hi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了好多水果,有香蕉、苹果、猕猴桃……我把它们放到了阳台上。嘴馋的我取出一个猕猴桃,拿起刀子削皮。猕猴桃的果皮毛茸茸的,紧紧贴着果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把顽固的果皮削掉。看着碧绿的果肉,我大咬一口,哇,酸得我嘴巴都歪了!这“水果之王”还真是难以侵犯啊!我一气之下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几天过去了,我又想起猕猴桃来,也不知道它们变软了没有。我来到阳台,挨个儿捏了捏,发现单独装的几个猕猴桃还是硬硬的,但是和苹果装在一个袋子中的猕猴桃已经比较软了。我拿起一个软的猕猴桃来,轻轻一撕,猕猴桃的果皮就被撕了下来。我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嗯,真甜!我兴奋地将这个发现告诉妈妈。妈妈说,是卖水果的人告诉她,把猕猴桃和苹果放在一起,会加快变软的。她本来还不太信,现在看来是真的了。
  猕猴桃和苹果放在一起,会很快变软?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我决定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我和妈妈又去买了10个硬度一样的猕猴桃。我把其中5个猕猴桃和一个苹果装在一个塑料袋中,标号为A;又把另外5个猕猴桃单独装在了另一个袋中,标号为B。然后我把它们都放在阳台上的阴凉处。
  5天后,A袋中的5个猕猴桃都已经比较软了;而B袋中的猕猴桃只有一个稍微软一些,其他的还是硬硬的。我从A袋中拿出一个猕猴桃品尝了一下,味道不错。又从B袋中拿出一个猕猴桃削好后让妈妈品尝。妈妈咬一口,被酸得呲牙咧嘴的。看来,猕猴桃和苹果放到一个塑料袋里,果然会更快变软。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通过网络找到了答案。原来,为了运输方便,猕猴桃被采摘的时候往往还没有成熟,所以是又酸又硬的。成熟的苹果会释放出天然催熟气体“乙烯”。所以将硬的猕猴桃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猕猴桃就会成熟得更快些。
  记得有一段时间,媒体曝光称有些不良商家用乙烯利和生石灰催熟香蕉或芒果。乙烯利是什么东西?到网上查一查,原来它是一种化工产品,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对粘膜有酸蚀作用。误服会出现烧灼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昏迷。工业用生石灰价格便宜,但重金属往往超标严重,可见用这种方法催熟水果有多可怕。
  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超市里把香蕉、芒果或者猕猴桃等和几个苹果装在一起成为一个礼包,在这个礼包上戳几个小孔,这样既可以催熟水果,又有利于多余的乙烯释放出去,使水果不会腐烂。这里使用的可是对人无害的纯天然催熟剂呢!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美食体验催生新潮家电(二)  本期的酷品来自于一组大学生设计的新潮家电,而且都是跟饮食相关。可见,舌尖上的诱惑已经传递到电器设计领域。  自主搅拌器  烹饪某些食物需要有人守在锅边不停搅拌,而挪威科技大学设计的自主搅拌器可以帮助用户自动搅拌食物。不过,采用这种搅拌器的炉灶必须是电磁炉,因为自主搅拌器的设计原理是利用电磁炉的磁场,而不是外接电源。磁场的作用不仅可帮助搅拌器动起来,而且可以自主保持平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运动时,容易大量出汗,并总想喝水,可是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而且越喝越渴。小朋友,你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为什么剧烈运动后越喝水越渴?  身体温度高  体内缺水严重  血液中的氯化钠在作怪  2013年第4期问题:鱼的耳朵在哪里?  2013年第5期问题:洗脸池底下的下水道弯头有什么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