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艺术气质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tou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论》中说:“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在姚叶红颇有些金石意味的运笔中,张彦远所意指的意境,不仅仅是墨的明暗呈现的问题,还有着色阶的丰富性建构的效果表達。
  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我认为我还是很了解姚叶红的,不论是对他的为人还是对他的绘画作品。近来,姚叶红还是那个人,还是那样的豁达开朗,但他的山水画却又让人不得不对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做一番新的审视。
  姚叶红的山水画,很多人都很熟悉并且喜欢。尤其是他山水画中流露出的磅礴气势,在其功力深厚的笔墨支持下获得的更加有效的表现,使观者在山水间徜徉回味。但是最近,姚叶红的山水画表现出了一种在他的绘画中前所未有的气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呢?
  笔墨是绘画的基本语言,是首先被人注意到的因素。因此,笔墨便成为当然的先决条件。当然,要想在笔墨这个问题上就得出最终的艺术追求是不太可靠的,因为尽管笔墨也包含着画家艺术追求的个性表达,但也仅仅是绘画的一个要素,并非绘画的全部。况且,经过历代先贤的实践,笔墨早已经非常成熟,现在的画家们要想在笔墨上有丝毫的发展,都需要付出比先贤们更大的心血。因此,在笔墨上,姚叶红要想取得哪怕是一点点新的进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姚叶红的确在他的绘画艺术上表现出了一些新的倾向。从他得到著名画家岑学恭先生的耳提面命,在山水画艺术上获得长足进步以来,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笔墨语言。现在看来,他似乎找到了某种属于他自己的笔墨符号,那种与他个性相符,能够更恰当表现他思想的笔墨,更加率意奔放,更富于五色变化——虽然这还并不是他的终极追求。因此,他的绘画中便有了一种新的气象,一种更加个性化的新表征。
  进一步的探究,除了笔墨以外,还有姚叶红在绘画整体营构上对绘画语言的总体把握和多层次的建构。对整体的把握本来就是姚叶红的优势,只不过在最近的作品中,这种优势表现的更加灵活和多变,使得他的绘画在大气之上更增添了一些值得品味的隽永意味。在画面的对比、虚实、层次等构图要素上,姚叶红虽然还是运用了已经为众多画家熟悉的那些构图手段,但姚叶红已经对这些手段做了一些理性的处理。一些新的比例、叠加、重复的运用,以及色彩上的新的理解,清新优雅,单纯而丰富,支持和强化了姚叶红多年艺术思考的结果,从而使他的作品更加具有可思考和可审美的意义——实现这一点同笔墨一样的艰难。
  在原有的磅礴气势之上,坚持探索一种更加深层的追求,一种人生阅历的厚重感受,在不经意的笔墨晕染中轻松的得以实现,这就是姚叶红新近作品的气质所在,这也是一种更值得玩味的境界。
其他文献
高级记者,凉山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系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委。  出版有《何万敏影视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航天趣谈》(合作,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版),《烛照凉山:大凉山上的文化播种人》(合作,四川民族出版社2011年5月版),《光闪烁在你的枝头》(四川文艺出版社
梁秀敏  号老冀,祖籍河北石家庄市,生于1959年7月。1978年从军,1999年转业,履职于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战线。自幼酷爱中国书画艺术,深谙其真谛,工余之暇浸润于碑林石碣、先贤字帖,坚持不辍。受良师引领,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均有涉猎,尤喜行草之法度严谨而意态生动,然未能尽窥艺术堂奥,愿锲而不舍,细磨勤习,不求成名成家,但求乐在其中,在中国艺术百花园里缤纷出自己的亮色。现已出版《
短视频的短小精悍、内容凝练、直接直观,可以合理的介入到人们的碎片化的时间之中,它不像观看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部网剧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按时追剧,才能跟得上剧情,短视频更多的是利用人们“无价值的时间”,传递一种观点、现象抑或笑料。  微博几乎代替了博客,微信几乎代替了短信,而同样,短视频一路高歌,在数量上颇有“一统江湖”之势。  短视频,吸引了大量的流量,成为当下老少咸宜的一种消遣娱乐
2019年6月5日,邱笑秋艺术馆书画作品捐赠暨开馆仪式在内江成功举行。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应邀参加活动并致辞。“邱笑秋先生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平志英指出,邱笑秋先生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烙印,总是能给人以大气磅礴、厚重深邃的震撼。邱笑秋艺术馆落成开馆,既是内江对邱笑秋先生及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和褒扬,也是内江尊重艺术家,重视文化艺术的生动体现。来自俄罗斯
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编室主任,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四川省文联全委会委员,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代表。  作品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音乐创作奖”,中国文联“荷花奖”音乐创作银奖,中国音协“艺术歌曲作品奖”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大奖。
想来尝尝我泡的茶吗?一天,我准备给爸爸泡茶,拧开茶叶罐,倒出一些茶叶,我看见茶叶的样子有的像一根粗粗的针,有的像小月牙??  没泡的茶叶是墨绿色的,摸起来硬硬的。我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就把一片干茶叶放在鼻子下边闻了闻,一股清香迎面扑来,就像走进了一片茶园。我又把它放在嘴里尝了一下,有种特殊的香味,香里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苦味。  当我把适量的茶叶放入杯子,再倒上开水时,茶叶开始翻滚,就像有一阵龙卷风把它
在2020年6月9日隆重开幕的《川上行--2020年四川中国人物画专委会邀请展(第二回)》这个很专业的画展上,成都市双流区的青年画家童乐蓉榜上有名。这说明童乐蓉的工笔人物画已经得到了业界专家们的广泛认可和肯定。这也正是她孜孜以求,潜心耕耘的结果。  童乐蓉现供职成都市双流区青少年宫专职美术书法教师岗位。她选择的工笔人物画这个中国传统绘画专业,本身就是一个传统积淀丰厚、绘画题材广泛、创作难度很大的领
《四川美术史》是堪称宏大的著作,写作范围从史前时代直至晚清,其内容涵盖了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五大门类,探索了历史发展进程中四川美术的风格流变。从叙述方式角度看,既遵从了传统美术史的建构方式,又能从四川地域的美术发展状况入手,体现了规范与特色的统一,特别是其“长历史”的视角,因而将四川美术的历史第一次全方位和多视角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川美术史》填补了四川美术史研究的空白,从唐林的
刘嘉峰出生在四川渠县一个偏僻的竹乡,家乡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的竹林,是四川农村典型的自然特色。那是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的年代,院子里那些篾匠师傅们除了种田外,编竹编就成了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儿时的刘嘉峰对竹编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整天穿梭在这些篾匠师傅圈子里。七岁那年,童年的刘嘉峰突然作出了一个影响一生的重要决定,他拿着家里的篾刀,在自家的竹林里砍来了竹子,跟着篾匠师傅们也干起了竹编的手艺。  刘嘉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