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傍晚(外一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leon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我们喜欢的是黄昏,荒郊和忧伤
  如今我们向往清晨,市区和宁静
  没有一个白昼和白昼之后的夜晚是寻常的
  没有一个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是多余的
  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条路
  我们的开始便是我们的结束
  残忍的季节即将到来
  土地里也没有培育出丁香花
  没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黄昏的街道
  也没有博尔赫斯的庭院和栅栏
  但这里有一场永恒的日落
  在这个金色的傍晚
  天际间呈现出一排柔润的绯红
  夜色初上的街灯与我们无关
  每栋楼房里都有一盏陌生的灯火
  那是人的生命在燃烧
  我们向前跨出的每一步
  都像在荒涼的世界里裸奔
  尽管我们都是一滴赫拉克利特的河中之水
  尽管孔子站在忘川河上感叹“逝者如斯夫”
  但我们身上总保留着某种静止不变的光辉
  陌生人,在你的视线里我被无限延长
  忧伤的桉树
  光滑的表皮,笔直的树干
  孤世独立,向着天空无限刺探
  浑身散发一种柠檬味道的桉树
  我与你相识多年
  却未曾像今天这样亲近
  绿道旁一排排的柠檬桉树
  尖尖的桉叶像极了刀片的相思
  听着爱尔兰民歌《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
  我被忧伤的曲调割伤
  许多年来我其实多么想
  做一个像桉树一样的人
  能够散发一种特别的味道
  不是为了远离人群
  而是为了区别众生
  “you′re something special”*
  桉树的气味像病毒渗入我的体内
  注:*you′re something special:你是如此的特别。
其他文献
没有尽头的不安  戴着耳机快步穿行在无人认识的马路——  你像一个过客,路过整个地球……  浮光掠影的画面被单曲循环赋予了——  恒久的情感生命力……  那些压在心头的事块依然沉重  此刻却垒成了一座玲珑宝塔——  试图把天空戳破。没有尽头的不安——  就是一种安,永不落地的飞翔——  就是脚踏实地。你逐渐放慢脚步  渴望自己变成一条有起点——  但没有终点的射线。周遭的人和风景——  越发亲切了
始终认为,秋天   就是一个人的   也是一个制止喧嚣的季节   看落叶落下,还可以数一下   一片两片,无数片   直到落叶都落光了   你还一个人站在那里   只能听到蝉鸣   无论风怎么摇动   蝉还是一声接着一声地叫着   像透明的琥珀和溪水   世上的火焰在此刻全部熄灭   所有的爱意在此刻全部释放   万物褪去了锐利的尖角   一切都圆润,饱满,甚至可以光秃秃   一切都适宜相拥入怀 
靠上山岙的枕头  把整海的波浪攥进口袋  天空是它的小背篓  泥螺、蛏子是滿天的云朵  这片属于泥土的浪涛  种植5G和诗歌的果实  水车与风轮的琴弦  轻奏一曲沧海桑田  它像一个猜不准的谜语  水波下潜伏着讨海人的沉思  它像一尾飞上天的鱼  牵动一座激情的大海  青山让路,亲吻  用尽谁舌尖上的万千浪花  它是一个永恒的哲理,像渔舟  溢出腥味的风和排山倒海的爱  木杓沙滩  海边飞来一轮弯
该怎样描述这样的时光   落叶吹散秋风   一声呼哨   黑暗不再认识你我   弯弓追赶月光   射下冬天的信札   谁生起了火   谁就是凉薄了我们   那拨火的詞   一张永不皱褶的纸   黑夜   黑夜有无限的眼睛,万物一样   我看到酣睡的梦里   漫天飞雪也使我们温暖   那最亮的地方   不可言说的明净   在我所过的人生已遍寻不到   尘世还有什么用途?   人类醒来之前   我愿我
诗歌与时代的关系是新诗史上的重要话题,并形成一系列的诗学见解,我称之为“时代诗学”。近年这个话题又受到诗坛的关注,涌现诸多相关文章。大体来看,这些文章多强调诗歌与时代的紧密联系,重视诗歌对时代所负的某种使命,主张诗歌应反映或关注现实,甚或主张诗歌应具有某种“意识”。这些见解自然不乏合理之处,但也多未经更为深入的理论辨析。有鉴于此,笔者通过梳理相关诗史和诗学观念,并略作辨析,以图有裨于相关讨论。  
在野外,杨树飘絮,过敏、不安,现实掉链子?  愤愤不平,落花生驯服你,谁叫你屈服大自然呢  反之好心情,回乡那叫节奏明快  活水、金鱼,换个语境:那人上高楼,经历流星雨  头发紊乱,“谁发明了绕指柔”  年轻人从上游来,“鱼水之欢”,逞口舌之快  红柚子、绿水萝,展开来就是一幅画  但还不够,“夜猫子在分散熱气”  枯木浮于水  游客扎猛子  现身说法,“捉人游戏”,“一票难求”,想必物理推翻了物
2021年1月28日,美国IDA国际设计奖评委会公布了2020年度获奖名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杨冬江教授团队的设计作品《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室内设计》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室内设计类别金奖。新教學理念与新教学空间  为什么会对第四教学楼进行改造?全新的教学楼内部空间,设计中有哪些巧思?提起这些问题,当时在清华大学读博士的团队主设计师杨宇滔滔不绝起来。  “作为世界一流高等学
主持人语  本期推出的是兩篇“辣评”,它们从不同角度对当下诗坛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李犁认为当代诗歌存在“小”“冷”“假”的倾向,并进而主张,诗人需从根本上培养一种真挚、热烈和高远的“情怀”,才能改变当下诗歌的困境。阿西也认为,当下诗歌存在种种投机、虚假、喧嚣和浮躁现象,并呼吁诗歌界自觉地铲除“稗类”,净化或优化诗歌空间。他们的文章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当代诗歌的某些病灶。至于他们开出的药
突兀的春寒挂满山野  让萌芽冒尖的念头,瞬间回缩  如田螺敏感的触须  树木都谙晓规则,看春色行事  在树与树交织的地带  暗伤,是阳光漏掉的阴影  所有的矜持都是表象  所有的笑脸都是虚拟  幾缕平添的白发,像稀落的枝条  想要表达的真实在树上  面对寒冷,欲言又止  隐约不安  明天,或许不可预知  被溪水洗刷过的石头,遗弃在古道上  晨雾掩不住小狗的悲鸣  我为孱弱的它们感到担忧  掩藏的罪
暴雨突至  正在写一首雨后的诗  “悬于某片叶子上的雨珠  透亮圆满却难以捉摸  于是我等着,又多么担心  它掉下来……”  这时黑暗的窗户忽然遭遇  急拍,就在我的头顶  我惶然停笔,笔尖震颤  噼里啪啦的雨声  迫不及待地奔跑起来  像一群逃难的人  丧失了个体的尊严。  雨珠是危险的  一首试图优雅的诗同样危险  它们都在悬垂中经受着巨大的不安  惘然记  晚饭后忙着擦地  专注于生活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