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题材影视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又是以史事为基础向大学生讲述中国近代变迁,我们为什么走到今天的一门革命史教程。目前高校大学生进入00后時代,随着时代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适当运用现代科技传播工具,通过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融入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对历史的感知程度,润物细无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的。
  一、历史题材影视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环节运用的益处
  (一)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到2018年的中国历史。时间跨度长,历史事件多,但课时有限,通过中国近现代史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在教学中运用,可以把历史事件通过图像与声音结合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大学生直观的看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影视作品的直观性和立体性,将加深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如通过电影《八佰》,学生将了解八佰志士死守四行仓库,在谢晋元带领下孤军奋战 4 昼夜,毙敌 200余人,直到接到撤退命令,才退入英租界这段历史。
  (二)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纲要》课程的主动性
  在以往的《纲要》教学中,多以口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很多大学生通过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学习,对历史事件基本上都已掌握,《纲要》课的教学如果再老生常谈,教学效果将非常差。通过在教学运用环节历史题材影视剧,提高学生学习《纲要》课程的主动性。
  如通过观看《八佰》学生将会主动思考为什么要死守四行仓库,进入英租界后谢晋元他们的各自人生命运是什么。
  (三)《纲要》教学中运用历史题材影视剧,将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历史题材影视剧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纲要》教学中运用历史题材影视剧,可以让学生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感受之中,体验历史境遇之下的真实感觉。通过对历史影视剧的观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八佰》描写的是世界战争史上非常少见的奇观,四行仓库与当时的公共租界中间只隔着一条苏州河,北岸的将士们浴血奋战,南岸公共租界却依然歌舞升平。影片最后以八佰壮士退入英租界结束,亦即从黑暗走向光明,学生将思考难道进入租界就是进入光明了吗 租界是什么
  二、历史题材影视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环节运用的难处
  (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纲要》任课教师的历史知识和教学能力提出了考验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非常多,比如《亮剑》、《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经典近代史影视作品,非常适合在课程中适当运用。任课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选用适当影视作品运用于教学,同时对影视作品进行解读。
  教师在观看相关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时,要对其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正确认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就对老师的历史知识提出了要求,老师需要掌握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所讲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引导学生突破影视题材影视作品的局限性,正确看待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八佰》这部影片,在讲述到《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第二节“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淞沪会战”可以运用其中。
  (1)《八佰》未详尽的淞沪会战前因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到“九一八事变”,随后占领中国东北,国民党政府指望“国际联盟”进行国际调停,但日本随即退出国联,调停失败。淞沪会战中国民政府投入了国家最精锐的德械师在内的约60%的中央军主力部队,和川、黔、桂等省地方部队参战。参战部队70个师(旅)以上,占全国军队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实际上李宗仁、白崇禧等懂军事的将领都主张放弃在淞沪地区作战。当时任参谋本部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说“我父亲是提议早撤退的。因为上海不可守,他觉得。上海很多水道, 而且是平原。他不赞成死守上海。他赞成打一下然后应该撤退保存实力。他的大战略是把日本人尽量往内地拖,分散力量。”在大场陷落前一天,陈诚、白崇禧等将领向蒋介石提议,全线继续后撤,撤出上海。依托后方的国防线,消耗日军战力,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蒋介石听完建议后长久不言。最后国民政府还是选择在淞沪地区不惜血本投入大量精锐部队,犯了战略上的错误。
  国民政府之所以犯此战略错误,李宗仁一语道破:“淞沪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蒋介石对国际局势判断的错误。在蒋先生想来,上海是一个国际都市,欧美人在此投下大量资金,如在上海和敌人全力血战一番,不仅可以转变西人一向轻华之心,且可能引起欧美国家居间调停,甚或武装干涉。”
  11 月初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九国公约》会议,就中日冲突问题进行讨论。蒋介石对这次会议充满了期待,为使中国在这次至关重要的会议上占据有利位置,也为了展示中国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他希望在会议召开前,上海战场能坚守。为了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军民抗击外侮的决心,蒋介石将自己的主力部队派到淞沪战场。所以淞沪会战是场打给外国列强看的作秀的一场注定失败结局的战争。
  陈诚之子陈履安回顾在淞沪战役中其父最好的部队伤亡过半以上,很多优秀的将领都在淞沪会战中阵亡。地方军队桂军前前后后一百万参加淞沪会战,差不多是广西人口的十分之一,这支广西军队,坐火车、坐汽车、再步行,历时三个多月最后到达上海,到达上海的第一天就基本死在战场上。走了一百多天,只为把生命献给国家。士兵战死当夜,白崇禧大哭一场。
  (2)《八佰》讲述四行保卫战过程
  电影《八佰》就是从端午和小湖北两个保安兵在罗店战场出现开始,为什么出现的是湖北保安队呢,原来在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上海停战协定》:中国政府无权在上海驻军,而日本海军驻沪特别陆战队却能在上海驻扎5个大队,大约4 000余军人。依据这一协定,国民政府在上海没有驻军,只好分批以“保安团”的名义秘密调兵前往上海郊区。   九国公约会议即将在布鲁塞尔召开,“国联”派出的军事观察团也将到达上海,蒋介石要求顾祝同留1个师在闸北,以连、排形式开展游击战,向欧美诸国展现中国军队依然在苏州河以北坚持作战,希望借此赢得列强同情与支持,出面制约日军。这个“政治任务”被派给88师时,师长孙元良强烈反对,孙认为闸北地区地势平坦,部队只能被日军各个击破,白白牺牲,便自行决定只留下262旅524团1营在四行仓库坚守,对外号称1个团。他挑选了524团新晋中校团附谢晋元留下坚守四行仓库,谢虽是黄埔四期学生,但曾经入过19路军,因此影响了升迁。谢对外宣称有八佰人。八佰人的浴血牺牲,实际上成了供洋人观赏的现代“角斗士表演”,注定是场悲剧。根据最新研究“八百壮士”实际人数为452人,70%的官兵来自湖北咸宁。
  影片中出现姚晨饰演的何香凝女士,曾想亲到四行仓库慰军,无奈被阻,于是写了慰问信发表于上海《时报》等报纸。何香凝领导妇女救亡组织为四行保卫战提供了急需的干粮、食盐、绷带、酒精、纱布等。
  四行仓库保卫战进行了四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申报》以“孤军八百仍死守不撤退”把八百志士登在头版头条。社会各界都给予援助。上海收容所6000 多人绝食一天捐款 400 余元进行支援。
  影片中女童子军杨惠敏于28日上午进入四行仓库送上国旗一面。这面国旗在四行仓库升起,杨惠敏随后红遍全国。但是之后杨不幸地经办了大明星胡蝶从香港运回重庆的东西丢失,戴笠找个理由将其关进集中营。
  租界当局害怕引火烧身,租界内有两个大气罐就在战场附近,于是向国民政府施压。蒋介石不敢得罪列强,又见宣传目的已经达到,便下达了四行仓库守军撤入租界的命令。11月1日当夜,谢率领剩下的376名战士撤退至租界内,四行保卫战振奋了淞沪会战中下降的中国军民士气。
  (3)《八佰》缺失的结局
  《八佰》影片战场描写十分震撼,从小人物视觉描写战争,让大家感同身受,大家都不愿意战争,想活下去,可是在国将不国时,小人物选择了以身殉国,感人泪下。
  但是作为真实历史,影片缺失了最后真实而残酷的结局,使影片丢失了很多教育意义。
  31日凌晨1时许,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的守军在撤往租界途中,遭日军机枪猛烈扫射,十几人伤亡。撤退的壮士被租界当局收缴武器,迫于日本压力,租界当局不敢让八佰壮士离开租界,从 1937 年 11 月 1 日直至 1941 年 12 月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随后占领公共租界,“八百壮士”被羁押在租界“孤军营” 共4 年 1 个月零 27 天。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汪伪政权收买的人砍成重伤,不治而亡。谢晋元之子谢继民收集到父亲在孤军营写下的近 50万字的日记,孤军营在租界内其实就是“俘虏营”,自由受限,生活艰苦。然而,谢晋元带领孤军营仍然坚持每天升国旗。“孤军营”战斗 4 天,孤军 4 年。国民政府似乎遗忘了这支队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个英雄群体被日军分遣各地充作劳工。抗战胜利后,对战后余生的官兵,国民政府不管不问。
  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在抗战胜利后,多方奔走,组织幸存官兵在上海码头当搬运工维持生活。凌维诚曾托人见到蒋夫人宋美龄,宋答应将情况转呈蒋介石,但后来就杳无音信。凌维诚四处奔波,但国民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毫无结果。
  新中国刚一成立,凌维诚给上海市长陈毅写信,将自己与孤军官兵尚存的六七十人的困境告知。陈毅市长很重视,1949 年,上海市政府发出秘四字第589 号指令:“谢晋元参加抗日,为国捐躯,其遗属应致照顾……一般费用酌予减免。”
  (二)影视作品要考虑到受众学生情况,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教育
  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所学专业,选用学生喜欢的影视作品。同时通过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深层次思想教育。
  学生看完《八佰》会问中国共产党在淞沪会战中的作用。时任中共上海群众工作委员会书记王尧山曾经回忆:(党的工作 )走向支援前线、支援上海前线的将士,支持他们抗日到底。上海地下党组织通过救亡协会组织群众募捐筹款、救护伤员、慰劳士兵、运送物资,大力支援前线战斗。在后方,各救亡协会宣传抗日形势,发动群众救亡。《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响彻全国。
  周恩来指示上海党组织动员大批工人、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深入上海周边农村,发动农民,对日进行游击战。
  其实在四行保卫战中就有红军的后代参加。影片中“小湖北”的原型是湖北通城老兵万连卿。1927 年罗荣桓发动鄂南暴动,万父万顺富当选通城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被捕牺牲。当时15 岁的万连卿是县共产主义儿童团团长,随后被捕,县长贾廷申将其保释,又介绍其到县保安大队当警察。淞沪会战时,通城县保安大队抽调到湖北保安 5 团,随后到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万连卿这个红军烈士的后代成了团长谢晋元的勤务兵,参加了四行仓库保卫战。
  《八佰》影片以跨入租界戛然而止,但实际上西方列强并不想为中国主持正义,蒋介石期待中的国际会议因日本拒绝出席会议,被迫宣布休会,调停不了了之。这部影片未完的结局告诉了学生近代以来外国列强入侵中国的产物之一租界是国中之国,弱国是无外交的。
  但“八百壮士”不是无意义的。在《大美晚报》上外国记者发表社论说:“吾人目睹閘北华军之英勇抗战精神,于吾人脑海中永留深刻之印象,华军作战之奋勇空前未有,足永垂青史。”
  毛泽东在1938年10月12日所做的《论新阶段》报告中,盛赞“八百壮士”是英勇抗战,为国捐躯的民族革命典型。
  正是无数热血青年受“八百壮士”感召,义无反顾地加入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中国人民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建谢晋元墓,四行仓库也被改建为抗战纪念馆。 几百名中国士兵的英勇守卫,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不屈服不投降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
  作者简介:韩银廷(1979—),女,河南沈丘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养,还可以对人的气质进行熏陶,从而促进人们的综合发展。对于音乐学习而言,识谱是音乐学习最基础的入门所需,想要扎实提高音乐能力,识谱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音乐学习最重要的过程。对于整个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小学时期,在音乐学习上的入门和基础就是具备识谱能力。但是,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所占的比例本来就少,再加上识谱教学难度大,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不够,识谱教学的难
期刊
摘要:当前,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讲,如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呢 带着这一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出发,探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  一、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枯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多会依赖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多符合学生的认知,合理利用教材可以提升教
期刊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文化积淀的精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实现文化强国中国梦的重要措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
期刊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调查并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旨在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解决心理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分析大学生对于疫情在情绪、认知、行为上的反应总体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心理状况  一、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NCP),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
期刊
摘要:新媒体是概括从模拟到数字的国度,操作会导致信息丢失,信息是通过简单的表示所获得的,但是在其他情况下,信息是无法感知的,模拟和数字媒体之间有必要需集中精力去处理信息带给我们认知与感受。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艺术;信息;数字媒体  数字化是应用于测量物理现象的转换过程,它决定了它从连续值域到离散值域的转换。这个过程现在通常概括为从模拟到数字的过渡。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或用波追踪表示声音都是
期刊
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军,其科学素养高低直接关乎国家未来的建设,本文以新疆高校大学生为例,针对此群体科学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需加强课堂建设,重新定位中国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目标及大学生自身需消除对科学的认识偏差三条对策。为西部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提出对策。  关键词:科学素养;大学生;提升对策  一、研究目的  本项目以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折射国家高等教育的成效,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成败提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多媒体技术  一、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整合意义  在国家教育指导工作下进行语文教育,深入贯彻我国以人为本的国家政策,注重学生语文知识、阅
期刊
摘要:篮球项目在高职院校非常受欢迎,为了更好地发展篮球这项运动,特从软梯体能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入手,探讨软梯体能训练在篮球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并进行深入分析。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我们从其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路劲着手,更深一层进行研究。同时,它也可为后期篮球教学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软梯体能训练;高校;篮球教学  一、软梯体能训练对篮球教学的作用  篮球在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种艺术语言,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调节心情,还可以净化心灵、锤炼意志,使人积极向上。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是培养兴趣多样化、提高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的黄金时期。而美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认识美、感悟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是打破应试教育,贯彻全面发展理念的必然趋势,更是主动满足社会竞争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笔者希望通过本文
期刊
摘要:当前,对于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研究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笔者所教小学语文学科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出发,探索如何有效运用网络资源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网络资源  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  (一)学生理解能力弱,学习兴趣不高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受自身思维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