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念性景观的空间营造手法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yin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念性景观作为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特性精神空间,是寄托于人类情感的物质载体,其所呈现出的空间感染力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与回忆,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含义。文章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从空间形态、视觉符号、材料质感与空间色彩等方面进行探讨,归纳总结出纪念性景观的空间营造手法和表现形式,希望对今后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空间形态、视觉符号、材料质感、空间色彩
  一、纪念性景观空间的概念
  纪念性景观是指以物质为载体并通过强化氛围感来唤起回忆、传承历史的空间,是将民众的纪念情节物化于景观的一种形式,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景观空间之所在。那么作为这样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性媒介场所,人们常常通过它来对某一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进行缅怀,希望传承发扬某种精神观念。
  在纪念性空间的分类上,主要分为以人物纪念、以历史事件两大类。其中,以人物为纪念对象分为单个人物和集体对象,单个人物的纪念在某种程度上倾向于表彰和传承其杰出的贡献或英雄行为;而对集体人物的纪念,通常是纪念战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对他们英勇的事迹进行缅怀追忆,同时也教育后世希望能够珍惜和平生活。第二类历史事件通常以历史上的某一重大政治事件、文化活动或战争等重要事件为对象,这类空间的营造具有明确的主题性和教育意义,使人们能更大程度地了解历史,体会到历史事件带来的震撼、伤痛,从而引起人们对历史深刻的反思。
  二、大陈岛垦荒纪念碑概况
  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巍巍挺立于下大陈岛黄夫礁山岗,向游人讲述一代垦荒人和大陈岛的故事。碑名由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前线总指挥、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纪念碑背面镌刻的是“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八个字,具有特殊的历史记忆和象征意义。
  垦荒纪念碑是大陈岛作为“红色”海岛的标志性建筑,总占地面积越28400平方米。本次设计以垦荒队员在大陈岛上团结奋斗的光辉岁月为历史背景,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为文化高点,以“重现荣光岁月,传承垦荒精神”为主题诉求,通过一系列的空间环境塑造,构建物质与情感高度统一的精神场所,希望能够通过设计改造更多地渲染和强化空间文化信息的传递,以此来教育年轻一代,让艰苦创业精神代代相传。
  三、垦荒纪念碑景观空间的形态塑造
  纪念性空间为了满足精神氛围的需求,大多数空间在布局上呈现出叙事性轴線关系,轴线能够使空间层次和尺度的安排有序不乱,同时能够突出重点空间的核心地位,彰显庄重肃穆的空间氛围,加深参观者的视觉感和体验感。因此,在垦荒纪念碑景观设计中,为了凸显其中心纪念体的位置,在整体景观的布局和结构上,构建出层次分明又相互联系的轴线空间,并以对称的设计手法进行强化,将整个空间的视觉焦点引向碑体。
  基于轴线性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空间的序列和秩序组织也是强化情感逻辑的重要手法。
  空间序列作为连续或独立的子空间,相互贯通且联系紧密,这些空间序列从自然式边界由规则式中轴发展,其连续性和层次感共同强化出空间发展的节奏性,使纪念性景观空间看起来更端庄更宏伟。
  线性空间能够对景观情感的组织进行序列性引导,使整个纪念历史通过叙事的顺序展开,在场地开始处,通过构建暗示性景观来作为启发观者的情感源点,之后的各个序列逻辑对观者的情感状态可延续或者转变,感受多种不同的空间类型,以不同的景观元素或视觉符号将每个空间所表达的含义传递给观者,在空间中感受多种不同的空间类型,环环相扣,从而达到塑造观者心理特征的目的。因此,当空间序列与轴线融合在一起,给观赏者带来富有层次的视觉感受。
  垦荒纪念碑则是依据以上结构营造手法,由重现垦荒生活到纪念垦荒胜利再到回顾垦荒历史最后重走垦荒之路四大部分组成,整个空间形成了自然式-规则式-自然式的布局,构建出深刻的且体验感强烈的纪念垦荒之路。
  四、视觉符号的构成与表达
  景观空间的视觉符号是表达纪念意义重要的媒介之一,形式上以具象和抽象两种形式为主,无论是哪种表现方式,都应结合具体的场景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加以转变,明确主次关系,避免造成视觉单调。例如,想要营造较强的纪念性景观表现力,抽象的视觉符号不易复杂繁琐,设计需将其转化为隐喻或象征的文化符号,构建简洁精炼的视觉美感,形成映射介质和纪念性景观的语义表达。
  垦荒纪念碑景观空间的视觉构成上遵循主次明确的原则,以碑体为主,附加元素为辅。在表达上,广场设计灵感来源于勋章,代表大陈岛垦荒的杰出成绩。其次,通过解构和重组的设计手法构建出五角星形的地形空间造型,垦荒纪念碑立于五角星正中心,五角星象征着大陈岛垦荒的胜利,也象征着党的领导。沿着轴线打造历史长廊,如同连接勋章的绶带,景墙、花坛和道路则作为绶带上的花纹,同时长廊景观造型犹如一艘航行的帆船,代表垦荒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宣誓广场位于垦荒纪念碑的另一侧,广场以垦荒纪念碑为前景,铭记垦荒精神,广场北侧设置宣誓墙和红色文化雕塑,庄严而又肃穆。
  五、材料质感与空间色彩
  纪念景观是承载着人们缅怀沉思的精神性场所,想要实现在纪念性景观氛围中激发人们的情感体验,材料质感和色彩关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材料的纯粹性和厚重感是纪念性景观空间的一大特点,摒弃繁杂,营造平和安定的心理感受和清静的空间氛围。垦荒纪念碑空间在材料的选择上大多以当地的自然石材、耐候钢、清水混凝土为主,使场地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中,其次当地材料的纯粹性和厚重感给予空间特殊的质感和气息,简洁有力的线条、粗糙不一的纹理契合了纪念性景观所要表达的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纪念氛围。因此,材料的运用对空间意境的营造非常重要。
  纪念性景观空间色彩的营造上大多以灰、白、黑色调为主,纯粹厚重的质地,简单纯净的色彩,在此基础上,结合并运用光影的美学,创造出更加深刻的情感境界,同时,光影的显现烘托空间意境,强化了此刻人们心理的纪念意义,营造出舒适的视觉感官体验,唤起追忆历史之感,让观者感受一段英雄人物伟大创举和文化精神。
  最后,为了避免材料纯粹和色彩简约带来形式上和空间上的单调,在设计时需要注重空间形式的多样变化,并搭配丰富的植物元素来保证空间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体验者进入纪念性景观空间中,感受那段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历史场景。
  五、结语
  纪念性是现代情感物化于且高于物质景观的一种形式,其中心思想所在是为了更好地表述纪念之情。之于此,空间的构图、视觉、质感与色彩等内容则是高度统一的,这种和谐的韵律能够在空间氛围、情感烘托与艺术表达之间产生强烈的碰撞,使人们情生于境,进而引发心理上的共鸣。
  本文从三大方面分析了现代纪念性景观空间设计的规律和特点,发掘出纪念性景观空间内涵与设计美学形式之间的融合性,希望能够更多地启发我们对于设计的灵感,对以后营造具有代表性且适合当代民众精神需求的纪念性景观空间提供可行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曹志明.纪念性景观的空间构成分析[J].美与时代,2015(2):57-60.
  2、吴育强,王泽文,范武波.纪念性公园中景观元素表达及设计[J].热带农业科学2019.
  3、张红卫,向荣.漫谈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10,(09):38-42.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桥梁的建设,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这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基础道路建设。发展路桥建设,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施工质量和投资成本,以确保路桥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水平,以最低的投资成本建造出最高质量的桥梁。这就要求公路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只有管理好,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预期目标。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管理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
期刊
摘要:近年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十分重视的课题,而园林工程在城市环境优化中体现出较高的价值,需要做好园林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及后期养护,使园林工程的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园林工程中施工管理及后期养护的作用进行分析,期望能为园林工程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后期养护;作用  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
期刊
摘要:城市污水环境治理在于对政策、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升级创新,对整体城市生态化建设尤为关键,污水处理技术作为环境治理重要环节,提升其处理技术应用、工艺水平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城市污水环境治理对策与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以处理技术应用与治理战略为主题,结合城市污水环境治理面临挑战,对相关问题与方法进行阐述,主旨在全面提升城市污水环境治理效率,强化市政基础建设。  关键词:城市;污水;环境治理;治理方法
期刊
摘要:燃煤电厂烟囱钢结构安装时,通常需要采用辅助吊装的钢结构设施来完成。如果该辅助设施设计不合理,可能会提高施工成本,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烟囱钢结构吊装辅助设施进行论证。有限元分析是分析结构力学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采用有限元工具对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更加科学、准确,能够最大程度节省措施钢结构材料成本,同时确保方案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介绍了巴基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劳务管理进行阐述说明。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多城市都在积极的进行旧城改造、兴建新城,同时房地产行业的的快速发展导致工程领域的劳务用工数量成倍增加。较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选择的主要工作就是工地上的劳务工人。大部分的农民工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劳务管理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导致很多人对相关学习不到位。因此当前应当全面促进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劳务管理。  关键词:建设工程;
期刊
摘要:在洪水预报分析过程中,流量属于重要的因素。为了做好水文预报服务,需要快速获取实时流量信息,但是当前在获取流量信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本文根据某水文站的工作要求,研究上下游水位监测信息的水位流量关系构建对策,方便技术人员实施获取流量成果,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同时可以方便技术人员实时在线监测流量情况,利用给更多的江河流量手段,并且不断积累水位信息监测流量的经验,提高洪水预报分析水平。  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施工的重点技术,也是容易出现施工问题的主要施工环节,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能够直接影响公路桥梁质量,决定了施工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提高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已经刻不容缓。我国沿海、沿江城市居多,公路桥梁对这些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字:
期刊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路桥工程中具有极高的应用率,其与路桥质量具有直接关系。在施工过程中,若未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有效处理,极有可能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对路桥整体产生影响。因此为避免该种现象发生,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及分析文献资料,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重点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可以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
期刊
摘要: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建设行业作为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领域,对保障大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面对当下大众与日俱增的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作为“衣食住行”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础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及质量标准的提升,成为了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唯一办法。本文聚焦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问题。通过全方面、多角度、分层次的剖析,力求为广大建筑工程土建行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即使有着明显的提升,但也难以满足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并提出与之现状相关的解决对策,不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建筑管理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  前言:因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