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承载足球梦想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球对于南美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曾说:“足球在南美不仅是11个人的游戏,而且是成千上万人的‘想象共同体’,它比其他任何文化、政治架构更能聚合起民族的意识。”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足球文化和意识,铸就了拉美足球的纯粹、浪漫和激情,也使无数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实现了改变命运的梦想。
  激情桑巴,缔造传奇
  在全世界人眼中,桑巴舞是巴西的国舞,代表着热情及多种族族群的艺术融合。
  桑巴舞是在葡萄牙和印第安音乐成分中加入了黑人音乐和舞蹈的内容。它是黑奴在忍受繁重的劳动和残暴的虐待之余,用来排遣一切忧愁和忧伤、尽情抒发个人感情的一种狂热的歌舞。它以粗犷的动作、热烈奔放的旋律发泄人的本能的冲动,表达人对自由、浪漫生活的渴望。
  早在16世纪初,巴西土著人就创造了早期的桑巴雏形。当时欧洲及非洲文化大量涌进,逐渐与当地印第安文化相互渗透,产生了混合性巴西文化,也被史学家称之为“摩尔人的桑巴”。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巴西这个拉美最大的国度,桑巴舞变得越来越普及,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时跳,节假日更跳;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晚上跳,甚至通宵达旦地跳。每当激越的音乐声起,人们总是激情难抑,不禁摆腿扭腰,跳将起来,如醉如痴,欲罢不能。而桑巴的浪漫色彩和个性特征,在巴西足球运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们称巴西足球为“桑巴足球”,有了“巴西足球那一停、一带、一传、一射都有韵律”的说法。
  看巴西人踢球,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就像欣赏一场完美的演出,随时会有高潮出现。可以说,绿茵场上能用足球跳舞的非巴西人莫属,若称他们为绿茵场上的舞者并不过分,因为桑巴足球确实令人赏心悦目。巴西足球充分突出球员的个人魅力,华丽的盘带、花哨的过人、精致的任意球,甚至连突破禁区的假摔都那么惟妙惟肖;巴西人对足球的态度也远没有欧洲大陆国家来得严肃,他们更宁愿把足球当作一种炫耀的资本或者说游戏。
  应该说,正是这种来自骨子里的原始和纯粹,注定了巴西足球的狂野和奔放,让金钱和功利走开,与权力和政治无关……于是,在巴西足坛,我们看到了无数来自贫民窟的穷孩子完美演绎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励志故事。
  巴西是世界上足球运动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而巴西的贫民窟,尤其是大城市的贫民窟,让许多到过巴西的人印象深刻。根据《巴西地理》和巴西统计研究所给出的数据,6%的巴西人口生活在贫民窟中。巴西相当数量的国民脱离贫困只是近些年的事情,那些依山而建、规模巨大的贫民窟随时提醒所有人,虽然巴西获得了世界杯和奥运会的主办权,但是战胜贫困依然是这个国家的艰难使命。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恰恰就是在这些连基本公共设施都十分匮乏的角落里,走出了一代代名动世界的超级球星。
  回顾巴西的足球史,从贫民窟走出的球星不乏其人:远到“球王”贝利、“飞鸟”加林查,近到“独狼”罗马里奥、“妖刀”里瓦尔多、“外星人”罗纳尔多、“精灵”罗纳尔迪尼奥、“皇帝”阿德里亚诺、“单车帝”罗比尼奥,还有被视为贝利接班人的内马尔,现役国脚丹特、阿尔维斯乃至女足世界的球星马塔……贫困的生活使他们从小衣食堪忧,远离良好的教育环境,而身边多的是妓女、酒精、毒品,要想摆脱那早已被诅咒的命运,足球成为了他们完成救赎的唯一途径。
  让我们回溯到60年前。少年贝利在圣保罗州巴乌鲁市的贫民窟中长大,与贝利同为上世纪60年代智利世界杯最佳射手的加林查,则出生在里约热内卢州的小镇保格兰德,那里同巴乌鲁市一样肮脏、凌乱而又嘈杂,满地污水横流。加林查小时候名叫桑托斯,父亲是个工人,家境贫困,母亲在怀他时就病魔缠身。6岁那年,桑托斯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父母亲到处求人借债,在里约热内卢的一家大医院里,桑托斯先后动了6次手术,从死神手里捡回了一条命,但身体羸弱不堪,左腿比右腿短6厘米且内弯,拖着一双残腿,连站也站不起来。只有陪伴他的那辆破旧的轮椅车,给他痛苦的童年带来一丝欢乐。
  这是一片到处都是足球的神奇国度,小镇的一片荒地上,总是响彻着孩子们踢球的喧闹声。荒地的一角,轮椅上的桑托斯羡慕地看着他们。“不会踢球,就成不了一个男子汉。”“足球王国”里的这句俗语,几乎天天都在刺痛桑托斯幼小的心灵。
  他不甘心就这样生活下去,他也要像同龄人那样去踢球!要踢球先得能走,然而,他还没有把步子挪开就重重地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直到有一天,他终于离开了轮椅车,自己走出了家门!桑托斯终于一天天成长起来,成长起来的不仅仅是他的身高、体重,更有他的技术、毅力和意志。别看他平时走起路来脚有些跛,可一到球场上,就像换了一个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斗士。他带球挺进的姿势那么矫健,虚晃过人的步伐那么多变,传接切入的路线那么巧妙,起脚射门的动作又是那么突然、准确,简直难以相信:这是一个跛子,一个几年前还被困在轮椅上的残疾少年!
  虽然球技出色,但谁也不会相信以后他可以以踢球为生,贫寒的家境让桑托斯开始在当地服装厂做缝纫工,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干到下午4点。桑托斯直到快20岁时才被球探发掘,巴西国内享有盛名的波塔弗戈俱乐部选中了他。舆论一片哗然:赫赫有名的俱乐部居然会选中一个瘸子!
  桑托斯非常珍惜踢球谋生的这份职业,开始了更为刻苦的训练,足球场上的泥土中,不知渗入了他的多少血汗。在波塔弗戈,他奠定了一个球星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直到他独特畸形的双腿,反而成为了一种闪烁着异彩的象征、成为了绿茵场右边锋上的一只“飞鸟”时,他终于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人。人们开始送给他一个绰号,叫他“加林查”(巴西常见的一种飞得很快的鸟名)。他经常在快速奔跑中突然一个急停,接着又以他那只脚板外翻的左腿作为轴心,做一个疾速大转身的假动作,摆脱对手的钳制,快速切入射门。他这几个动作完全一气呵成,使对方防守队员和守门员眼花缭乱,难以捉摸。人们看他踢球,就像在欣赏一场杂技,也像欣赏一场奇妙的艺术。他的非凡的灵敏性动作和突然的爆发力,曾使多少球迷啧啧称赞,又曾使多少对手为之暗暗叫绝!加林查无可争议地成了巴西国家队的主力,他和球王贝利、著名球星瓦瓦组成的锋线,被视为无坚不摧的短剑,球王贝利曾经对外界多次说,他的进球,正是由于加林查等人能够恰到好处地把球传给他的缘故,没有加林查他们,自己的业绩是不可想象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