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益衡量中的事实还原运用——刑法解释的视角

来源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55868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益衡量在刑法解释中具有确保法律合法化的重要价值,法益衡量对个罪保护法益的甄别、权衡与比较,必须借助事实还原来完成.事实还原立足于对刑法规范赖以建构的立法事实是否在客观上具有真实性、在规范上具有价值性或在法秩序上具有必要性的判断,以为法益衡量提供判断标准.刑法解释立足于法益衡量把法律代入充满个性的案件事实中,以之来检视抽象的法律对具象的事实之适应程度,并发现法律面对案件事实时的适用或者不适用.事实还原不仅是法益衡量之客观论证的媒介,而且是法益衡量方法选择的基础,同时还是法益衡量限度确定的标准.如欲作出既合法又合理的解释结论,则需要解释者认真对待法益衡量中的事实还原,以判断法律规范赖以存在的保护法益是否存在、是否有价值、以刑法保护是否具有必要,从而把不具有保护法益的真实性、价值性或必要性的行为排除在犯罪圈之外.
其他文献
《汉书·刑法志》《晋书·刑法志》《魏书·刑罚志》《隋书·刑法志》既勾勒出秦汉直至隋代这一历史阶段法律发展的宏观景象,又记载了当时法律实践的诸多细节.秦尊法家、汉承
推行“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当前公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使警体教学更符合公安实战的需要,警体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着眼点,就是要竭力改变原有教学实战薄弱的弊端,积极推行“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即:围绕警务实战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延长充实学习、训练时间;以“战”为核心,有机融合教、学、练、战。此外,还需要围绕课程目标实施“2+2”的教学训练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实战条件及拓宽实战平台等,进一步完善警体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教
在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中,位置数据的应用 日益广泛,不仅“基于位置的服务”雨后春笋般涌现,政府也基于位置数据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辅助案件侦破.然而,位置数据获取技术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