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高级将领评级授衔浅析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Sha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干部评级
  1950年11月,全军第一次干部大会决定:我军干部先评定排连营团等军队级别。1951年2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干部评级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军所有干部评定个人级别,并为今后实行军衔制度奠定初步基础。主要评级依据是“德、才、资”。1952年3月确定军队干部级别分9等21级。当时部分高级将领评级情况如下(仅列举1955年9月27日授衔者):
  正兵团级(36人):王树声、许光达、萧克、张宗逊、王震、许世友、邓华、杨成武、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宋时轮、叶飞、杨得志、黄永胜、谢富治、杨勇、李达、周士第、韦国清、朱良才、王新亭、周桓、李志民、赵尔陆、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徐立清。
  副兵团级(42人):李克农、彭绍辉、张爱萍、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洪学智、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刘震、陈伯钧、钟期光、唐亮、李天佑、萧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贺晋年。
  准兵团级(57人):贺炳炎、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凤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萧望东、丁秋生、赖毅、邝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袁也烈、解方、段苏权。
  另有正军级203名,副军级215名,准军级345名,正师级446名。
  1955年评衔标准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指出应以干部1952年评定级别为主要依据,并参照编制军衔的规定,进行全面衡量。规定: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副、准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中将;正、副、准军级,多数可评为少将;另根据苏联军事顾问意见:首次授衔应压低一、两级,为以后晋升留余地。
  干扰因素
  从后来实际授衔结果来看,90%以上的高级干部是按照本人1952年评定的军队级别并参照编制军衔规定执行的。出现例外不外乎是以下几种情况:
  1、将官名额限制:1955年授衔时将帅名额是有限制的,从后来结果看,1955年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高级将领合计250名;少将800名(其中1955年9月27日授798名,年底授2名)。所以并不是所有够级别的人都能获得同级主要编制军衔,总会有人做出牺牲。
  2、山头派系平衡:典型的如王树声、许光达,级别正兵团,按资历、战功应该授上将,因为照顾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两个大“山头”被授予大将军衔。
  3、个人条件及其它因素:同级别干部,因个人“德、才、资”及其它原因,高评或低评一级军衔都属正常。如贺晋年、段苏权等在授衔时因受一些问题牵连导致低授。
  评衔结果
  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和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全部被授予元帅军衔;军委委员级全部被授予大将军衔。
  36名正兵团级干部中,王树声、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徐立清被授予中将军衔,其余33人都被授予上将军衔。
  42名副兵团级干部中,李克农、彭绍辉、张爱萍、韩先楚、李天佑等19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张震、唐天际、陶勇、吴法宪、王近山等2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贺晋年1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57名准兵团级干部中,贺炳炎1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万毅、邱会作、梁必业、李作鹏、聂凤智等53人被授予中将军衔;袁也烈、解方、段苏权等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203名正军级干部中,王尚荣、周希汉、秦基伟、张才千、黄新廷等96人被授予中将军衔,其余107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副军级干部215名、准军级345名全被授予少将军衔。
  统计数据(限1955年9月27日授衔者)
  被授予大将军衔的10人中,军委委员级8人,正兵团级2人。
  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5人中,正兵团级33人,副兵团级19人,准兵团级1人,无军队级别2人。
  被授予中将军衔的175人中,正兵团级1人,副兵团级22人,准兵团级53人,正军级96人,无军队级别3人。
  被授予少将军衔的798人中,副兵团级1人,准兵团级3人,正军级107人,副军级215人,准军级345人,正师级125名,无军队级别2人。
其他文献
我的三姨赵世兰是党内几位有名望的老大姐之一。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三姨受到迫害含冤去世。我母亲一直在为三姨平反奔波。她给叶剑英写过信,也给邓小平写过信。后来还是经过邓颖超转告周总理,总理亲自批示为赵世兰平反,但是第一次平反并不彻底……  三姨赵世兰是德高望重的女革命家  我(本文作者李鹏,国务院前总理)的三姨赵世兰,是党内几位有名望的老大姐之一。三姨是中共五大和八大的代表、全国妇联常委。新中国成立
期刊
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重申中国的和平主张,同时也强调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在国家主权上,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也曾就美方挑衅而撂过狠话。2014年4月8日,范长龙与哈格尔(时任美国国防部长)会晤时,范长龙当着记者的面坦言对哈格尔日前的言行表示不满,说:“你在与东盟防长的一些讲话和在日本政界媒体的讲话,态度很硬,态度很鲜明,中国人民包括我个人看了以后是不满意的。”  201
期刊
解放军上将赵南起的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  赵南起,朝鲜族,1927年4月生,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2月入伍,解放军后勤学院指挥系毕业,大专文化。曾任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  抗战时期,赵南起随家人在吉林定居下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朝鲜也从日本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赵南起没有回朝鲜,而是选择了投奔共产党。  195
期刊
第一次会师:红2、6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  1934年9月20日,中革军委指示红6军团“由现地域经青江、青溪、思县到达省溪(今万山)、铜仁、江口地域,然后设法与二军团首长取得联络”。10月4日,中革军委再次电告红6军团“二军团已占印江”,应“迅向江口前进”,向红2军团靠拢。  按照中革军委指示,红6军团向江口前进。10月上旬,红6军团在甘溪陷入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第17师第49团、第51团各一部,在军
期刊
与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陈家并称为“台湾五大家族”的雾峰林家,1746年从漳州渡海到台定居。最早的一辈名叫林石,从第三代林甲寅开始,移居阿罩雾庄(今雾峰)生活。在清朝末年至抗日战争胜利的几十年时光里,几乎完整地参与了台湾近代史的每一个重大事件。这部家族风云以“下厝”系的林文察替清廷平乱始,到林朝栋拒法抗日,再到林祖密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林正亨参加远征军抗战,保国卫民的尚武精神成为家族传
期刊
邓小平说,如果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作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世时,很多人问他,搞“两弹”得了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年,杨振宁看望他,他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26岁的“娃娃博士”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25
期刊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8点,在步履匆忙的通勤人潮中,有一位清瘦、背微驼的老者总会准时出现在北京图书批发交易市场,打开四层行业监督管理办公室的门,打上一暖瓶开水,摊开书和卷宗,开始他一天的工作。他叫周秉华,原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干部。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新中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侄子。  坚持文明执法做事有理有据  1994年,周秉华成为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市场处一名干部,从事一项极
期刊
罗青长一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而且,他还是周总理临终之前,最后接见的人。在海峡两岸50多年波谲云诡的历史中,罗青长参与过一些鲜为人知的涉台事件。尤其是1975年3月,毛泽东主席决定特赦释放余下的全部在押国内战犯时,是周恩来亲自委托罗青长具体负责、安排、实施这一重大历史决策的。  战犯名单的提出  1946年,国民党撕毁和平协议,悍然发动内战,将苦难的中国人民再次引入战争的深渊。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
期刊
彭钢本名彭玉兰,193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父亲彭荣华同年被国民党杀害。1950年她被接到北京,与伯伯彭德怀生活了大约15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软禁在吴家花园6年,彭钢始终陪伴在他左右。  彭德怀的性格对侄女影响很大。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因经济犯罪受审,他对所有的贪贿都供认不讳,唯有一项,死不承认。他曾给某军事学院批了数千万元,检察官判断,以他的贪婪不可能放过其中的“好处费”。王守业被问急了,无奈
期刊
【1905- 1974,湖北麻城人,开国大将】  偏高原因  王树声1926年入党,1927年参加领导黄麻起义。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太行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军区司令员。1952年任湖北军区司令员,1955年任总军械部部长,授大将军衔。后两个历史时期职务一般,1952年定为正兵团级,正常情况应授上将,但凭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资历,考虑平衡因素,授大将也无可厚非。  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将领  王树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