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折翼雏鹰振翅高飞

来源 :母婴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篇,我们走进漆黑的世界……
  培养视障儿童,我们可以这样做:
  按照我国“视力残疾标准”,双眼中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的为盲人,由于盲童生活在漆黑的世界里,教育盲童,我们要从“手”开始,带他感受世界。
  都会孩子用手感知世界:由于视力的缺陷,盲人常常用手的感觉未分辨事物,在盲童的教育中,要从小培养他们用手触摸物体,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5、6岁以后还可以练习摸凸起的点,为以后学习盲文做准备。
  除了用手抚摸各种玩具、生活用品、家具、花草、小动物,也要让他们参加父母或正常儿童的活动:经过适当的训练,他们可以自己穿衣、喝水,甚至做家务活都能胜任。
  另外,请注意,如果你需要移动家具的位置,请事先让孩子知道。
  训练嗅觉等感觉,弥补视觉缺失:训练触觉的同时,我们还应训练他们的嗅觉和其他未受损害的感觉,让他们用鼻子闻不同的调味品和食物的气味。通过联合感觉训练,盲童能克服先天的缺陷,提高空间辨析的能力,可以学会正常走路、跳跃和独立行动,甚至参与集体游戏和体育活动。
  发展语言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虽然盲童会说话,但不少词语常常缺乏实际的感性基础,他们无法看到具体事物,无法准确地把语言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让盲童在学习语言时接触具体形象(如触摸实物、标本、模型等),增强他们的印象。
  保护剩余视力:多数的盲童并不是双眼全无光感的,所以,要注意利用和保护他们的剩余视力,指导他们在有充足光线的条件下去看物体特征(如颜色、形象等),也可以借助于视力器械(如高倍放大镜)来使用视力,每次时间不宜过长。给盲童“看”的东西应轮廓清楚、重点突出、色彩鲜艳。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剩余视力去认识世界,又可以保护盲童的剩余视力,有利于身心的发展。
  听障儿童的教育,这样进行:
  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大脑会通过视觉来补偿对外界的感知和认识,从而获得比较完整、准确的信息。学会用眼睛观察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培养听障儿童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
  掌握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规律: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听障儿童除听力障碍外,与健全儿童有着同样的发展规律。3岁左右的儿童只能观察事物的表面或明显的特征,其观察的印象是模糊的、笼统的:5~7岁的儿童不仅能注意事物的表面特征,而且能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分辨事物的细微差别,遵循发展规律,进行适龄训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选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引导儿童在观察的同时,摸一摸、碰一碰,让他们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识活动,引起他们对观察事物的兴趣。当孩子产生兴趣后,注意力就会集中。
  适当地提供观察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听障儿童观察,使他们保持稳定的注意,并且主动自觉地在观察中比较、推理,教授观察事物的方法,还可以边观察边用语言描述。教育者与孩子还可以互相评议,看看观察得仔细不仔细,描述得逼真不逼真。
  重视语言康复训练:前往正规康复机构寻求帮助。大部分聋哑儿童并非“哑巴”,他们只是因为听不到声音而无法学说话。通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儿童能恢复部分听力和学会说话交流,而在学龄前阶段完成语言康复训练,更能让聋哑儿童走进普通小学享受同等的教育,对他的人生起到重要作用。
  智障儿童,需要这样的教育:
  有部分儿童由于身体疾病,意外,影响大脑发育,导致智力底下,无法进行正常儿童的学习,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此类儿童,我们主要从刺激其脑部功能入手,尽可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一般地说,绝大多数的弱智儿都是由于患病引起的,例如患了苯丙酮尿症、克汀病、半乳糖血症等,对于这些疾病要积极治疗,越早控制病情,对智力的影响越小。
  因材施教,多给予鼓励:由于孩子的智能比较低下,所以对学习的接受能力和对事物的敏感程度都比正常的孩子差,因此,教育不能干篇一律,要量身订制培养方式,逐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孩子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到特殊学校学习:进入特殊学校,就更能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有利于启发他们的智能。现在还提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以便向同龄小伙伴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健康儿童的同情心和对残疾人的关怀。
  尊重孩子,正面教肓:弱智儿童也有自尊心,父母和老师不应以蔑视的态度对待他,否则会使孩子出现躲避、不愿接受帮助的倾向。
  肢体残障儿童,需要这些帮助:
  肢体残障的儿童,没有感觉器官及脑部的损伤,可进行与正常儿童的教育培养。对他们而言,心理重建,自信心的培养更为重要,培养他们身残志坚的性格将会让他们拥有与正常儿童同等的机会和幸福。
  重建自信:不管是先天肢体残疾还是后天肢体残疾,无论是成年人或孩子在某一个阶段都会出现自卑甚至轻生的心理适应期。先天肢残的儿童在他们有了意识,认识到自己和其他人不同时,就会问“为什么”;而后天残疾的儿童,在生命的危险消失后,马上就会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伴随着自卑、恐惧、迷茫,此时的心理自信建设、燃起生命之火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孩子们一起度过这段时期。
  功能代偿训练和功能重建:对于肢残的儿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身体功能的重建。这是肢体残疾儿童的生活所必须的。人的代偿功能是令人惊异的,已经有许多用嘴写字、用脚代替手的部分功能的例子。
  培养儿童良好个性:不管家庭条件如何,我们都不能娇惯孩子。也许身体的残障对他的生活造成影响,但这不是堕落的借口,我们更应该培养他积极乐观的性格,学会关心家人、集体、社会,当他能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时,他们也会为自己感到骄傲的。
其他文献
作为“生产”文化的众多出版社 ,其网络形象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前途 ,也关系到整个因特网的文化质量 ;塑好出版社的网络形象 ,也应是网络文明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
一介书生,清秀俊逸。这个人就是张兆羽,他撞入我的视野,就那么凌波微步了一下,随之留下了卓然的侧影。这个侧影是丰富的,熟知的,仿佛神交许久:或许是唐朝,或许是宋代,总之一
期刊
多数男孩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普遍会存在手淫现象.但是,手淫频繁不但会伤害身体,而且对人的工作、学习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如果目前你已手淫上瘾,最好及时戒除!rn戒瘾第一招
期刊
输配电线路是整个电力系统中比较难把控的一个部分,因为其涉及的范围广,所处环境复杂,自然影响因素众多,在线路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隐患.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线路运行安
我的故乡,  风景如画。  村口的榕树,  指引家的方向。  爷爷的烟杆,  在榕树上磕了又碰。  奶奶的拐杖,  倚着榕树下的石凳。  妈妈温暖的手,  轻轻扶着榕树。  安静的我,  趴在爸爸的胸膛。  爸爸说,  未来,在看不到的地方。  妈妈告诉他,  家,在親人的身旁。  爸爸的行囊,  消失在榕树旁。  熟悉的思念,  慢慢在心中发芽。  那棵榕树,  依然伫立在村头。  像爸爸的肩膀
期刊
出版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市场曾一度就只剩残缺不全的图书市场了。改革开放后,出版产业与其他
工业制造产业是每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赖以发展的根本,是国家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机床是工业制造产业重要的生产工具,提高机
内容教学法是把语言学习和学科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本文提出把内容教学法运用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也探讨了
从学报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等主要元素入手,用具体案例分析《上海电机学院学报》在行业背景下融入企业元素后,为企业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取得的实效。“,”Starting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