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加入WTO以来,各行各业在竞争激烈的同时也不断的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趋势下,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以及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在思想观念与教育制度上都进行了创新与突破,整体规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半位置。因此,面临着不断扩大的教育规模以及随之带来的风险,职业院校有必要加强自身内部控制管理以及健全制度,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探讨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为保证学校管理的有效运行以及教学质量提高与科研成果的顺利、财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的相关制度,目的是通过对加强自身内部控制而维护学校的财产安全与提高学校社会、经济效益,从而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可以很好的进行,对学校自身管理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笔者在河南推拿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的多年实际工作经历,在本文中主要对职业院校内部控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意识缺少重视。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缺少重视,部分管理人员单方面认为内部控制局限于财务部门的权限,或是认为仅仅是形式主义的体现。由于缺少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以及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导致权责不分或是执行不严的情况,从而造成领导者的行为与权力没有限制,内部控制没有体现应有的作用。
2.针对性不明显。我国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是财政拨款以及企业投资或是爱心捐赠等渠道,但是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结构进行建立,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因此,高职院校对内部控制的制定必须具备合理性与针对性、科学性,根据学校业务以及相应的职责岗位来建立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得风险控制方向与其他方面符合实际情况。
3.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以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方面都是靠银行贷款方式来解决,一方面容易导致院校的财政风险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财政压力的增大,职业院校可能背离原先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开展经济活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而造成院校的实际意义偏离,导致不良经济循环的可能。
二、加强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对策
1.内部控制意识的树立。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重要原因是院校领导没有树立科学、正确的控制意识。因此,为保证学校各岗位工作的顺利运行以及达到岗位牵制的目的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意识,通过对全校各部门与员工的监督和管理来真正的做好内部控制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办学规模的扩大,真正意义上长远的提高经济效益,不让管理流于形式。
2.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面向岗位员工的也是为了很好的约束管理者的行为方式与工作作风,限制其随意使用职权,目的是通过严格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而规范化、透明化在职人员。建立内部制度时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防治为主,预防控制为辅。不仅要防治不法工作现象与行为也要预防有可能出现的工作漏洞,确切遏制不良经济活动的发生或其他违法行为;二是重视职位与职责的制衡,在进行职位分工时要采取岗位制约以及明确各岗位的权责,有效规范在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三是重视对工作程序的约束,特别是主要的经济业务在申请和预算以及核算方面必须按规定程序执行与授权批准后才能进行,尤其是院校基础建设项目的招标和物资采购、对外投资以及超出预算支出的审核等。
3.健全的财务系统。内部控制需要涵盖与涉及院校内部管理的各个部门与岗位,特别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掌控,因此,财务系统的周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财务系统的周全不但有利于事后控制,同时也方便对事前与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预算,方便对财务活动的整体做出一个很好的监控与防范,特别是会计稽核岗位是防范风险的重要岗位,可以利用财务系统监控经济活动的发生,科学与合理的防范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真正从意义上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促进学校财务体系的健康循环发展。
4.突出重视预算管理。在整个内部控制制度中高职院校可以突出预算管理,防止出现不合理与盲目经济活动的发生。首先可以采取思想上的加强,指明各岗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支出,明确各部门预算与执行制度的权责,源头上避免财务风险;其次是在预算编制中,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战略目标与自身情况来选用合适、灵活的编制方法,对预算编制的过程进行细化,特别注意大额支出费用,综合全年收支情况,在预算基础上合理规划各项投资、开支。
5.重视“人”的因素。高职院校想要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与工作落实到实际就必须充分充实“人”的因素,特别是岗位管理人员的因素。这也是要求岗位中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一定水准的管理水平,同时也需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相关的会计审核知识,熟悉法律法规,能够认真、严谨的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与学校的各项制度。因此,院校需提高管理岗位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强化自身的责任感。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健全与完善内部控制是有利于保护学校资产的完整以及防止舞弊现象发生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学校可以长远、稳定的发展,保证教育事业活动的顺利、有效的运行。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强化内部控制的意识以及健全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周全财务系统、突出对预算管理的监控来真正的从上而下的解决职业院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对高等教育院校发展起到平衡的促进作用,维护教育事业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晚常青.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1(22).
[2]李佳媚.高校内部控制缺陷及优化对策的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6).
[3]曹升元,赵周杰.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J].会计研究,2011(06).
[4]刘正兵.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作者简介:高建华(1979-),女,河南南阳人,河南推拿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会计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关键词:职业院校;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探讨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为保证学校管理的有效运行以及教学质量提高与科研成果的顺利、财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的相关制度,目的是通过对加强自身内部控制而维护学校的财产安全与提高学校社会、经济效益,从而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可以很好的进行,对学校自身管理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笔者在河南推拿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的多年实际工作经历,在本文中主要对职业院校内部控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意识缺少重视。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缺少重视,部分管理人员单方面认为内部控制局限于财务部门的权限,或是认为仅仅是形式主义的体现。由于缺少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以及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导致权责不分或是执行不严的情况,从而造成领导者的行为与权力没有限制,内部控制没有体现应有的作用。
2.针对性不明显。我国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是财政拨款以及企业投资或是爱心捐赠等渠道,但是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结构进行建立,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因此,高职院校对内部控制的制定必须具备合理性与针对性、科学性,根据学校业务以及相应的职责岗位来建立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得风险控制方向与其他方面符合实际情况。
3.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以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方面都是靠银行贷款方式来解决,一方面容易导致院校的财政风险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财政压力的增大,职业院校可能背离原先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开展经济活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而造成院校的实际意义偏离,导致不良经济循环的可能。
二、加强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对策
1.内部控制意识的树立。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重要原因是院校领导没有树立科学、正确的控制意识。因此,为保证学校各岗位工作的顺利运行以及达到岗位牵制的目的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意识,通过对全校各部门与员工的监督和管理来真正的做好内部控制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办学规模的扩大,真正意义上长远的提高经济效益,不让管理流于形式。
2.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面向岗位员工的也是为了很好的约束管理者的行为方式与工作作风,限制其随意使用职权,目的是通过严格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而规范化、透明化在职人员。建立内部制度时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防治为主,预防控制为辅。不仅要防治不法工作现象与行为也要预防有可能出现的工作漏洞,确切遏制不良经济活动的发生或其他违法行为;二是重视职位与职责的制衡,在进行职位分工时要采取岗位制约以及明确各岗位的权责,有效规范在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三是重视对工作程序的约束,特别是主要的经济业务在申请和预算以及核算方面必须按规定程序执行与授权批准后才能进行,尤其是院校基础建设项目的招标和物资采购、对外投资以及超出预算支出的审核等。
3.健全的财务系统。内部控制需要涵盖与涉及院校内部管理的各个部门与岗位,特别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掌控,因此,财务系统的周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财务系统的周全不但有利于事后控制,同时也方便对事前与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预算,方便对财务活动的整体做出一个很好的监控与防范,特别是会计稽核岗位是防范风险的重要岗位,可以利用财务系统监控经济活动的发生,科学与合理的防范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真正从意义上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促进学校财务体系的健康循环发展。
4.突出重视预算管理。在整个内部控制制度中高职院校可以突出预算管理,防止出现不合理与盲目经济活动的发生。首先可以采取思想上的加强,指明各岗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支出,明确各部门预算与执行制度的权责,源头上避免财务风险;其次是在预算编制中,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战略目标与自身情况来选用合适、灵活的编制方法,对预算编制的过程进行细化,特别注意大额支出费用,综合全年收支情况,在预算基础上合理规划各项投资、开支。
5.重视“人”的因素。高职院校想要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与工作落实到实际就必须充分充实“人”的因素,特别是岗位管理人员的因素。这也是要求岗位中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一定水准的管理水平,同时也需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相关的会计审核知识,熟悉法律法规,能够认真、严谨的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与学校的各项制度。因此,院校需提高管理岗位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强化自身的责任感。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健全与完善内部控制是有利于保护学校资产的完整以及防止舞弊现象发生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学校可以长远、稳定的发展,保证教育事业活动的顺利、有效的运行。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强化内部控制的意识以及健全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周全财务系统、突出对预算管理的监控来真正的从上而下的解决职业院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对高等教育院校发展起到平衡的促进作用,维护教育事业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晚常青.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1(22).
[2]李佳媚.高校内部控制缺陷及优化对策的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6).
[3]曹升元,赵周杰.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J].会计研究,2011(06).
[4]刘正兵.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作者简介:高建华(1979-),女,河南南阳人,河南推拿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会计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