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1989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有责任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社会适应力,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格,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关注个别教育的同时,更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发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如何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充分发挥破冰热身游戏的作用
  活动的开始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破冰热身游戏、故事、音乐、音像影视,教师的微笑和和蔼的态度等手段,营造一种轻松和温暖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让全体学生既能打消防备心理,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有时内心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想法,一经趣味的游戏,身体的活动,就有了一种表达的载体,原来抽象的感觉,被具体化了,尤其是不善于表达或比较内向的人,游戏往往也会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例如一次活动一个胆小内向的女孩,几次鼓励后她才说:“我一直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更是将梦想埋在心底,今天我说我想考二中,让大家见证,我也给自己鼓劲,我会好好学习的。”她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克服了害羞,胆怯,终于敢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了,对于她来说会让她记忆深刻,可能会影响她的一生。
  二、有针对性的选择活动主题和内容
  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年级,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展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活动。例如初一可以开展“闯关游戏”,要求从A点走到B点。必须大声喊出自己奋斗目标,用“我要……,请让我通过。”每个人都不能重复别人的走路姿势。有的同学一边翻跟头,一边喊:“我要考第一。”有的同学学着鸭子一边蹒跚,一边喊道“我要上一中。”也有的一边跳着街舞一边大喊:“我要成为最开心的人。”、“我要当医生。”、“我要当画家。”、“我要成为教育家。”……从这个游戏中,学生感悟到在初一就应该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初二到了学生的青春期,有了叛逆心理,和家长老师都不能很好的沟通,在这时可以开展“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主题活动。进行“蒙眼障碍行”的游戏。两人为一小组,一人为盲人,另一人为盲人的“拐杖”。“拐杖”用眼罩把盲人的眼蒙住,由“拐杖”带领他穿越有障碍的路线。“拐杖”不能说话,只可用肢体语言给对方暗示。安全穿越障碍路线,活动后的体验与交流,教师做提示性的引导发问,协助学生将活动的主题进行升华:在活动中,你不能与帮助你的人沟通,他们还得在你遇到困难时帮助你,如果能沟通的话,就会很轻松的完成任务。
  初三到了拼搏中考的时期,可以设计“挖掘潜力,激发潜能”的游戏。例如“食指抬人”请十个同学仅用右手的食指抬起一位较胖的同学。前两次他们都不相信仅用食指能抬起一个同学,后来经过交流,给他们鼓信心,当抬起时,全场欢呼。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潜能,只有信任自己,就一定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才能的。
  三、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心理活动辅导
  1.学习心理辅导。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心理的主导活动。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充分发掘潜能,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例如开展“塑料吸管扎苹果”的游戏。人们习惯认为塑料吸管很软,怎么可以扎动硬硬的苹果呢?那就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结果学生都扎了过去。就告诉他们学习也如此,每个人都可以学得很好,要有信心,还要有方法,并且认准了方向就要一次不行来第二次,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并且在扎苹果时专心致志,不去想结果,学习也需要专心致志。
  同时也可以开展科学用脑与管理时间、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习得、考试心理的调适和训练等等。
  2.心理品质的辅导。中学是心理品质培养的最佳时机。例如通过“击掌”游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估计自己一分钟能击掌多少下,然后让学生尝试。结果比他们估计的要多好多。就告诉学生我们的潜力很大,要相信自己。而且据科学研究我们的大脑仅用了3%~5%,只要我们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很优秀。
  3.人际关系指导。中学生要加强自我认识,客观的评价自己,学会悦纳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学会与他人共存共发展,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态度,培养较强的人际知觉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可以开展“飞龙抢珠”的游戏。各队队员手拉手组成龙体,一端为龙头,另一端为龙尾。游戏开始,由龙头开始带领大家穿插于第二、第三人手臂下面,第二人也跟着穿插,然后依次从第三、第四人,第四、第五人……的手臂下穿过,后面的人也跟随穿插,全队呈S形前进,直至龙尾,最后由龙头带领大家抢球。整个游戏的关键是龙身不能断开,这就需要大家的合作。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学生就开始学习如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何更好地与别人协作,并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
  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感悟和体会也美妙多姿,让活动的课堂充满生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感悟思考,心理辅导活动是一把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让爱的阳光照进每个孩子心里,让他们在温暖和谐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BG【2009】G0025)
其他文献
很多教师认为教材是规范,是准绳,是不可以更改的,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其实教材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教学资源,一种教学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不同教师的教学实际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变革。  我曾经讲过《单项式与多项式》(青岛·泰山版)一节课。通过这节课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
期刊
孝道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孝道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自古以来一直把孝道
期刊
课改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课改的实践工作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然而,回首这些年来的成效,我们却怎么也乐不起来!频繁发生于中小学校园内外的各种自杀事件、他杀事件、打架斗殴、离家出走,因自我封闭而精神失常,畸形的爱情观,甚至弑父杀母等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出现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我们还能沾沾自喜,高呼我们的教育是人性化、个性化,充分尊重了个体的先进教育模式吗?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能有一次,如何善待生命
期刊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根据西班牙民间故事改编的一则童话,讲的是一个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多次让水而感动上帝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直白,寓意浅显,对于感情和心智正在走向成熟,渴望浪漫、惊险和刺激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缺少吸引力的。怎样浅文深教,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略显“幼稚”的童话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在备课时着重思考的。经过反思思考,我精心设计了一节与众不同的阅
期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孩童时期生活的散文。读这篇散文时,你会感受到其间处处传达着一个儿童入学前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细微变化之心境,但不管怎样改变都改变不了儿童那种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欢乐生活的情感态度。为了充分体现这种情感,文章采用比照的结构形式,选取了几个场景来展现。因此,在教授此文时,采用“比照”形式来解读文章,岂不更好?  比照,在这里是比较对照的意思。和常见的比较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本人在美术教学中具体实践“综合·探索”的一点个人经验,阐述了在美术教学中如何以美术为媒体实现跨学科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跨学科的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原理,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使他们的创意、设计充满个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关键词】引导;实践;综合探索;学生;个性发展  美术“综合·探索”学习是以美术为手段,表现
期刊
最近,为促进常州教育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我们常州市新北区开展了初中学校心理保健师的培训,盛请相关领域的名师专家前来开讲点评。专家之言,寥寥几语,却四两拨千斤,拨得云开见日出。  最近在看郑金洲老师编著的《课改新课型》,期中导论提到要重构课堂,在课堂重构的要点中提到要树立个性化的教学观,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中小学课堂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几个方面: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②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期刊
二次函数是初三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初中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总是有很多的困惑,对学习二次函数总是无从下手,不理解函数的意义,许多学生甚至患有恐“函”病,一见到函数题就怕。那么,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相关基础知识点时怎么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紧扣二次函数的定义,让学生深入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  首先,我们在给学生讲解二次函
期刊
心仪异性是从心理产生的对异性的一种欣赏和赞美,是一种审美愿望的实现与自我陶醉,人人都曾有过,只是有的人表现于言行上,有的人却把它暗暗地珍藏在心里,有的把它当成学习工作的动力,有的则使它成了正常生活的羁绊。  世上有一种感情很美妙,值得用一生去珍藏。但再美妙的东西也不值得拿自己的学业和前途作赌注。心仪、喜欢、倾慕,是因为对方优秀。只有自己也优秀将来才能配得上他或她的优秀。  正处于中学时代的花季少男
期刊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就有先进、中间和后进之分。十个指头有长短,作为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与个性发展中,出现一定的差异,这属正常现象,我们只有认识这种“正常”才不会对学生表现出的优、良、中、差感到大惊小怪、怨天尤人。头脑中应该出现的印象只能是:这一切正常。  张某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学习成绩在班里排末位。课后,我经常找他了解情况,给予他鼓励……课堂上,经常有意识地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