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模式指导下新入职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入职教师在高效合理的集体备课模式指导下,专业快速成长。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新入职教师作为主备人,经过集体备课活动的历练,涌现了很多的优秀教学设计。本文以《书愤》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成果。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 集体备课 优秀案例
  知人论世悟诗情
  ——《书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疏通诗歌大意,体味蕴含的作者情感。
  2.在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之上,提炼本诗的艺术手法。
  3.通过对比阅读,感悟诗人陆游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方法】
  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学法指导】
  阅读、体会、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新课导入
  南宋初年,面对破碎的河山,岳飞愤然写下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诗句。然而,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却偏安一隅,苟延残喘,满足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生活。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时代里,赋闲在家多年的陆游,面对失落的“梦里河山”,诗人把自己强烈的感情浓缩在《书愤》一诗中。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这首诗走进一颗伟大的心灵。
  二、诗题解读
  先看题目,书,书写、抒发的意思。愤:愤懑、愤慨。合起来,即抒发心中的愤懑。我们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想到这样几个问题: 抒发哪些愤懑? 怎样抒发愤懑? 为何抒发愤懑?我们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解读诗歌。
  三、目标展示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有这样三个关键词:
  1.抒什么“愤”?——体味情感。
  通过疏通诗歌大意,体味蕴含的作者情感。
  2.如何抒“愤”?——提炼手法。
  在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之上,提炼本诗的艺术手法。
  3.为何抒“愤”?——感悟情怀。
  通过对比阅读,感悟诗人陆游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知人论世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节选)要了解作者的为人,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这样做,就能和高尚的人做朋友。
  阅读课本注释一,了解作者陆游。
  五、吟咏诗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听名家诵读,感受悲愤的感情基调。
  诵读指导:首联“那知”重读。“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峨耸立之势。颔联语速稍快,语调激昂,读出胜利的豪壮。颈联中“空”重读。“已先斑”语调低沉。尾联中“真名世”“谁堪”重读。
  六、以意逆志
  王国维先生在《玉谿生年谱笺序》中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可解者寡矣。”结合之前了解的作者和时代背景,思考问题:全诗四联,无一“愤”字,却句句有“愤”,前四句重在激愤,后四句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那么,他缘何生“愤”?“愤”什么呢?
  小组交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首联的“世事艰”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境遇?
  2.“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怎么理解?
  3.颈联中哪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
  4.尾联提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诗人为什么称颂诸葛亮的北伐?
  七、鉴赏手法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那么,作者是如何书“愤”的?也就是说,这首诗有哪些艺术特色?
  1.比喻列锦,抒写豪情
  “北望中原气如山”,自己抗敌御辱、收复失地的意志有如山岳一般不可动摇,运用比喻辞格。诗人当年以身许国,如今北望中原,豪气如山,心驰神往,激动不已。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这种意象直接组合的修辞手法在陆游之前极其少见,之后较为常见。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我们把这种修辞手法称之为“列锦”。
  2.對比手法,彰显主旨
  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颓废,“塞上长城”的理想与“世事多艰”的现实,诸葛亮的积极进取和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富有表现力。
  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
  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名了诗人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
  4.感情复杂,起伏跌宕
  情感上,全诗都紧紧扣住一个“愤”字,首联、颔联在激愤中满怀豪情,颈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抱有期待,抒写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
  八、拓展巩固
  我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无道,陶渊明归隐田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苏轼寄情山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而陆游无论请缨无路还是屡遭贬黜,都心系天下,时时不忘抗金北伐,恢复中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年之后,陆游再次被贬,年近七十,写下的这首《诉衷情》。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首诗和《书愤》有什么接近相同的情感呢?两首诗都表现壮志难酬,但在情感基调上,如果《书愤》侧重于“愤”,这一首词侧重于什么?“悲”。
  九、课堂总结
  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个体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和灵魂。就像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曾写诗赞扬陆游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这足以说明陆游的爱国诗篇给当时与后世的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十、作业布置
  请以“陆游,我想对你说” 为话题,写一段话,不少于200 字。
  (作者单位:会宁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一)    科学是干什么的?科学是求真的。科学追求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的一致,一致的程度越高,说明越科学。  科学永远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任何现成的结论只能接近客观事物,但都不能穷尽本领域的所有客观事实。为此,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积累、质疑、辨伪、创新。  为了避免片面性和错误,就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仅有实践还不够,因为有的理论可以通
小学学科创新模式的构建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程序为:构建课程体系—制定目标内容—编辑各科教材—研究备课方法—创设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摘要:中国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吉祥图案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吉祥图案为广大人们所喜闻乐见,不仅反应了民众的观念,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吉祥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精神体现,也是历史留给人们的丰厚遗产。经过一代代传承和创新的产物,它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与人民大众的普遍情感紧密相联,表现了民族心态,体现了时代特色。通过对传统图案的研究可以窥探中国文化
文章从研究公路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角度入手,分析服务创新理念在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目的:主要是研究电刺激对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的障碍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本文选取的对象是我院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9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
春秋战国时代,绘画理论追求形似,到了汉代有了划时代的变化.从形似变为追求神似,艺术的魅力下不在于“形似,若单纯追求形反而失去艺术本有的魅力;中国美术彻底觉醒准备了条件
杜昭明记得很清楚,大一那个夏天,过得有些混乱.经常逃课睡到下午,然后去操场踢球.杜昭明踢球的姿势很漂亮,接传球、过人、破门一气呵成.
摘 要: 电气系统是煤矿生产中的核心,其分为电源、电路以及设备等,这些装置在生产作业中不可或缺,其本身运行过程也不能出现故障,如此煤矿生产才能正常进行。但在实际中,电气故障不仅常见,种类还很多,其产生原因更是多样化,相关人员要做好电气系统的维护工作,以降低电气故障发生频率。另外电气故障发生后,相关人员要先分析故障,然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煤矿;电气故障;处理方法  煤矿电气系统的组成
随着北齐考古工作的展开,学界屡屡引用波士顿本《北齐校书图》以论证北齐绘画风格。美国波士顿本《北齐校书图》与出土的北齐墓室壁画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似有关联,画面呈现的人物造型、服饰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齐的时代面貌。  一、人物造型  波士顿本《北齐校书图》一卷在人物造型上,与魏晋流行的面相消瘦、體态修长风格相较,人物渐趋圆润,但肥瘦适度,不同于唐代的“丰腴体”。  画卷中绘制的人物体型修长,呈现
期刊
摘 要: 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质量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质量管理效率,让企业变得更加现代化。本文研究大型煤化工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和运行,通过分析美化企业的质量管理要求,分析质量管理方法,给出构建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 大型煤化工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  引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大型煤化企业的管理工作都会冒出很多问题。尤其是在质量管理上,由于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