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品牌华美转身(上篇)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6009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篇
  
  文化是一个地区最深层、最核心、也是最难替代和模仿的竞争优势。
  在许多省市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争相成为经济强省的今天,不少省市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
  沿海的经济大省广东正积极向文化大省努力;江苏提出“昨天的文化就是今天的经济”;云南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大省”,并创下了令人咋舌的效益;陕西、山东、河北、河南,接连打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旗帜……
  让文化与经济融合,并推动经济的发展,已使他们尝到很多甜头。
  而在“天府之国”——四川,更是迎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早在2002年5月,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四川就提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又提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升文化软實力,建设文化强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而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四川宣传文化系统3名代表联名建议,“优先申报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此为契机,吹响了“全面提速四川文化建设”的号角。
  “有目标则有所为,无目标则无所为;目标高则有大为,目标低则有小为”。成事者必先确立其目标。
  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已经确立,接下来就要将梳理文化资源作为切入点。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本,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四川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文明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巴蜀文化,使其拥有了得天独厚、浩如烟海、享誉国内外的文化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武侯祠、焚人悬棺葬、皇泽寺摩崖造像等12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遍布南北东西;川剧、“格萨尔”、“川江号子”、蜀锦织造技艺等2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名录;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司马相如、李白、苏东坡、张大干、郭沫若、巴金等文化巨匠辈出……
  文化资源如此点多面广,类型多样,如何对其进行“元素”提炼和创新?如何用全新的视野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整合和经营?
  答案是品牌。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旗帜,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明泉认为,关键点就是要站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上,制定四川文化品牌发展战略。
  巴蜀文化专家谭继和则提出把巴蜀文化作为四川最独特的品牌来打造,统筹研究和实施四川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此,文化品牌的打造已刻不容缓——四川文博、生态文化、天府古镇、红色经典、巴蜀文宗、民族风情六大品牌框架出炉。这种认定是对四川历史文化遗产一次系统的清理,是注重了对文化产业产品的挖掘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突出了最有影响、最为耀眼、最有市场潜力的大品牌。
  品牌的整合和打造将产生强烈的第一视角冲击力,在一次华美的转身之后,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步入“加速度”。
  
  锦绣四川
  
  巴山蜀水,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文博资源俯拾皆是——1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在曾经很多年的过往,它们习惯于不温不火甚至门庭冷落地收收10元、20元的门票,难道它们的价值、它们对四川这座文化宝库的贡献仅限于此吗? 绝不如此!从三星堆到金沙,从武侯祠到乐山大佛,我们看到沉睡千百年的古旧之物一一复活,走到了现代市场的前沿阵地。除了展览展示,包括舞台演出、群众文化活动、电影展映、普及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都围绕着文博主题,以大胆的现代构思和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充分开掘出散落在点点滴滴、角角落落的文博资源。由此,我们充分领略到文博资源是可以经营的,不仅让财源滚滚而来,更充分打造了四川文化的品牌形象。
  让我们看看最经典的案例——从三星堆到金沙,从文化渗透到旅游,从资源上升到品牌,古蜀文化的产业链已经悄然成形。
  三星堆,谜一般的古蜀文明,是我们极为珍贵的文化资源。然而,有资源不等于有产业。在资源与市场的不等式中,三星堆变了戏法: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三星堆文化产业园,被省政府批准为首家省级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实现了单一型文物观光向复合型文化旅游的转变。在向社会聚集资本,形成开发合作上,三星堆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与广汉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投资10亿元建造“三星堆古国乐园”,将三星堆的神秘、诡异、传奇演绎成现代娱乐。
  与三星堆如出一辙,金沙遗址也没有躺在文物上等饭吃。由于地处城市,金沙遗址可供施展的空间有限,于是把外延延伸到演艺、电影、动漫各个方面,以金沙为支点,发展多元文化经济。音乐剧《金沙》是第一次“试水”。《金沙》以音乐的形式和全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展示神秘的古蜀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融合。动漫原创成为古蜀文明的又一产业坐标,“神话金沙”的动漫创作引来成都6家专业公司争抢。
  同样,在成都,以三国文化为代表的武侯祠博物馆和以诗歌文化为代表的杜甫草堂博物馆在发展各自文博事业的同时,文化产业的“车轮”也飞速转动。他们打破坐拥蜀汉文化、诗歌文化,久守“门票经济”的格局,开拓性地发展文化产业,让业界侧目。武侯祠锦里被文化部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以杜甫草堂博物馆为核心的中国诗歌文化中心落户成都,都是两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成果。
  单一的品牌是“死”的,整合的品牌是“活”的。武侯祠博物馆提出了“大馆带小馆”、“大三国、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完全以市场为主导,突破行政区域划分,以三国文化为脉,无限延伸三国文化产业链。通过整合全省的三国文化资源,以武侯祠为龙头,串起德阳庞统祠、剑门古关等三国遗迹,开发大三国旅游。
  就像金沙博物馆馆长王毅强调的,金沙文化品牌并不是孤立的品牌,将把成都、乃至四川的文博产业连成一条线,作为一个整体,面向世界进行营销和推广。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一定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这句话针对经济,对文化同样适用。四川的文博品牌在整合与竞争中必将发展壮大,成为文化强省大计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四川是全国的风景名胜资源大省之一,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有:九寨沟一黄龙、峨眉山一乐山大佛、都江堰一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在我国申报成功的29处世界遗产中,四川数量 名列第一。另外,我省还拥有1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7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其总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8%以上。四川具有多样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有20多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生态体系:有珙桐等野生高等植物万余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自1989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以来,我省已建立森林公园87个,自然保护区115个,森林度假村等旅游点50余处。生态文化的品牌为我省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2007年到四川旅游的人数已达9亿多人,生态旅游直接收入139.21亿元。由此带动的交通、餐饮、住宿等社会收入达64.8亿元,同比增长95%。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我省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自省旅游局的信息显示,我省182个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按指标体系綜合评价,排列前十名的分别为:九寨沟、峨眉山、贡嘎山、黄龙、卧龙、措普、若尔盖湿地、稻城亚丁、瓦屋山、二郎山。这些纯自然的生态旅游体系对欧美游客有极大的吸引力。
  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2006年全省21个市(州)182个生态旅游区生态资源统一评价结果出来时,才发现还有几个新的“九寨沟”藏在深山人未知。由于受交通、通讯、人才资源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这些极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还没有开发利用。在专家的眼里,“这些都是可打造成为国际水平的生态旅游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四川生态旅游业方兴未艾,但也有人担心:“大力度的旅游开发会不会破坏生态?”
  记者在采访中,也在多方求证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是:四川发展生态旅游,以生态保护为先。
  在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把旅游开发对公园生态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公园深处的盘山公路限制社会车辆进入。为保持公园景观的原生态,所有的水管、电缆均埋设在地下。
  还没有正式开放的庆大沟省级森林公园,管理者为游客准备的交通工具是马匹。这样既可以保护生态,3L为当地藏族同胞提供就业,增加收入。
  在巴塘县,即将开发的措普国家森林公同要求高起点、高标准,不能破坏生态,保持景区原生态状况,不在景区修建其他建筑物。同时,搞好规划,通盘考虑好再开发。
  而以九寨沟、黄龙等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一批著名景区,通过限制游客数量,改变旅游交通模式,实行景区季节性关闭休养,采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开展生态旅游国际认证等手段,彻底改变了自然景区旅游的传统开发与管理模式,使景区旅游开发逐步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轨道。
  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四川生态旅游业,前景风光无限。
其他文献
记者:今年4月是全国第17个税收宣传月,国家税务总局日前确定今年的税收宣传月主题为“税收·发展·民生”。如何理解这一主题?  杜春丽: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将税收宣传月的主题确定为“税收·发展·民生”。我理解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明确税收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中的定位。国之税收,民惟邦本。自古以来,税收就与民生问题休戚相关。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
期刊
突如其来,突如其来!  8000多基电杆断倒,造成了严重的停电事故;  仙峰、周家、九丝、毓秀等10多个乡镇大面积停电,185个村的几万户居民和锦巍集团等50多家矿山企业全部断电;  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  1月11日以来,百年未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无情肆虐,宜宾市兴文县电力设施饱受摧残。在抢险战斗最为激烈的仙峰山里,兴文电力公司近400名职工勇赴第一线,表现得十分
期刊
2008年2月14日晚,雅安市雨城区合江镇的老百姓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镇文化专干魏艳军同往日值班一样,仔细地检查了场镇和镇政府周边的安全后,带着满意的笑容,返回镇政府。当他正在关上文化站的大门时,突然感到一阵眩晕,随后身体慢慢地倒在了地上。晚上10时许医院抢救无效,魏艳军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工作岗位上。  合江镇的干部群众在得知魏艳军去世的消息后,悲痛无比。70多岁的老党员李乾唐听到这个噩耗后
期刊
一个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的热潮正在全省兴起。“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正在成为全省各族人民的共识和行动。  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全省各地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的一席话,颇有启发。    “四川解放思想的又一重大成果”    记者:徐书记,您在雅安学习贯彻省委九届
期刊
近年来,四川省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按照“一切为了纳稅人、一切方便纳税人、一切服务纳税人”的要求,不断为纳税人拓宽服务渠道、提供优质服务,并在如何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赢得纳税人的普遍好评。  落实政务公开、推行“阳光执法”。为使纳税人全面熟悉办税程序和相关税收规定。四川省国税直属分局采取展板、纳税自助服务系统、滚动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在办税服务厅对科室岗位职责、纳税人基本
期刊
达县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达县”为统领,聚精会神抓发展,一心一意谋跨越,众志成城战灾害,全县2007年经济态势良好,亮点纷呈,在跨越发展征途上又谱写了新的篇章。全县生产总值9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第一产业增加值34.51亿元,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74亿元、增长26.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92亿元、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为8717元、增长14.4%;财政总收
期刊
省委组织部:“五个一”为重灾区挂职干部送上关怀    为进一步做好地震重灾区挂职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目前,省委组织部开展以“下发一个管理文件、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发出一封慰问信、召开一次座谈会、办好一个挂职干部动态”为内容的“五个一”主题活动。同时,省委组织部由部领导带队,分赴6个重灾市(州),走访慰问中央、省上和对口支援省(市)选派到当地的挂职干部,调研了解灾区挂职干部管理及发挥作用的情况,听取意见
期刊
胡锦涛强调: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10周年。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制度。1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
期刊
“党员融入党组织,党组织融入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这是自贡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非公企业探索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载体。  到今年3月下旬,该市364户非公企业党组织、2500多名党员经过近一年的“三融入”活动实践,巧妙化解了一些突出问题。使党建领域呈现出新的局面。    增强凝聚力党员融入党组织    近年来,部分非公企业党员身份意识淡化,“口袋
期刊
3月10日,来自省教育、农业等系统的首批援助甘孜州紧缺人才从成都出发,踏上了富民安康的征途,他们将在甘孜州开展为期一年的服务。  实施富民安康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政治、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促进甘孜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为落实这一重大部署,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从2007年底开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富民安康紧缺人才援助计划,向甘孜州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