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对三溴偶氮胂-锆(Ⅳ)络合物的置换反应光度法测定草酸

来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0.20 mol.L-1盐酸介质中,锆(Ⅳ)与三溴偶氮胂形成1∶1蓝紫色络合物,加入草酸可置换络合物中的三溴偶氮胂,使显色溶液的吸光度升高,草酸的浓度与吸光度升高值成正比。在506 nm波长处,草酸浓度在1.0×10-4~6.5×10-4mol.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率5ε06 nm=1.23×103L.mol-1.cm-1,检出限为0.074 mg.L-1。方法已直接用于地下水以及西红柿样品中草酸含量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文献[7]的方法结果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3)均小于2%,所测得的回收率在95.7%~103.9%之间。 In a 0.20 mol.L-1 hydrochloric acid medium, zirconium (IV) forms a 1: 1 blue-violet complex with tribromoarsenazo, oxalic acid displaces the tribromoarsenazo in the complex, causes the color developing solution Of the absorbance increased oxalic acid concentration and absorbance increased in direct proportion. Beer’s law is obeyed at a wavelength of 506 nm with an oxalic acid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 1.0 × 10-4 to 6.5 × 10-4 mol.L-1.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of the method was 5ε06 nm = 1.23 × 103L.mol-1.cm-1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074 mg.L-1.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oxalic acid in groundwater and tomato samples directly.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7].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n ​​= 13) of the measured values ​​were all less than 2%, and the recoveries were between 95.7% and 103.9%.
其他文献
张燕曾在《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研究》中曾这样评价文氏的作品:未如李渔写的生动,未如高濂剖析深刻。他往往只是历数历代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做蜻蜓点水式的描述。实践性强于理论性
期刊
在水墨为上的宋元画坛,“没骨山水”一门鲜有人问津。但是在明末出现了一批色彩鲜丽,少见笔踪的仿张僧繇或杨升的“没骨山水”。本文从明末董其昌蓝瑛等人对没骨山水的复兴说起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信息化生存的今天,数字电视是在传统模拟电视领域掀起的一次划时代的新技术革命。近年来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迅猛,涌现出青岛模式、佛山模式、杭州模式、上海模式等诸多发展
期刊
期刊
《古柏行》碑,高120厘米,宽63厘米,碑阳碑阴各刻文6行,行14至18字不等,文为唐代杜甫诗。据《西安碑林书法艺术》记载,此碑为明代庞岩行书。1949年前,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交原西
期刊
纪录片是许多国家和电视机构越来越重视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近年来对纪录片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领域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之所以能壮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能通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