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沙坦酯联合利尿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对单药治疗未达标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来源 :中华高血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的选择性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 1.1类口服降压药阿利沙坦酯联合氨氯地平或联合吲达帕胺,在单药治疗未达标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9月9日至2018年12月7日,在全国44家研究中心选择年龄18~75岁、体质量指数(BMI)18.5~30.0 kg/m2、血压140/90~<180/110 mm Hg的EH患者.给予阿利沙坦酯片240mg/d,用药4周后评估血压是否达标,达标者继续用药8周,未达标者1∶1随机分配到阿利沙坦酯片240 mg+吲达帕胺缓释片1.5 mg组(A+D)或阿利沙坦酯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组(A+C)治疗8周.主要观察治疗12周坐位血压降低幅度和达标率(坐位血压<140/90mmHg)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共入选2212例患者,其中纳入疗效分析共2126例,平均年龄(55.1±10.2)岁.疗效结果显示,1463例阿利沙坦酯单药治疗4周有效(68.8%),坐位收缩压/舒张压较基线降低(14.7±12.2)/(8.0±8.4)mm Hg(P<0.001).不达标者在阿利沙坦酯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或联合吲达帕胺治疗8周后,联合氨氯地平组相较于单药治疗4周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14.0±12.2)/(8.3±9.2)mm Hg,达标率为57.7%(169/293);联合吲达帕胺组与单药治疗4周时相比,收缩压/舒张压下降(14.4±12.1)/(8.2±8.2) mm Hg,达标率为62.8%(181/288).联合吲达帕胺组与联合氨氯地平组相比,血压降幅和达标率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氨氯地平组为8.7%,联合吲达帕胺组为11.7%.结论 阿利沙坦酯单药治疗未达标联合吲达帕胺或联合氨氯地平,可进一步提高达标率,2组间达标及疗效相同,安全性相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NCG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明确SNCG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恶性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卵巢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石蜡切片的119例卵巢癌以及50例正常卵巢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SNCG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NCG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NCG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χ2=73.575,P<0.001
近年来,随着心肺运动试验的广泛开展,运动后的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HRR)作为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常用指标受到广泛关注及研究[1],异常HRR常作为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独立有效的危险因素[2-4].本文就HRR与主要心血管病如慢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他临床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而展开论述.
期刊
目的 比较两种单人徒手复位(外旋外展法与手牵足蹬法)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外旋外展法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操作时间、复位时疼痛程度、复位后肩关节功能、复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复位操作时间和复位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腋神经损伤、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较于手牵足蹬法,外旋外展法复位治疗急性肩关
目的 探讨七氟醚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30例卵巢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将卵巢癌细胞株SKOV3分为不同浓度七氟醚组、对照组、miR-NC 组、miR-143-3p 组、2%七氟醚+anti-miR-NC 组、2%七氟醚+anti-miR-143-3p 组.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miR-143-3p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
[目的]探讨云南省瑞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中医药应用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的研究设计,收集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的1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信息,对患者人口学特征、症状体征、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及预后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核酸复阳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17例病例中,男40例,女7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岁,平均年龄(32.74±11.98)岁;临床分型以无症状感染、轻型、普通型为主,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头痛、乏力、便秘、失
目的 探讨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0-2017年在开滦研究队列随访时接受baPWV检测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将观察对象分为baPWV<14、14~<18和≥18m/s组.计算3组人群AMI的发病密度;Log-Rank检验比较3组间累积发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baPWV对新发AMI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观察对象41405例,随访时间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2.66(1.
患者,女性,72岁,主因“胸骨后疼痛10 h”于2020年7月16日收入院.入院前10h,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胸骨后持续压榨性隐痛,伴恶心欲呕、心悸,无头晕、一过性黑矇,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无大汗淋漓等症状.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4年,最高达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1次/d”,自诉血压可控制;2年前植入永久起搏器,否认糖尿病病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期刊
患者,女性,36岁,职员,于2019年2月28日以“发现血压升高8个月余,胸闷气促1个月”为主诉入院.现病史:8个月前,患者怀孕第16周时体检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血压17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气促,无咳嗽、咳痰,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无易怒、大汗淋漓,无纳差、乏力等不适,予“拉贝洛尔片50 mg,3次/d”降压,血压波动于140~160/100~110 mm Hg.1个月前(产后2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伴四肢乏力,快走等活动后加重
期刊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胆固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经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2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达格列净组104例,给予达格列净10 mg,1次/d;西格列汀组104例,给予西格列汀100 mg,1次/d,共观察24周.评估治疗前后体质量、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潴钠排钾、容量负荷增加,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高醛固酮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大量研究证实过量的醛固酮可诱导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引起心肌、肾脏纤维化和血管重构,造成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心血管损害,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有荟萃分析显示: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PA可增加脑卒中患病风险2.58倍、冠状动脉疾病1.77倍、心房颤动3.52倍、心力衰竭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