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几点思考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月的初夏,我有幸来到了美丽的连云港,参加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为期五天的学习,欣赏了名师优秀示范课,聆听了专家的講座,这样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收获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此次学习,感受颇深,启发颇多,对“阅读”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下面就“整本书阅读”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整本书阅读”的地位举足轻重
  整本书阅读以教材的形式进入了“快乐读书吧”,进入了课程。特级教师张学青在《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定位与实践反思》讲座中,提到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老师的一段话:短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特级教师李竹平老师也说过:“只有捧读整本书,才算得上真正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一个从丰富多姿的文字世界里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智慧活动,是别的活动无法替代的。
  二、课堂引入“整本书阅读”要遵循原则
  教材中整本书阅读内容的编写,以“快乐读书吧”等形式出现在一册教材中的某个单元之后,相当于这个单元课文主题的延伸阅读。
  1.课堂引入整本书阅读,要顺其自然。具体表现为结合具体的课文作者、主题,抓住合适的契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整本书。例如,学习冯骥才的《刷子李》,在学生对刷子李这样本领奇、性格怪的人物形象充满兴趣时,正好引入《俗世奇人》整本书的阅读。
  2.课堂引入整本书阅读,要以兴趣为要。如果学生对一本书毫无兴趣,教师规划的读书活动和任务无论怎么“有意义”,也不会成为学生积极呼应的“有意义”。儿童阅读,“有意思”是通向“有意义”的基础。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具体书籍的阅读兴趣。
  三、“整本书阅读”需要进行针对性指导
  要以真实的学情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指导。低年级的学生阅读各类书籍,对不同书籍缺乏认识和判断,需要具体给予方法和相应阅读策略的指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发的阅读可能仅仅停留在兴趣层面,而不会进行故事、信息等多方面价值的思考,忽视了“发现”的重要性,需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展开阅读。
  根据不同书籍和目的选择阅读方法。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差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做好个别指导,以兴趣引领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同一本书,如果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指导的内容也不一样。
  在整本书阅读中,我们教师要结合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设计,适时、适当地引入整本书阅读策略,不断地进行阅读指导。可以选择阅读推荐,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好具体指导,还可以举办阅读分享会,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推进学生整本书的阅读。
  五天的培训学习已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为孩子们种下“爱阅读”的种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莫城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搭建学习支架,对学生的言语表达有积极意义。统编版教材的习作单元中,表达要素明确,训练支架明显。因而,我们需要准确认识每一学段的具体课标要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隐藏资源,巧妙搭建阅读和表达支架,在“理解——领悟——运用”等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 学习支架 言语表达  支架原本指建筑上的“脚手架”,这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由现有学习水平向潜在
期刊
2021年6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地点在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虽说连云港离常州路途较远,但我还是比较激动的,能有机会参加这样高级别的培训,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回顾几天的听课与讲座,我真是受益匪浅。  一、教师应俯身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位教师如果只顾教学,只顾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那么他的工作就非常机械无趣,专业素养也不会有多高
期刊
这几日的学习中,吴勇老师执教的《桂花雨》让我收获颇多。吴勇老师从一个新的角度带领学生再次走入他们学过的文章,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  吴勇老师紧扣桂花“香”的特点,指导学生写作文可从不同角度写特点;抓住“摇桂花”的情节及喜爱桂花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物我交融。他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支架,让学生深入感知动作交融、情景交融、话语交融
期刊
【摘要】古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在阅读中关注学生对古诗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学习审美、主动评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笔者运用互文性阅读的观点,从评鉴的启蒙、发展、深化三个维度探索激活儿童古诗阅读评鉴力的策略,为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文性阅读 阅读评鉴力 古诗阅读  阅读评鉴力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形式,是阅读审美的高级境界。学会评鉴古诗,深入领会诗歌的韵律美
期刊
【教学背景】  《浣溪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的内容。它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触景生情、蕴含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虽处困境,但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如何让中国经典文化传承下去,展示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本节课要渗透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努力让古诗词教学有声有色。  【教学过程】  一、激
期刊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专题培训活动,在美丽的连云港度过了五天充实的学习生活,聆听了省内外语文教学专家的理论讲座和名师示范课,分享了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的先进经验,参观了连云港师专二附小和百年中国语文人馆,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受益匪浅,热血沸腾。我觉得作为一个乡村教师,要不负此行,做一粒美的阅读种子,努力践行所学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率地表达思维轨迹的思维工具,它既把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结果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来,又深得小学生的喜爱。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写作框架,从而改善作文教学方法;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从复杂的信息中迅速理清思路,从而实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让教与学更具有科学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核心技能之一,它既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也是发展学
期刊
短短五天的培训,给我们带来的是丰盛的精神大餐——一场场高级别讲座我们还需要慢慢咀嚼,一节节富有启迪的课堂教学我们还需要亲身实践,一次次专业点评让我们茅塞顿开……关于阅读的思考、关于阅读教学的实践、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指点……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阅读于乡村孩子的重要、于乡村教育的重要!  一、做一粒阅读的种子,让阅读在每个孩子心中扎根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不是
期刊
【教学内容】  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 能在故事的语境中听懂、理解、会说词汇dream, future, care about, tooth, astronaut, spaceship, football player, World Cup, dancer, pianist, come true。  ② 能听懂、理
期刊
2021年6月16日一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入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我们10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在这里进行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经过多位专家讲座的指导和几位名师现场示范课的熏陶,令我颇有感悟。特别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永军教授的讲座《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对我启发颇深。阅读是对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是一种生命的活动,那阅读就应注重学习策略的引导。再联系我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