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跟踪的多焦面识别在镜检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电子测量技术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白带镜检下的玻片样本中白细胞,滴虫,上皮细胞等不同有形成分具有流动性且处于多个焦面以至难以获取到感兴趣焦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跟踪的自动对焦清晰度判定算法。算法分为粗粒度和细粒度两个对焦过程,粗粒度对焦主要用于将焦面固定于真正需要的焦面附近,细粒度对焦从粗粒度对焦结束位置附近开始,逐渐往回移动镜头,并同时进行病理判断依据物体包括白细胞,念珠菌等的提取并对其进行清晰度识别判定,最终得出病理判断依据物体所在的最清晰的焦面,通过实验室1 556份自动对焦过程的实际测试,算法可以有效提升自动对
其他文献
文中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技术原理及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AD9371及Xilinx Zynq-7000 FPGA的软件无线电通用硬件平台的设计方案及工程实现方法。该硬件平台工作频率为300 MHz~6 GHz,包含了2路发射通道和2路接收通道功能,支持FDD及TDD两种工作模式,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AD9371的宽带射频信号范围及宽带特性(频率范围为300 MHz~6 GHz,发射带宽最高支持250 MHz,接收带宽最高支持100 MHz)涵盖大部分特许执照和免执照蜂窝频段。此外,AD9371具有高集成性、高灵
针对传统水温调节多采用人工经验以及半电气自动化等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存在结构单一、水温波动较大以及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增量式PID矫正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基于增量式PID矫正控制系统采用热电阻作为温度敏感元件,为减少热电阻本身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采用基于三线制的热电阻温度数据采集电桥电路。由于热电阻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区间,根据实验温度数据与其热电阻本身电阻比较,计算出其矫正系数,以此减少数据输出误差。最后设计并制作实验样机,结果表明根据样机获得的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21年6月1日,2021中国物联网大会(无锡)筹备会在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正式召开,大会主办方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承办单位无锡物联网促进中心、南京邮电大学及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江苏挂点工作组、无锡科协20余位有关领导及代表出席。筹备会上确定了将于10月13至16日在无锡召开2021中国物联网大会及大学生物联网三创大赛决赛等系列活动,会议讨论了中国物联网大会组织架构、主题设置及阶段筹备
时间交替模数转换器(time-interleav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TIADC)是一种有效地提高模数转换器采样频率的方法,但是通道间的采样时间相对误差严重影响了系统性能.基
针对矿用电动机PD信号中含有大量的高斯白噪声信号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MD和SVD的去噪方法。首先利用VMD算法对含噪声的信号进行分解;然后由峭度准则挑选出符合要求的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最后再通过奇异值算法对VMD重构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得到较为纯净的PD信号。由实验数据表明,通过以上方法对PD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后,所得PD信号的信噪比和均方误差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去除矿用电动机PD信号中的高斯白噪声,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物理不可克隆功能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安全硬件,在物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SRAM的PUF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基于华宏0.11μm CMOS工艺的SRAM PUF,通过引入BCH算法解决了SRAM的不稳定性造成的误码率问题。通过设计单片机测试电路和PUF芯片测试板,对PUF芯片的片内汉明距离、片间汉明距离和稳定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UF的片间汉明距离达到42.2%,片内汉明距离达到20.0%,并且具有很好地电压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在BCH算法纠错
峰值-谷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在自身参数变化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对称性。以Buck变换器为例,建立了峰值-谷值电流控制的对称分段线性模型,推导了对应的Jacobi矩阵,基于此,推导了系统由稳定工作状态过渡到不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电容时间常数的对称临界值。最后通过在PSIM软件中搭建仿真电路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峰值-谷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在参数变化时,系统的工作状态存在对称性,同时所提出的输出电容时间常数临界值对于系统参数设计及其器件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工业加热炉中,受高温环境的影响一般探测器无法测量工件的真实温度。针对工业加热炉温度检测问题,设计了多晶硅红外探测器实时测温系统。通过黑体炉对探测器的输出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以及光电转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为工作环境温度超过30℃时输出急剧减小,且随着目标温度升高,动态范围减小。设计在探测器前端增加衰减片和一种具有夹层结构的防护罩,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拓展了多晶硅红外探测器的动态范围,保障探测器的环境温度在30℃范围内,测量精度达到0.85℃,满足工业要求,解决了多晶硅红外探测器在工业加热炉上的应用。
在脑机接口技术中,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MI-EEG)由于其自身的高度非平稳性导致传统的手工提取特征困难和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在特征提取和分类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设计了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浅层卷积神经网络(SCNN)。通过对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优实验,该网络模型在2008年BCI竞赛的公开数据集2b上进行测试得到了较好的分类结果,分类准确率达到80.23%,远高于没有进行STFT处理的CNN方法61.04%的准确率。在相同的测试指标下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分类方法(CSP+SVM)73.
针对现有的WiFi模块在接入无线网络时会出现连接失败的现象,提出"智能配网"+"Soft-AP"的联合配网方案,首先进入智能配网,利用WiFi模块侦听模式抓取配网数据进行连接;如果智能配网失败,WiFi模块进入Soft-AP配网模式,用户发送WiFi的SSID和密码进行配网。配网成功后,系统采用MQTT传输协议进行后台绑定及注册。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品在配网时出现配网时间过长的问题,对发包频率进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