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当代护士: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青光眼手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入院时(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73.88±11.9
其他文献
总结了1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康复护理经验。通过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肺康复团队、院内感染防护、肺康复开始和中止的标准、4S(simple, safe, satisfy, save)呼吸康复内容及个性化肺康复策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患者经过66天的治疗后,肺功能逐渐恢复,好转出院。
目的探讨皮肤保护膜在安置胃管和营养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四川省某医院155例食管癌手术后安置胃管及营养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8例)使用水胶体U型敷料固定胃管及营养管,观察组(77例)在使用水胶体U型敷料固定前,使用皮肤保护膜涂抹固定部位。比较两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管道移位及脱出率。结果两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管道移位及管道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敷料更换间隔时间高于对照组(P&
失禁性皮炎(IAD)是指皮肤长期或反复暴露于尿液和粪便中,大小便中的碱性物质、酶和细菌刺激会阴、肛周、臀部皮肤,清洗时反复擦拭,造成会阴部、肛门周围、臀部皮肤受损,表现为红斑、散布性丘疹、水肿、浸渍、表皮破损及剥脱等,严重时皮肤产生糜烂及溃疡,可导致继发性感染[1],同时骨突出部位的组织在粪便和尿液的刺激下易发生压疮。失禁性皮炎根据其皮肤受损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暴露于大小便的皮肤变得潮湿,呈粉色并向周围扩展,边界不规则.
PICC导管又叫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为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提供营养及治疗的最佳静脉输液途径[1]。但在PICC 置管中引起的并发症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PICC引起的相关性血栓[2]。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安全用药,也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