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丁丁 黄文军 颜海婧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题叫做《结拜》,作者懂得武术,此文莫非跟武术有关?打开文档,嘿,开笔就亮刀,“黄昏就像被一刀斩断了尾巴,天一下就黑了”。
  往下看,是小男孩离家出走,为了一只名叫田园的狗。原来小男孩的爸爸和马东叔叔结拜完了,要用田园治宴庆贺。大人这边,“辣椒面子狗肉汤,给个县长都不当”。小男孩这边,“外国人都不吃狗肉!吃狗肉是野蛮的表现”。我立时想起小时候,一次父亲要杀自家小狗招待他的朋友,小狗却是我的朋友呢!我哭着去抢菜刀,而后洒泪跑出了家门。
  一下子对这个故事有了感情。
  再往下看,作者对杨小文叔叔和姥爷用墨渐多。杨小文叔叔会写剧本,代表现代?姥爷农村人,代表传统?小男孩既然从工厂出来,这篇小说是探索工业社会的孩子如何对待两种文化的么?我更关心的是田园,因为我的小狗也是中国田园犬,我们老家叫做土狗。姥爷曾把小男孩捉来喂猫的鱼放回河里,这次他会救下田园么?
  天黑下了,小男孩和田园在沼泽里继续行进。而我也看出来了,小说的主旨刚才大体猜对了。另外我也放了心,因为小男孩和田园结拜了,将来还要和爸爸结拜——那样的话,田园和爸爸拥有了共同的身份,都是小男孩的结拜兄弟。
  故事带着浪漫情怀,经过短暂的黑暗就在星空底下发展,思考宏大深远的话题。虽然没有涉及武术,却隐隐跟令人难忘的《鹁鸽旋窝》脉络相连。
  儿童文学作家 小河丁丁
  也许是因为尘世间的身份是医生的关系,苟天晓老师的文字总是像手术刀一样,精确而犀利。同时,又带着大西北的热烈与豪情,仿佛浇在手术刀上的不是医用酒精,而是新醅的高粱美酒。我看过苟天晓老师的不少作品,甚是喜欢。最初看到《结拜》的篇名,还以为依旧是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与学武有关的故事,意外的是,竟是一个当代少年的故事,这便又是一份惊喜了。故事里,一共有两场结拜,一场直叙,一场闪回,直叙的是孩子與田园的结拜,闪回的是孩子父亲与马东叔叔的结拜。巧妙的是,如果没有大人的结拜,孩子便不会得到田园,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孩子的结拜。因与果之间,有了一条回环,结构上很是精致,读来很有味道。我想,小读者们是应该喜欢看这样的小说的。孩子在带着田园逃跑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困难,又不断地克服困难,这多像游戏里的打怪啊。而且,小说高于游戏的地方在于,根本没有大Boss,反而从孩子的回忆里,浮现出了两个立体的人物,杨小文叔叔和姥爷,他们就是文末闪闪发光的星辰啊!
  儿童文学作家 黄文军
  当世界刚刚开始展露在一个孩子眼前,该是怎样一番情形呢?
  我想,它大概不会像一幅画卷,从卷轴一端有条有理、缓慢舒展地徐徐铺开,而更像是沉淀在玻璃镇纸下的发光碎屑,摇一摇,便浮起一点,又一点。
  苟天晓老师的《结拜》,便透过一双孩童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童年视角下,世界最初的模样。在这个故事里,大人的世界就像一棵树,枝枝杈杈交错伸展,织起一张网。网中有歃血为盟的豪气,也有英雄气短的无奈;有土地与工业的变奏曲,也有故乡与他乡的咏叹调;有过去到将来的希望与迷惘,也有亲情和友情的冲突与和解……而孩子看到的,只是树冠筛下的点点碎光。他在一片片光影里探索着这个世界的种种规则,寻找着能解决眼前困境的那把钥匙。
  大人们懂得很多事,但面对世界时,却总免不了惶惑和茫然;孩子天真懵懂,却以最纯粹最全力以赴的方式去突破着世界设置给他的小小障碍。这种冲突让《结拜》迸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未来很远,世界很大,但在这一刻,孩子和他的小狗无知无觉地走在星光下的芦苇荡里,缓缓穿过了他们最好的时光。
  儿童文学作家 颜海婧
  作者档案
  苟天晓,甘肃成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写诗和小说,在《诗刊》《飞天》《诗神》等发表过大量诗作。已出版“人体王国”科学奇幻系列小说、“新校园”魔幻系列小说等长篇小说共计15种,“人体王国”系列先后出版4版,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本。短篇小说《鹁鸽旋窝》被《新华文摘》等多家选本选载,并被数十家网站持续转载。曾获首届、第三届黄河文学奖,飞天十年文学奖,“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入选“甘肃儿童文学八骏”。
其他文献
小河丁丁笔下的西峒,平静而纯粹,古老而闭塞。然而这一切却在一个陌生闯入者的搅动下泛起了微微波澜。根雕艺人为寻梦中之根而来,他对艺术理想的炽热追求犹如一缕清风撩拨着村民沉寂已久的耳畔。根雕艺人与瑶人的争执无关乎金钱利益,而是为了各自的理想与坚守。乡土社会古朴稚拙的精神信仰与人类至真至纯的艺术理想都巧妙地凝结在了蔸疤这个物象上,根(蔸疤),成为了梦的载体。而对于少年丁丁来说,从一块块蔸疤中生发出的是童
期刊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个成长故事,有快乐的,有伤心的,也有痛苦的。最近发生在家中的事,让我仿佛一夜长大。  外婆生病住院了,这就像是在湖里投入了一块大石头,平静的家一下子乱套了。外公本来是一直照顾我暑假生活的,但现在,他时常要到医院里陪外婆做检查,不得不把我一个人留在家中。  爸爸妈妈去医院前,对我说:“现在大人都不在家,你要学会独立管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就这样,我一边担心着外婆的
期刊
金牌点评团  捧著《像风一样奔跑》,与其说是在读,不如说是在品。  品完沉思:这阵“风”究竟该归入哪一类童话呢?不像周锐童话。周锐童话是幽默叙事,最后让读者会心一笑。“风”不是。像冰波的抒情童话?但好像比冰波的抒情童话更抒情……  还是不要归类了吧,“风”就是文学。  ——文学的表达。“风”像小说散文般细腻。你看,风童子变草地,是这样描写的:“那青草便像湖上的涟漪一样,向远处蔓延开去。”草地上的小
期刊
1  周末下午,写完作业,我忽然感到无聊,便出门去双江河边溜达。  双江河是我的乐园!清澈的河水里,游弋着一群群白花花的鱼儿,让我兴味无穷。我喜欢看它们在阳光泛漾的水面上翻肚皮,在蓬勃的芦草间甩尾嬉戏。一待有鱼儿钻入浅水滩的石头底下,我便蹑手蹑脚地下水,迫不及待地伸手摸进去……摸鱼看似好玩,其实也有风险,我曾经在石头底下摸到过盘曲在里边的水蛇!我的手指刚触到水蛇那粗粝的皮肤,就触电般地抽了回来!几
期刊
一座皱皱巴巴的城市,深情地惦念着一只不知所终的流浪猫,简单的情节串起这个淡雅而精巧的故事。整篇童话柔软,宁静,富有诗意,萦绕着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颇有一丝安徒生童话的格调。  在童话的神奇时空中,一草一木、一城一物都被人格化,老城“顿老爹”、新城“霓裳”、“嫊娘山脈”、“李小小河”,这些名字无不意味深长。灵魂人物“蓝烟”是一只轮回了三百世的猫,也是一位勇敢建设家园的公主,她不惧年华老去,在生活与劳
期刊
短篇小说是我的最爱。它可遇不可求,催不得急不得,它是我生命自然生发出来的花朵和果实。它当然是果实,有些花是谎花,结不成果。  《广场上的鞋》原名叫《小鞋匠》。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位年轻的记者到处采访。小鞋匠十岁,穿着橘黄外套,小脸风吹日晒红通通的很健康。他是被误会而离家出走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讲道理。  我见过很多流浪儿。他们漂流在外捡垃圾偷东西,被拐卖被毒打被控制,甚至被杀害。小鞋匠与年龄不符的要
期刊
这是一个什么故事?是老关的故事?是小鞋匠的故事?是英雄小关的故事?是鞋子的故事?是老关帮小鞋匠找妈妈的故事?是走什么样的路的故事……  是,又不仅仅是。  作家想要表达什么?是失独老人的痛?是英雄早逝的伤?是夫妻相爱的美好模样?是流浪儿童的社会问题?是如何在困厄中坚持善良,走自己的路……  是,又不仅仅是。  《广场上的鞋》不是一篇一目了然的小说,单用“故事”和“意义”来理解它,显然是低估了的。作
期刊
看!  我的舰队  多么威武壮观  一艘接着一艘  游弋在波澜壮阔的海面  我  整支舰队的指挥官  无惧风暴与闪电  只要有我的指挥  大家都会安然过关  天空  发现敌人的红色战机  来吧!  让它飞得再近一些  集中火力將它击落在海面  海底  侦查到潜伏的怪物  怪不得鱼儿都不敢露面  马上开始搜索  把怪物们一个个全揪上岸  咦?突然有了新的情况  海水竟然开始下降  妈妈的声音从背后传
期刊
作家韩青辰曾说过,她从最初的写作开始,梦想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文字不着痕迹地抹去一个孩子埋在心底无法流出的眼泪”,因为文学是可以“温暖、扶持、医治”另外的生命的。她的短篇小说新作《楼上的胖爹》显然是她的这一文学主张的再一次彰显。更为有趣的是,在这篇感人至深的小说之中,是儿童的信任与仰望化作的力量和温暖,打破了成人世界的冷漠、隔离——我想把它叫作:童心之中开出的善之花。  小说的题目虽然叫《楼上的胖爹
期刊
童趣是什么?是一颗童心在成长中体会苦辣酸甜,是一份童真在生活中绽放欢笑和泪水。  在江南,有一座童趣小镇——陆家镇,它依托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人文资源,以塑造童趣为主旨,精心打造了一个全国闻名的童趣特色小镇。在这里,可以安放你的童年记忆,也可以讓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你的心灵和梦想。  在你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童趣小镇?在你的想象里,是否也可以描画这样的一幅美丽图景?  本届大赛欢迎全国中小学生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