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战略”是否提升了中国的出口产品质量?

来源 :世界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tryer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TA战略”是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组成,其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却缺乏关注.文章基于CEPII-BACI数据库的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5~2017年中国对全球216个经济体出口的4931种产品质量,并建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FTA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FTA显著地提升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而且FTA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政策时滞效应;从作用机制看,FTA伙伴方的制度质量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异质性,与高质量制度水平经济体签订FTA更能够提高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双边投资协定也是FTA改善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路径.因此,在“FTA战略”推进过程中从提升中国出口产品质量角度而言,除了扩大FTA伙伴方范围,更重要的是在内部制度水平方面对伙伴方有所选择,同时通过投资协定等扩展FTA的内容.
其他文献
文章运用两区块FAVAR模型,基于2003年12月至2018年10月7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数据集,分析了中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变量的
习俗惯例影响国际货币更替的交易成本,发行国的国家信用决定国际货币的持有成本,国家信用竞争与习俗惯例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文章通过构建货币国际化的实证模型,对美元、欧元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受东道国社会资源禀赋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了以外商直接投资为载体的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经济效益及其与东道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