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师范大学生幸福感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ul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水平及某些社会学因素的影响,笔者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用综合幸福感问卷(MHQ)和人口统计学问卷调查346名大学生,发现师范生的总体幸福感(自述幸福感)较高,除负性情感这一维度外,综合幸福感的其它各维度中,利他行为的得分最低,友好关系这一维度得分最高;男、女生在利他行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自我价值、友好关系、生活满意、自述幸福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自述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的学生在生命活力、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自我价值、生活满意、人格成长、自述幸福七个纬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是否是独生子女仅在生活满意、人格成长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师范大学生在自述幸福、负性情绪、利他行为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经济水平在自述幸福、负性情绪、生活满意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学习成绩在自述幸福、自我价值、健康关注、利他行为、人格成长、正性情感、生活满意七个维度上差异显著。
  关键词:师范大学生 幸福感因素 社会学分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一开学,我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依据成绩、性格、兴趣、性别、劳动能力,守纪情况、班内任职等多方面因素,均衡搭配,足足弄了两个多星期,总算把全班平均分成了八个组。  可刚公布小组成员名单,有学生就不满意了:为什么“调皮大王”偏偏放我们组?为什么班上的“守门将军”放我们组?一系列质疑扑面而来。我只好耐心解释: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强大家的竞争意识,达到互帮互学的效果,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
前段时间,一位为女儿做童话早餐的重庆妈妈在网上广为人知。据悉,这位妈妈去年初辞掉了工作在家做全职主妇,一年时间做了220份不重样的早餐。看到这条消息,羡慕之余,我也为不能全身心陪伴女儿感到有些愧疚。  妈妈的全职陪伴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温馨的亲子时光;而对于忙碌的职场妈妈来说,如果工作与亲子时光都不想放弃,那就只能挤压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的只是放弃多与少的问题。  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