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昭通示范区龙马溪组页岩气高产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实验,XRD衍射,核磁共振实验,纳米CT扫描技术和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对页岩气高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高产储层的岩石类型以富含有机质的灰黑—黑色页岩为主,孔隙度大于2%,渗透率大于0.01×10-3μm2,孔隙类型以有机质孔为主,孔隙连通性好,其次为粒间孔,粒内孔和少量微裂缝,孔隙半径分布在5~50 nm之间,三类孔隙结构在孔隙类型,TOC含量和孔径分布方面各有差异,其中Ⅰ类孔隙结构主要为机质孔
环保问题是当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而减少钻井液污染是解决油气勘探开发环境污染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环保钻井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处理剂的范围内,仅实现了核心主剂环保,体系无毒性实现难度大、进展缓慢.当前钻井液毒性评价方法局限在使用前或废弃物环节,未考虑废弃钻井液的生态修复和利用功能,废弃物处理后也无有效跟踪评价手段.钻井液的生态修复和生态利用在现阶段受基础机理、环保钻井液技术、应用环境的限制,仅在局部领域上有探索.因此,构建处理剂-钻井液体系-重复利用-废弃-生态修复及利用的全环节环保机
针对新疆油田南缘深井、超深井的一些地质特点,阐述了固井的主要技术难点,重点从水泥浆技术方面提出了技术难题和解决措施.运用颗粒级配原理,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选取粒径合适的加重材料和充填材料,并确定合适的加量,设计出最高密度范围2.70 g/cm3、最高温度200℃,各项性能满足固井技术需求的超高温超高密度水泥浆,解决了超高密度水泥浆在超高温环境下稳定性差、浆体流变性差、抗压强度发挥慢、难相容等技术难题.该体系在新疆油田南缘区块上已成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