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探索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高中思政课教学环境发生深刻转变,学生思想意识情况也愈发复杂。在此背景下,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结合学生特点,构建高中思政课个性化教学模式成为一个重点课题。由林黎华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态教学》一书,是一部专注研究高中思政课生态教学的学术著作。本书共六章。作者在对中学思政课历史发展及新课程背景进行梳理和分析后,
其他文献
疫情期间教学方式由线下变成了线上,但是教学理念不能改变,全区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生为本"一定要充分了解学情,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关注到大部分学生,而线下教学最大的缺点就是隔着屏幕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做好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一、线上教学缺陷引发教师深度研究学情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期刊
从2016年中学生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发布以来,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而落实这个目标最终依靠一线教师。2019年,我们国家有超过186万高中一线教师,每年新增高中教师人数接近5万。从国家层面的教育培养目标落实到普通学校发展,都需要新手教师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实现专业成长。"互联网+"时代提供的海量信息为新手教师成长做好了教学资源的准备,但欠缺的是一种促其良性发展的常
期刊
2020年,一个忙碌又特别的庚子年,被新冠病毒打破了往年惯有的平静。开学季,"停课不停学",各学校纷纷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新鲜而富有挑战性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微课助力线上教学。短小而完整的微课,可以作为课前预习工具、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工具、课后的知识梳理向导、辅助教师完成课堂演示实验,等等。一、学情分析自线上教学以来,
期刊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本文主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为指导,对小班角色游戏生活化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基于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选择、内容的选定、组织策略等方面,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对相关策略进行了深入阐述,以为相关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助幼儿角色游戏水平的提升。
现代社会中各个领域发展的方向越来越趋于信息化。而简单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节课"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早已不能满足师生对课堂的需求。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拓展,信息化技术也已经成为当今化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可以将高度抽象化的化学知识转化成更为直观的影音影像资料加以展示,并将平面化的化学素材变得生动、立体。
期刊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挑战,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教育培训中心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根据教师培训需求,打造教师专业成长新课堂,实施了"西安市雁塔区2020年名师大讲堂"线上培训项目。此次培训采用视频直播互动技术,直播画面顺畅,互动积极踊跃;多种培训方式相互渗透融合,授课内容受到广泛欢迎,培训效果得到一致认可,线上直播同样精彩。
期刊
在目前的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中,"有教无评""有评无促"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课堂练习已成为化学课堂学习评价的主要形式[1],严重影响了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使每个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2],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对课堂进行反思的一条重要依据。2020年4月保定市教科所组织了一次高二年级线上教学观摩课活动,笔者有幸参加并展示"葡萄糖"一课,现基于"教、学、
期刊
角色游戏是小班幼儿最重要和最喜爱的游戏,它满足了幼儿模仿成人世界的愿望。针对本班幼儿角色游戏开展争抢行为突出、角色意识薄弱、缺乏沟通交往、内容单一表浅的问题,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材料的更替和升级、适宜的干预介入、多元的评价方式,摸索推进幼儿游戏的有效策略。
习惯国际法的构成确立于1945年的《国际法院规约》,为"国家实践"与"法律确信"的"两要素"说,但其在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一直面临着各种批判和争议。从实践层面而言,国际法院的判决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习惯国际法中传统的"法律确信"因素,仅考虑"国家实践"要素或是选用其他的标准来判定;从理论层面而言,学界对于"法律确信"是否成为国际法构成要素也存在各种质疑,主张"法律确信"要素可以被"国家实践"吸收。因此,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角色扮演,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感触颇深,在开展班级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亦发现游戏给予幼儿带来的良好影响。以下是我以本班幼儿角色游戏案例为背景,观察为先,记录并剖析幼儿的行为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