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子良所作的《净住子净行法门》是南北朝时期佛教仪式研究的重要资料。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净住子净行法门》的仪式内容和结构重新加以探讨,可以考研出《净住子》三十一门并不存在仪式内容与非仪式内容的区别,而是首尾一贯地与仪式直接联系。《净住子》对应的仪式性质为忏仪,其格式为五悔。其中五悔固有的忏悔仪节被改造为围绕忏悔的一系列仪节,大大加强了仪式的劝善作用。这种作法对于《慈悲道场忏法》的仪式安排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通过比较了《净住子》与《十住毗婆沙论》的仪式思想,还可看出萧子良对其所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