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科研绩效动态监测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运用

来源 :教育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ree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举措,旨在提高中国大学全球竞争力,提升大学对人类发展的学术贡献,为社会提供卓越的公共服务。研究基于“双一流”大学理念与科研绩效评价标准建立了大学科研绩效评价模型并对中国41所“双一流”大学的科研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双一流”大学科研绩效总体趋向满意;科研总体绩效与投入或产出之间不存在一致性,投入或产出排名最好的大学远不是绩效最高的大学;新晋“双一流”大学与中西部地区大学科研绩效表现良好;科研绩效受到多重因素制约,高校精英地位、区位优势、学科类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资料收集时间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骨科患者,将其按手术顺序分为甲乙两组。A组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辅助治疗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抽选出58例患者,以双色球
目的研究在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社区中心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8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抽签确定分组,分为研
目的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中,对采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的临床方法和效果展开研究与分析。方法本次医学研究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4月,在院就诊治疗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66例门诊静脉采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两条路径被喻为宏观层面治理贫困的“任督二脉”。基于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12个省份1989—2015年的数据,本文从城乡差异的视角按照上述两条路径研究了教育扶贫的路径与效果。实证结果显示:从增长效应看,受教育水平在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均是影响增长效应变动的显著和稳定的因素,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助于贫困的改善。从分配效应看,教育在城乡之间治理贫困的效果上存在共性和差异。在共性上,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分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的改善;在差异上,教育公平程度的提升
目的探究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住院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