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wche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应该像高山一样的渊博;老师应该像大海一样的宽广;老师应该像太阳一样火热;老师应该像月亮一样温柔……其实老师也是平凡而真实的人,他们的工作是每天面对着几十个孩子;他们的幸福是看到孩子们快乐;他们的追求是促进孩子们进步;他们的欢乐是看到孩子们成长。 我想:现代教学对老师也有新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如何传授知识技能”方面,还应该考虑幼儿教育如何去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如: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的形象力、动手能力等等。而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呢?我想不妨先尝试做以下三种类型的老师。
  做个“皮”老师——富有童心,和孩子共建自由自在的快乐王国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生命。孩子在玩中认知、求知、成长。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必须先学会和孩子一起“玩”。如果整天板着个脸儿,一副“拒人千里”的“先生”模样,那么你可能是一位“良师”,但决不会成为孩子的“益友”。所以,我认为老师应该和孩子玩起来,乐起来,甚至是“疯”起来,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轻松自然的游乐环境,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记得一次午间散步,一些孩子总是躲躲闪闪地围着一个沙坑转,议论纷纷。见我走过来突然停止了议论,我装成很想知道他们的议论内容,从而加入他们的行动。原来他们正偷偷地在看蚂蚁吃粮,想看看蚂蚁窝,见我饶有兴趣的加入,他们一个个来了兴趣,于是大家一起用手刨啊、挖啊、虽然我们的衣服、手、头上都是泥沙,但当一个个精巧的蚁穴呈现在眼前时,孩子们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于是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活动,暂时丢掉“为人师表”,做个“淘气、贪玩”的人,正是引发幼儿去探索、去发现的导火线。
  做个“懒”老师——让孩子动手动脑,做个心灵手巧的主人翁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实践出真知。幼儿园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增长知识,获取经验,培养才能的好机会。而有的老师总是“左手不放心右手”,衣裤帮着穿,饭碗帮着拿,其实,这样却是无形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依赖性更强。有的老师上图画课,一张范例,细致得不得了,画面的框架纸中央,颜色统一,红、绿、黄,结果全班孩子的作品都是一个模式。可笑的是老师画人忘了画脖子,孩子的作品也没有一人画脖子。老师画范例,个别指导忙得不亦乐乎呀!而殊不知在忙碌中,折断了孩子的翅膀,框死了孩子思维的模式。如果这时候老师“偷偷懒”,解放孩子的双手和头脑,留给孩子一些任由发挥的空间,或许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做个“笨老师”——留给孩子思考、探索的空间
  世界在孩子的眼中是色彩斑斓的,千奇百怪的,造就了孩子爱提问、爱探索的性格。但是不是每个问题,孩子都能从老师这里得到答案呢?是否可以留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呢?我想,从小培养孩子爱动脑筋爱思考问题的习惯,是解决问题的有利途径。有时老师假装不懂,也是鼓励幼儿自己思考探索的一种方法。例如:在一次认识“蜡”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蜡”的习性,教师故意问:“浮在水面上的白色一块块是什么?”引导幼儿的得出结果,又故作好奇问:“为什么蜡会浮在水面上呢?”孩子通过操作知道了:“蜡是不溶于水的。”在后来用模具制船时,教师又装“笨”问:“怎样才能把这个制好的蜡船从模具中取出来呢?”小朋友通过讨论思考,得出把模具丢入水中,蜡降温,模具打开,船就可以制成了。当老师再问为什么时,孩子异口同声回答:“因为蜡不溶于水啊。”孩子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还对科学活动产生了兴趣。
  新世纪的到来,给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但同时也给教师创造了新的机遇。如果你想做一个新世纪的“好”老师,那么我想你首先要做以上三种类型的老师,如果不信,您不妨试试!
其他文献
[摘 要] 景观规划设计是决定景观视觉效果及游客体验的重要行为。玉林五彩田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的大规模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自开园后受到大量游客的追捧,游客数量不断增多,并且获得一致好评。但事实上,由于前期在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和景观布局,所以玉林五彩田园的综合景观规划设计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当前农业园区旅游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玉林五彩田园应如何对自身的景观进行综合性规划创新设计,
祁连-龙首山地区发育多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其成矿表现及与金川矿床所代表的大规模岩浆事件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次研究通过区域地质建造对比、详细剖面刻画,岩石学、地球化学
【摘 要】高校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了解、尊重、民主、平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教育改革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和谐 了解 尊重 民主 平等 发展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