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血液和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和腐胺含量的测定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改良分光光度法测定31例经结肠镜及活检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液和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的腐胺(PUT)含量,并与25例轻度结肠炎患者对照。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血液和组织中ODC活性,以及血液中PUT含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3±0.40对2.40±0.30,P<0.001;11.75±1.32对7.36±0.90μg/mg蛋白质,P<0.001;和84.97±6.10对61.36±6.01μg%,P<0.01
其他文献
实验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为靶细胞,用黄芪多糖和黄芪多糖脂质体对来自肝癌患者腹水中的巨噬细胞进行体外激活研究。黄芪多糖5,50,100,200μm/ml,巨噬细胞毒活性3.6%,7.9%,12.7%
应用转铁蛋白受体单抗WuT9对晚期肝癌进行了临床研究,4例进行了放射免疫显像检查,22例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表明:(1)4例显像检查病人中,有3例肿瘤于注射^131I-WuT9偶联物后第7
本文将重型急性胰腺炎生存的91例和死亡的46例,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下列各项是简便,快速,比较敏感和特异的早期评估重型急性胰腺炎预后的指标:(1)年龄大于40岁;(2)胃肠道或皮下出
两年来收集到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15-180天)共62例。用Polymerase Chain reactin(PCR)方法检测尿标本中的HCMV DNA。结果显示:阳性率为45.2%(28/62),并且1月内患婴的阳性率(60%)明显高于1
老年急性结肠假性梗阻三例报告赵殿莲燕川林贾振英安阳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安阳市455004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是一种有结肠急性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硬阻证据和腹腔内器质性病变的
<正>文献多认为在肝病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通过刺激贮脂细胞,调控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致使肝纤维化.本文采用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着重观察了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内TGF
本文采用同种LAK细胞联合IL-2腹腔注入(IP),5-FU联合MMC,CBDCA腹腔注入,同种LAK细胞联合IL-2静脉输入以及放腹水,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方法,分别治疗晚期PHC腹水患者共40例,结果表明,同种LAK
内镜下硬化疗法为一消除曲张食管静脉,治疗其急性出血的有效方法,但因有许多严重并发症如胸痛发热菌血症,胸膜浸润,食管穿孔及食管狭窄等,故并非理想疗法。而近来兴起的内镜下食管
<正> 胶原间质或细胞外基质(ECM)包括各型胶原、基质性糖蛋白(MG)、蛋白多糖(PG)和弹性素等四大类物质.现认为ECM功能多样且较活跃,它们影响细胞的形态发生、分化、增殖、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