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 让社会课活起来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它是学生的“内燃机”,而兴趣的产生又来自于形式。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我逐渐摸索到: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生走进社会课的最好机会,是上活社会课的最佳途径。
  
  一、巧妙导课,引发兴趣
  
  开好头是一节成功课的良好开端。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导入新课的方法要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文应选择不同的方法导入。
  《团结和睦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课教学时,我采用的是演示插图的方法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请来十个小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十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这十个小朋友来自不同的民族,谁能说说这些小朋友分别来自哪个民族?”色彩鲜艳的图片和老师的提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后阶段的学习作了良好铺垫。
  如教《一粒米的来历》,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猜谜底为玉米、大米、高粱的谜语,并根据学生所猜出的谜底,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归纳这些东西总称为“粮食“,再引导学生讲述粮食生产的不容易,以便揭示爱惜粮食这一观点,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抢着发言,使一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又如讲《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一名学生自己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不守交通规则的母亲,匆忙地骑车送孩子上学,在十字路口与正在疾驶的汽车相撞,这位母亲当场死亡,孩子也落下终身残疾。此时,学生集中精力,这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了课文上,老师再顺势置疑:她们为什么会出事故?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才能免除事故?你们想知道吗?学生对此悬念颇感兴趣,急于了解下文,异口同声地说:“想。”这堂课做到了课始趣生。
  
  二、创新教学方法,让社会课活起来
  
  1、演一演,玩中学知
  演,即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小孩子生来好奇、好动、好模仿、好做游戏。社会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图文一体,形式活泼新颖,对学生的表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组织学生表演。如《我家与亲戚》我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亲戚,来掌握称谓及区别这些亲戚与父母、“我”与他们子女的关系;《顾客与售货员》我让学生表演怎样当文明顾客和优秀售货员;《买东西的学问》我让学生表演买东西来说明买东西大有学问;《学习乘车和乘船》我让学生表演乘车的经过而教育大家乘车出行的注意事项。通过这些表演,有的可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有的用以总结课文,巩固所学知识;有的用来突破难点,帮助理解知识……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社会课中充满童趣的表演,不但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掌握社会常识,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辩一辩,论中求真
  《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我采用“辩论”形式,对“秦始皇是个残暴的昏君”和“秦始皇是个有功君王”进行正反辩驳,发现学生特感兴趣,课前还查阅不少课外书籍。辩论赛十分激烈。通过辩论,对秦始皇有了辩证历史的看待。在推荐课外读物时,有个同学竟高喊:“我家有本关于秦始皇的书”,马上有几个同学说:“借给我看看。”兴趣一旦产生,孩子的求知欲是挡也挡不住的。
  3、编一编,乐中记忆
  琅琅上口的儿歌,易于朗读,适合儿童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强化记忆。如《家庭与社会》一课的教学,我在讲授完知识后,引导学生编出儿歌:社会是个大家庭,无数小家来组成。齐为社会做贡献,行行光荣无贵贱。每个家庭都和睦,社会安定更发展。又如《我们的班级》一课,可编儿歌:老师同学在一起,组成我们班集体。如同姐妹和兄弟,共为集体争荣誉。《商业与我们的生活》一课,可编儿歌:最早商业物交换,用钱购物更方便。商品流通靠劳动,商业生活永相连。《买东西的学问》一课可编儿歌:买东西,看日期,问价格,求便宜,注重实用不能忘,节约用钱要牢记。巧编儿歌进行教学,学生课堂学得积极主动,想学欲思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记忆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精心设计结尾,巩固所学知识
  
  一节课有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好的结尾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回味。小学社会课的结束方式很多,如归纳式、呼应式和情景式等等。《团结和睦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课结尾,我采取的是情景式,在学生举例讨论“新中国是民族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大家庭”的高潮中,我播放了一段“各民族同胞在天安门广场上载歌载舞歌颂民族团结的热烈场面”的录像,使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在民族团结的欢乐气氛之中,在歌舞声中,体会民族团结的情感,达到教育目的。
  “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标》,制定切实的目标和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注重“方法”和“过程”,一定能上好社会课。
  (作者单位:562101贵州省普定县马官镇号云小学)
其他文献
一次,数名战友来访,相聚黄琅古镇,畅游马湖,南天北网聊得很开心。面寻一群发了的战友,叙说的是他们经营的公司、工厂,而我,只是一名乡村教师,自悲占剧着我。偏巧有位战友问:“二班长(我在南充武警部队时担任二班长),您现在教书真安逸,不搞经营,只管拿工资,让我们好羡慕。”我争辩说:“不,我在搞经营,我是班主任,我是班级经营者。”于是战友们惊讶:“一个班主任,就管几十个学生,无资本,无市场,哪来的经营?”
期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实施素质教育,以创造能力为重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方针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而培养人才的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关注学生的个人兴趣  有了兴趣,再加上努力,这是成功的捷径。就小学生而言,当他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之后,就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认识它,有意或无意地发现
期刊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发扬民主,才能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有事要和学生商量解决,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主意敢讲,有意见敢提,教师对学生要热爱、理解和信任。具体地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民主,不要专制  教师一般都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利,要求学生事事听从自己、服从自己。其实,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心灵接触,孩子的心是极其敏感的,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情感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地去学习。由于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所以,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拓展空间,让学生自己往前走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而在体育课上应不只限于学一些运动技术技能上,应在教学中应拓展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如展
期刊
高三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对此,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在高考中,许多高三学生都想以最佳状态发挥出最佳实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具备非常扎实的知识功底外,心理调适也是十分重要,高三学生的心态如何
期刊
学困生的转化是我们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我们作为每一名人民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针对此就我本人近十年教学中的点滴心得,与各位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作一简单的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使让我们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有新的认识新的切入点,以达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寻根问源,治标必治本  要做到学困生的转化,必须从根本抓起,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转化。这首先要了解他为什么会成为学困生,只有了解了这一点之后
期刊
家访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可家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功的家访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失败的家访会弄巧成拙,给老师徒添烦恼。所以老师要掌握正确的家访方法,不能急于求成。下面我就针对家访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勤于家访,架设桥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有助于达成教育共识。老师家访,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可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戒心。教师要将家访的重点要放在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纪,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一些趣味性知识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泼轻松的舞台,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    一、重视趣味实验,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
期刊
1997年4月,因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这个38岁的小学教师被推上了一所镇级完小校长的领导岗位,这是党和群众对我的信任。受命之后,事业心和责任感驱使我一直在琢磨,怎样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把学校办好。任职九年来,应该说是没负众望:校容校貌明显改观,各项工作秩序井然,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小学毕业升学考试合格率达到96%以上,优良率85%以上,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并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实验示范学校”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竞争都从根本上集中表现为教育的竞争。 国家已把教育放在优先战略发展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但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已严重束缚了教育的发展,要使我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教育进行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践证明: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在于课堂教学。数学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这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