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镜像疗法和运动想象相结合的作业治疗,对照组则增加常规作业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评价其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以及ADL能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FTHUE-HK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4.55±0.86)级、(5.73±1.03)级和(73.50±10.89)分,对照组则分别为(3.90±1.02)级、(4.55±1.34)级和(67.05±12.03)分,2组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镜像治疗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能力。

其他文献
自主神经主要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平衡.临床上监测自主神经状态的指标主要有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RSA)、颈动脉压力感受器、集合胃窦收缩反应(integrated antral contractile response)、皮肤电传导(ski
期刊
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一种通过限制健侧肢体活动、强制使用患侧肢体达到预防和纠正"习得性废用"(learned non-use),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1].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疗法已开始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康复治疗手段[2].近年来CIMT在小儿脑瘫、失语症、患肢痛、局部痉挛等疾病的治
期刊
超声微泡最初只是在影像诊断领域作为超声对比剂,如今微泡在定向传递药物、基因、生物活性气体及辅助干细胞等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近来多项实验研究发现超声微泡在辅助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表现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超声辐照介导的微泡破坏,可以提高局部血管通透性、促进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梗死区域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干细胞靶向归巢、改善心功能.本文对超声联合微泡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
期刊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因子配合臭氧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臭氧治疗.治疗后14 d、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
目的 观察短波紫外线联合毫米波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压疮患者53例(87个压疮伤口),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17例(28个压疮伤口),B组18例(29个压疮伤口),C组18例(29个压疮伤口).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纯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C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先给予毫米波治疗,再予以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前采用Braden量表对患者皮肤的完整性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利用压疮状
目的 应用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分析新疆维、汉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业活动需求的差异性,并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作业治疗模式.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51例,汉族30例,维吾尔族21例,均在入院时应用COPM全而评测作业活动需求,以此制订康复目标和治疗计划,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作业治疗模式,出院时再评,并对患者作业活动的表现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初次评测时,维族组和汉族组患者自理
目的 了解血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男性血友病患者60例,年龄4 ~18岁,采用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FISH)对患者的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60例血友病患者中,FISH分值异常者45例,FISH平均分值为(25.75±5.71)分;自我照顾功能、转移功能和移行功能评分低于正常值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6.67%、55.00%和75.00%.FISH分值与患者
目的 探讨颏颈部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颏颈部肌肉电刺激及直接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包括间接吞咽功能训练及直接吞咽功能训练),每天治疗1次,治疗7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2个疗程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治愈率为38
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突出问题.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且趋于年轻化,其生活质量及康复训练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心脏康复治疗具有提高冠心病患者运动能力、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其社会心理健康发展、降低冠心病再住院率、减少住院费用及提升生活质量等优点[2].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在心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心脏康复锻炼的基础上
期刊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后的疗效及肌电图分析.方法 共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超短波、常规腰椎牵引及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组则在超短波、动态干扰电治疗基础上采用DRX9000型脊柱减压系统进行辅助牵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受累节段椎间隙高度进行MRI检查,同时检测患者下肢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