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型麻风误诊1例报告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752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资料
  患者,男,57岁,患者自诉于10年前右足背部出现片状麻木,随后整个右足及左足麻木、肿胀,继之右手背麻木、肿胀,曾到省内大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用药不详),无明显效果,麻木持续存在,于2003年底开始脱眉,胡须脱落,四肢出现片状红斑,曾多次到省内多家医院治疗,均未见效。2004年开始面部肿胀,下肢溃疡形成,经人介绍,遂来我院就诊,询问病史,家族中无同样病史。查体:右侧耳大神经2寸钉粗,压痛(+)。双侧大小鱼肌及骨间肌萎缩,面部弥漫性浸润,面部、四肢皮下有结节,眉睫脱光,头发、胡须脱落,鞍鼻,双下肢踝部有多处片状溃疡,左足跟部有小溃疡。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8×1012/L,WBC 11×109/L,皮肤查菌18(+),菌指3.0,取背部皮损活检,病理示真皮、网状层,部分血管、毛囊、汗腺周围有泡沫细胞浸润灶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病理诊断:LL,抗酸菌(+++)。
  讨 论
  麻风病在我国流行的历史悠久,现今,人们对麻风病已不陌生,诊断并不困难,但麻风病的潜伏期长,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我省麻风病已达到基本消灭的指标,处于低流行状态,部分医务人员对麻风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加上个别患者不合作,隐瞒病史,讳疾忌医造成医师们的误诊,漏诊。
  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主要的常见的最易受累的组织,局部麻木,无汗和毛发脱落是其特征,几乎所有患者都具有好发的周围神经及其特定部位的粗大或相应的功能障碍,该患者发病时间长,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就诊的数家医院没有做过皮肤细菌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最终导致溃疡的发生,笔者写本文旨在呼吁广大的青年医务工作者,随着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发病后一般都能到医疗单位就诊,提高和更新各级医务人员对麻风警惕性及诊断水平特别重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误诊、漏诊,耽误病情造成畸残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临床上空蝶鞍综合征发病率很低,比较少见。以中年女性多见,可有头痛、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内分泌紊乱等表现。且需要与肿瘤鉴别。应引起重视。  病历资料  患者,女,42岁。视力逐降半年余,伴有头痛。患者自觉半年多来视力有所下降,伴有头痛。药物治疗头疼不好转,无其他不适。查:右0.8,左0.8,矫正不应。眼部检查未见异常,头部CT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血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未继续就医。1年后视力模糊及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小梁切除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