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化内科中胃下垂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e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生活忙碌、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很容易就找上门来了,胃下垂是现代临床上很多见的一种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消化内科中对胃下垂疾病病因,并对怎样引起胃下垂的主要原因做一阐述,最后对如何预防和治疗胃下垂疾病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消化内科;胃下垂;引起原因;主要病症;治疗方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13-01
  1 胃下垂疾病理论概述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时的最低点不应超过脐下2横指,其位置相对固定,对于维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2 引起胃下垂的主要原因
  2.1 先天性 多见于无力型体形者。身体素若,胸廓狭小,皮肤苍白,皮下脂肪菲薄或肌肉营养不良,第十肋游离等。先天性胃下垂患者,常可并发其他内脏(如肾、肝、脾、横结肠、子宫等内脏下垂),所以又叫全内脏下垂。
  2.2 后天性 多与慢性消耗病合并存在或在大病初愈之后;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如慢性胃炎、猩性溃疡等;腹肌松弛或腹内压降低,如妇女多次生育,腹部肿瘤切除术,体重突然减轻,或胸腔内压增加,如长期咳嗽、闷气、心界下移等,均可引起胃下垂。
  2.3 先天及后天同时性,胃下垂的原因 还有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3 胃下垂病症的临床表现
  3.1 腹胀及上腹不适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3.2 腹痛 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3 恶心、呕吐 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1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3.4 便秘 便秘多为顽固性,其主要原因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3.5 神经精神症状 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3.6 体检 可见瘦长体型,上腹部压痛点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有时用冲击触诊法,或患者急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上腹部易扪到主动脉搏动,常同时伴有肝下垂、肾下垂及结肠下垂的体征。
  3.7 并发症 病程较长者,由于心理精神因素或贫血、消瘦等因素,患者常有头昏、头痛、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状,少数甚至出现忧郁症的症状。
  3.8 其他辅助检查
  3.8.1 X线检查 胃肠钡餐造影可见:①胃体明显向下、向左移位,重者几乎完全位于脊柱中线的左侧。②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③无张力型胃其胃体呈垂直方向,体部较底部宽大,胃窦部低于幽门水平以下,蠕动无力,紧张力减退,钡餐滞留,6h后仍有1/4-1/3残留胃内。④十二指肠壶腹部受牵引,拉长,其上角尖锐,十二指肠第二部常位于幽门管后面,即向左偏移。⑤十二指肠第3段可因肠系膜动脉压迫而呈十二指肠壅滞。
  3.8.2 饮水超声波检查 饮水后测知胃下缘移入盆腔内。
  诊断:依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以及饮水超声波试验,X线检查表现较易
  确诊。胃下垂的程度一般以小弯切迹低于两髂嵴连线水平1-5cm为中度,11cm以上为重度。
  4 胃下垂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4.1 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①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而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切勿暴饮暴食,宜少量多餐,每日4-6餐较为合适;②胃下垂的患者胃张力低,蠕动缓慢,吃东西宜细嚼慢咽,不可急躁,以适度减轻胃部负担。此外,口腔的咀嚼动作也可以刺激胃蠕动,增强胃壁张力,所以,进餐慢一些将有助于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从而缓解腹胀症状;③戒烟酒、浓茶,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避免胃黏膜的损伤,减轻胃的负担;④宜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且均衡的食物,糖类、脂类、蛋白质类三大营养物质比例要适宜,脂类食物比例要偏低些,以防止因排空缓慢引起的腹胀及消化不良,蛋白质类食物比例可以适当增加,如鸡肉、鱼肉、瘦猪肉、鸡蛋、牛奶、豆腐等,通过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增强体力,也可改变胃壁平滑肌的张力,促进胃蠕动;⑤少喝汽水及进食豆类等易产气的食物;⑥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应少喝牛奶或喝已抽取乳糖的牛奶。
  4.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①健身锻炼如散步、跳健身操、打太极拳等;②每天起床和入睡之前做仰卧起坐、伏地挺身等运动,可增加腹肌的张力及腹压;③练习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如此反复多次,也可达到锻炼腹肌的目的;④腹部按摩,一般在体育锻炼之后进行,时间为十分钟。按摩时保持仰卧屈膝位,以手按揉腹部做环形按摩。特别是过度消瘦者有胃下垂症状时,更应按上述饮食与锻炼方法来增加体重,促进康复。
  4.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饭后俯卧或右侧卧20至30分钟,以利食物尽早进入十二指肠,加速胃的排空;②平时不宜做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③有便秘习惯者,要设法改善便秘,以减轻胃下垂的症状;④注意生活规律。
  4.4 配合药物治疗 ①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可予以胃黏膜保护剂;②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给予促胃动力治疗如吗丁啉;③辅以一些健脾和胃、促进胃肠动力的中成药;④必要时可放置胃托。
  参考文献
  [1] 马玉富.胃下垂x线钡餐诊断标准的探讨.中国影像学杂志,2001年(9).
  [2] 刘敏.重用枳实白术治疗胃下垂[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14).
  [3] 梅学仁.枳术丸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年(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谈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为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情况,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36例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这136例患者中,糖尿病家族史患者占7.3%、三多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占8.8%、短期内体重下降患者和腹痛患者分别为79.4%和94.1%。患者的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为(10.78±2.10)mmol/L、胰岛素(22.40±1.89)mU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中采取桂林西瓜霜联合牛黄解毒滴丸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12月间10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瓜霜联合牛黄解毒滴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00—01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助产专业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看似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制作出某种“产品”,却是实实在在地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求。学校创建示范校的过程中,在产科学及护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引入项目教学,教学环节相对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