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废旧轨枕护坡骨架力学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来源 :铁道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京通(北京—通辽)铁路路基边坡废旧轨枕骨架护坡工程,针对菱形、矩形、人字形三种骨架结构形式,讨论了废旧轨枕骨架护坡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基于强度折减法分析了三种护坡骨架结构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废旧轨枕骨架护坡的设计不利位置在轨枕骨架连接结点处和坡脚处;锚杆有利于减小骨架结构变形、提升防护效果。在废旧轨枕砌筑边坡防护骨架时应注意加强结点连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
其他文献
以新建连镇(连云港-镇江)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为背景,从施工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主缆索股弹性模量、钢丝直径、索股自重、钢梁重量等参数对索股长度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索股长度调节量为25 cm。针对大直径主缆设置了多根参考基准索股,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一般索股架设采用分层定距的方式控制线形。调整锚跨索力时,考虑温度、散索鞍偏位对锚跨索力的影响,采用千斤顶和频谱相互校核的方式确定锚跨索力系数。通过多种控制手段,主缆架设控制效果良好。
峨眉春色令人醉rn峨眉山巍峨磅礴,重峦叠嶂,沟深壑暗,绿荫繁茂,云雾缭绕,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形成了罗峰晴云、圣积晚钟、双桥清音、洪椿晓雨、白水秋风、九老仙府、象池
期刊
以西十(西安—十堰)高速铁路汉江特大桥1×420 m中承式钢桁拱为对象,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中承式钢桁拱桥的桁式布置、拱轴线、内倾角、拱脚下弦杆结构、主梁结构形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拱轴系数变化对主拱轴力的影响较小,对弯矩和偏心距的影响明显,最终选取二次抛物线作为拱轴线。拱肋内倾对结构横向稳定性影响较大,拱肋内倾角宜取3.5°。拱脚下弦杆灌注混凝土,提高了拱脚的受力性能,优化了拱脚处杆件截面。正交异性板钢箱梁作为主梁时结构性能较好。结构静动力计算结果表明,大跨度中承式钢桁拱桥可满足高速铁路运营需求。
建立钢桁梁桥的ANSYS有限元模型,将钢桁梁桥按几何位置划分为4个子结构,通过概率神经网络将螺栓脱落损伤定位在子结构内。通过降低杆端单元的抗弯刚度来模拟螺栓的脱落损伤,并选择曲率模态变化率作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训练样本下概率神经网络对螺栓脱落损伤的定位识别结果。结果表明:Spread值对概率神经网络的识别正确率影响很大,须通过试算合理取值;训练样本数量相同时其损伤程度对概率神经网络识别结果的影响很小;使用足够多的单损伤样本对概率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后,对单损伤和多损伤定位识别的正确
为提高艰险山区铁路桥梁与四电工程技术接口管理水平,使铁路工程建设高效有序进行,构建协同熵模型对艰险山区铁路桥梁与四电工程技术接口管理进行协同度分析。首先,以铁路桥梁与四电工程技术接口为基础,从技术属性、责任属性、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四个方面构建技术接口管理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博弈论将改进的群体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组合,并借助MATLAB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基于协同熵理论构建艰险山区铁路桥梁与四电工程技术接口管理协同度评价模型。最后,以绒乡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与四电工程为例,对其技术接口管理协同度进行
针对软土中高压旋喷桩施工会影响邻近铁路桥梁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室内高压旋喷注浆设备,研究了不同的注浆压力下软土中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以及铁路桥墩位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旋喷桩在施工过程中连续高压射流对土体不断产生扰动,这个过程中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大;旋喷注浆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从桩中心向两侧逐渐递减,随着土体埋深的增加超静孔隙水压力也会增大;高压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影响较大的是侧向荷载,施工过程中铁路桥墩在水平方向位移较大,在施工结束后由于土体产生回弹,铁路桥墩在水平方向位移也会产生一定的回弹
以白合大道下穿京广铁路框架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层框架桥和双层框架桥相结合的顶进设计方案,将高覆土顶进框架桥转化为低覆土顶进框架桥,减轻了顶推重量和覆土压力,有效减小了高覆土顶进施工时框架桥易扎头、路基易坍塌的不利风险。实践证明,双层框架桥减载效果非常明显,设计和施工工艺安全可靠,可为类似下穿铁路高路堤框架桥设计和顶进施工提供参考。
球铰静摩擦因数计算方法采用球铰上下截面完全接触的假设,这与许多实际情况不符。基于赫兹公式对传统计算方法进行有效接触面积修正,建立球铰上下接触面存在间隙时的静摩擦因数计算方法。与活性粉末混凝土间隙球铰工程案例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本文间隙球铰的修正面积法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为9.4%,证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精确度更高。
国内既有规范对不同跨度简支梁的墩台附加力给出了墩顶线刚度均匀分布条件下的设计值,未考虑山区复杂地形的影响,适用性有待研究。本文建立20~48 m多跨铁路简支梁线桥模型,模拟三种地形条件下墩顶线刚度分布,研究地形条件对墩台附加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山脊地形条件下,当桥墩刚度增加50%时,桥台制动力减小5%,桥墩制动力增加10%;山谷地形条件下,当桥墩刚度减小50%时,桥台制动力增加5%,桥墩制动力变化很小;起伏地形条件下,当相邻桥墩刚度差为25%时,桥台纵向力变化不大,桥墩附加力比值随跨度增加而减小。
针对桥梁墩身混凝土洒水养护耗水量大、人工作业频繁且保湿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新建北京—雄安城际铁路进行了墩身混凝土高效保湿养护膜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保湿养护膜可实现对墩身混凝土长时间的高效保湿养护,28 d龄期墩身混凝土养护膜内湿度为96.1%;与洒水养护相比,采用高效保湿养护膜养护28 d龄期墩身混凝土气体渗透系数下降了78.3%,56 d龄期混凝土表层碳化深度降低了38.1%,回弹强度增加了6.3%,混凝土表面密实性显著提高;采用高效保湿养护膜不仅可以提升养护质量,而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工,节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