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D技术的虚拟场景建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场景往往存在精度不高和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引入细节层次技术(Level of Detail,LOD),给出了网格简化的方法和误差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虚拟场景的模型,并以某一区域的建筑物作为研究对象,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结合甘肃省第三次国土调查项目,针对该项目工作底图制作、外业调查、数据建库、数据检查、成果汇总、查询分析统计、年度数据更新、数据共享交换等生产环节,阐述了GreatMap软件在在第三次国土调查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存在时间紧、任务重,难以全部审核等工作难点。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进行了举证照片智能识别技术在土地卫片执法审核工作中的应用探索。结合实际需求,本文选取DenseNet作为图片预测的主要模型结构,DenseNet在保证特征传递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参数量,做到效率与精度兼顾。经与人工审核意见对比验证,结果显示,从高标准"通过"要求角度出发实现的智能识别辅助审核"通过"结果正确率较高,说明该
随着地理信息服务对数据更新要求越来越高,处理卫星遥感影像速度也要求越来越快。RPC无像控点校正遥感影像是目前较流行的快速遥感影像处理方式。资源三号遥感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其轨道定位和相机参数精度高,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RPC影像校正。本研究通过广西多个不同地形地貌地区的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的RPC校正,分析其影像绝对定位精度以及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光谱影像的相对定位精度,评估进行快速无
针对综合测绘改革要求以及测绘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支持综合测绘的分布式闭环统一技术架构、基于数据仓的数据交换共享、测绘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测绘地理信息信用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测绘内容,测绘地理信息监管涉及的单位、人员、项目和信用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综合监管数据汇聚、共享、分析、决策等的方法和技术,以浙江为例提供了测绘地理信息综合监管技术设计方案,为综合测绘改革提
服务监控、故障溯源和服务日志的统计分析,是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重要能力,能够为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分析了现有地理信息服务监控方案的局限性,引入了ELK日志框架和Kafka Streams流计算框架,并对地理信息服务特性进行优化,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监控框架。多地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框架实现了海量服务日志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多维度快速检索
以自然资源安徽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为背景,分析了省级卫星中心的建设意义与目标,阐释了应用服务整体架构,构建了自然资源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体系,探索了应用服务模式。
近年来国内外对绿地与居民的健康影响研究已经走向细分微观领域,研究不同品质绿地对人群的差异化影响,同时对绿地品质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卫星影像,基于路网建立服务区提取绿地,依据景观格局指数客观评价绿地品质,并与主观感知绿地品质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了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品质具有一定相关性,发现小区内绿地对居民影响程度较高,距离较远的绿地对居民感知影响较弱。未来城市绿地规划可以考虑引入绿地品质作为
围绕城市群经济区空间开发建设和协同发展需求,以城市群空间开发规划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以规划协同管理为导向,研究城市群规划编制、规划实施、批后管理等全链条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框架,构建有序的城市群空间规划数据体系;设计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架构,研究面向多源异构规划数据的综合与集成技术、自治组织与管理技术;提出空间开发规划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共享运行机制、数据安全机制等,支撑相关决策部门开展城市群空间经济区
以福建省基础测绘生产项目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徕卡ALS70激光扫描系统在基础测绘产品制作中的关键技术;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做出了解释,并提出解决方案;将其与传统的作业方式进行对比,总结出徕卡ALS70激光扫描系统在精度、效率及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自然资源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价值含量高等特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自然资源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基于新疆自然资源数据特征,本文提出了新疆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构建技术路线:整合后的自然资源数据按标准目录体系进行组织,通过逻辑模型设计建立数据间关联关系,基于物理模型设计实现分布式混合存储,依托影像实时发布技术与矢量瓦片技术完成数据服务发布,最终实现自然资源数据的综合管理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