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不演戏就是浪费生命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_l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张少华以近六十岁高龄正式进军电视荧屏。25年来,从边边角角的小人物,到《我的丑娘》挑梁担纲女主角,再到高捧“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杯……无論是现代生活里含辛茹苦的平凡母亲,还是年代大戏中满腔家国情怀的老者,张少华都能够凭借细腻扎实的演技和情感充沛的真挚表达,成就一个个经典的荧幕形象。在北京卫视正在热播的年代传奇大戏《娘道》中,张少华再塑母亲形象,出演民国时期黄河岸边大家族隆家的最高掌权人——隆老夫人。剧中,隆老夫人凭借智慧与胸怀,多次在隆家陷入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是整个家族也是整部戏的“中流砥柱”。同时,隆老夫人与主人公瑛娘(岳丽娜饰)之间的恩怨情仇与复杂纠葛,也是该剧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带来起伏跌宕的精彩故事。近日,张少华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独家专访,与记者聊起了《娘道》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张少华和郭靖字的合作要一直追溯到电视剧《铁梨花》,在那部抗战传奇中,不仅让观众记住了刚毅勇敢的传奇女性铁梨花(陈数饰),张少华饰演的官家老太太也让人印象极其深刻。自那之后,《大秧歌》、《勇敢的心》、《将·军》,张少华用“神交”来形容与郭靖宇的默契合作,“彼此要说什么,好像不用说出来,对方也都能懂。”也正因为这种难得的理解与默契,才有了一部又一部的精品良心剧,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角色。至今让张少华记忆最深的,是《将·军》中一场13分半的独角戏。谈及此次在《娘道》中的戏份,张少华坦言其吃重程度绝不逊于之前任何一部剧。
  “台词量Ⅱ阿,郭导的要求啊,每次都让我觉得上他的戏就是场考试。”张少华介绍道,“首先说台词,近200句的一场戏,我和史可老师对着演,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必须一气呵成,我得对得起郭靖宇费大工夫写的好本子!”此外,张少华透露,因为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包括集中在她身上的个性矛盾和人生历程的一波三折,都让隆老夫人变得格外立体、丰富。“郭靖宇导演跟我说,这个角色咱得有突破,不能演成过往概念化的那种形式,不能单说是慈祥或者背负委屈、忍辱负重的某一面,得不一样。”始终有压力,一直求突破,成为张少华拍摄整部戏的心路历程。在片场,张少华每次都能收获导演郭靖宇、对手戏演员和服化道备部门的掌声与肯定。
  而《娘道》这场考试,还迎来了一道“超纲题”。在开拍之初,张少华便因重症肺炎高烧入院,整整烧了37天,从106斤瘦到仅有70斤;治愈出院后,摔了个大跟头,两只脚的骨头关节全部变黑,医生要求添置助扶嚣行走;有一次连夜通告,下戏之后开始呕吐,紧急住院查出急性肠梗阻,第二天就来了场“开膛破肚”的大手术。讲到动情处时,张少华不禁潸然泪下,却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更是因为《娘道》剧组对她的情义。“从最开始肺炎住院,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求换人,毕竟这一病就耽误剧组好多事儿呢。但郭靖字当时就回了我三句话:坚决不换;好好治疗;我们等。再然后要做开膛破肚12针的大手术,我叉请求,你们还是换人吧。郭导还是就回了一句话说:不着急,等老太太康复。我的命不值钱,但我在手术台上的时候,我就想,我得活啊,我要活着拍完这107场戏,去报答他们的信任与恩情啊。”
  病痛、年迈,但都挡不住张少华对演艺事业的赤忱。在《娘道》开播发布会上,全体主创簇拥在张少华身边,轮椅上发表感言的她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为什么要坐轮椅来呢,有一回在屋里,平地儿,我愣摔了一大跟头,两个脚腕子都给摔肿了。但其实这不是轮椅,这是我的宝马(笑),当时治完,一个星期后我坐着它进组拍戏,把之前落下的和后头写完的一口气全给补上了!”老人家对演戏源于心底的挚爱,也无时不刻地感染着剧组每一个人。“服化部门不嫌弃我身上没力气顶不住造型,不厌其烦地反复修妆,食堂师傅给我准备特餐中的特餐,每天比别人多一碗汤,里面给搁上根海参。每个小细节我都记着呢,他们都是特别贴心特别好的人。”而张少华开工前也都买上几箱饮料犒劳工作人员,她说每次听见小孩喊她张奶奶,都会满心欢喜。与此同时,张少华还是个喜欢跟年轻人亲近的“潮人老太”,不仅玩转微博亲力亲为回复网友,还申请了自媒体的电台账号,时不时与听众分享互动。“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多么热爱我的工作。郭导说我还能演二十年,我也坚信,自己要继续演下去。对我来说,不演戏就是浪费生命啊。”
其他文献
前文我们说到龚鼎孳携眷赴京后,被授予了礼部尚书之职,主管全国文教事业,顾横波亦被诰封为二品诰命夫人。龚心中自然是很高兴,但顾横波却对丈夫这种投降行为大为嫌恶,竟至与龚分居,眼不见为净。  龚鼎孳毕竟也是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人,当然知道自己身为前朝重臣,任职新朝,是很失气节的一件事。是以他在横波面前,终是有些抬不起头。开始,他也厚着老脸劝过横渡:“横渡啊,顾全气节,我当然也想过,但蝼蚁尚且贪生,人岂有
期刊
如果說摄影技巧的掌握,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够走进摄影的大门,那么对创意摄影师来说,想象力则决定着他们到底能走多远。贾斯汀·彼得斯是一位来自德国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就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是摄影与后期制作的结合,虽然是常见的套路,但不得不说他要比大多数人做的好得多。
期刊
“王老邪”是一名国宝级锔瓷匠人,人称“天下第一锔”。因为全国会锔瓷的高人只剩他一个。数1年间,他已经锔了近10万件作品。2017年春登上北京卫视《匠心非凡》节目后,神技老人一夜走红。  今年62岁的王振海,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穿戴上自己最得意的“三大件”:丝绸唐装、事事如意镜、陨石手链。这三大件可都是奇物,比如他那眼镜,镜片是用1921年的水晶磨成的,传自他爷爷手中,已有近百年历史。原先全国只有1
期刊
摄影年賽第七期优秀作品展示3
期刊
2017年,张嘉译到郴州参加一个义演,活动组织者是一位与他私交甚好的导演。  按照演出协议,演员都不拿报酬,演出的门票收入会全部捐给当地的福利院。但参演人员的名单,会公布于众。然而,由于组织方的疏忽,在演出地点贴出的海报上,却漏掉了张嘉译的名字。且在微信推广平台上,也没有张嘉译的名字。这个问题,张嘉译早在演出前就发现了。  当时,张嘉译参演的节目是一个双人诗朗诵。当和他一起朗诵的那位演员发现了组织
期刊
1979年,《如此照相》迎着改革春风而生;2017年,《新虎口遐想》依旧与时代并肩而行。姜昆在舞台上陪伴观众近40年,也见证了中国相声40年的风雨兼程:“相声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事业,我为相声而生,也将为相声永远奋斗。”姜昆走进会客室的一瞬间,让人不禁感叹当年风靡春晚舞台的那个年轻人未曾老过。虽然刚刚结束在新加坡的讲座匆匆返京,但是这位68岁的艺术家依旧神采奕奕,脸上始终绽放着亲切的笑容。1987年春
期刊
美网女单决赛,见证了日本20岁新星大阪直美一黑到底,直落两盘击败小威,拿下首个大满贯冠军。本场决赛大阪直美不仅表现堪称完美,出色的发球和超强的底线相持能力完爆小威;还展现出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面对小威和裁判的冲突,大阪直美完全不受任何干扰。大阪直美的美网冠军,也是亚洲女选手继李娜之后,再次站上大满贯最高处。  黑马赛前像粉丝  日本20岁小将大阪直美在美网之前并不被看好,尽管被认为是一名有潜力的新
期刊
在首都公安队伍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像老黄牛一样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他们中有人奋战在打击犯罪的战场,有人奔跑在救助群众的现场,也有人坚守在拯救失足心灵的地方。  55岁的周茂丽,东城区看守所民警,从事监管工作整整23个年头。工作中,周茂丽以在押人员心理为切入点,以重塑在押人员人格为己任,根据女性在押人员有别于男性在押人员的心理特点,通过平时多观察、闲来勤思考,总结出“严
期刊
在无数中国人的记忆中,小提琴这个乐器都是和盛中国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其小提琴协奏曲《粱祝》,发行的唱片、录像和演出影响了中国近四十年,整整几代琴童。同时盛中国对中国作品的演绎和推广影响深远,不少乐迷表示当年都是通過盛中国第一次听到了高雅的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乐曲,因此留下了感动又美好的回忆。  两个荷包蛋之后,他与父亲成了师生  盛中国1941年出生于音乐之家,父亲盛雪是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母亲朱冰专
期刊
电影《碟中谍6》在中国首映以来,表现惊艳。“我四岁时就想拍电影,也真的喜欢拍电影……我会一直为了拍电影拼命。”汤姆·克鲁斯感慨说,他很高兴自己的电影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日前,好莱坞特工大片《碟中谍6:全面瓦解》在京举行首映礼,导演克里斯托夫·迈考利携主演汤姆,克鲁斯、亨利·卡维尔、西蒙·佩吉亮相,与观众分享拍摄经历。  147分钟的电影时长,这是迄今为止,该系列电影中时间最长的电影。电影中不停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