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分析(附64例报告)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采用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首选的手术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改进,经脐入路内镜手术已成为腹壁无明显瘢痕技术的热点[1-3].大量研究表明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美容效果好的作用,术后疼痛较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轻 [4-6].我院于2007 年11 月起开展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9],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易导致胆道损伤,遗漏胆总管结石.术中应用胆道造影术可在术中发现胆道损伤、胆囊管变异,有助于发现胆总管结石,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中转开腹率.现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126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病人微创手术中行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Halsted术式在急诊嵌顿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9例男性嵌顿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急诊手术治疗,采用Halsted术式修补.其中小肠坏死36例,大网膜嵌顿坏死6例.肠坏死切除病人留置腹腔引流管.所有病人常规第一间隙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49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3例术后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6例治愈.围术期(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49).病人术后平均随访(37.0±
疝修补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LeBlanc和Booth于1993年首先介绍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ventral hernia repair, LVHR )[1].与开放腹壁疝修补术(open ventral hernia repair,OVHR)相比,LVHR术后恢复快、手术部位事件发生更少,且术后复发率并未增加.随着腹腔镜疝修补理念的发展、腹腔镜器械的更新换代、合成补片和缝合、固定新材料的研发及临床应用,LVHR正逐步推广普及,适应证有序扩大,复发率进一步降低.为更好规范LV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us reflux disease, GERD),即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消化道反流物对食管、气管刺激和损伤,造成不适症状、器官效应和(或)并发症发生的一种疾病[1].其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反酸烧心,以及反流性胸背痛、咽喉炎、咳嗽、哮喘、喉痉挛和误吸等.症状可偶发、频发或持续存在,且可引起反流相关炎症、黏膜损伤、癌前病变乃至肿瘤.我国GERD的发病率约10%,其不适症状和高患病率给病人的工作、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显著的社会影响,已成为一种常见甚至危害极大
腹股沟疝是腹股沟区域腹壁缺损,存在突向体表的囊状结构,腹腔内器官或组织可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腹壁缺口进入疝囊[1].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常规采用修补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手术入路有开放和腹腔镜两种方式[2].腹腔镜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如今在多个外科领域广泛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依据手术路径分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orrhaphy, TEP)[3]和经腹腔的腹膜前修补(transab
相较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且术中可同时修补双侧腹股沟疝而不增加腹壁切口.浆液肿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腹腔镜经腹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atch, TAPP)术后浆液肿发生率为3%~8%[1].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atch, TEP)术后浆液肿发生率0.5%~12.2%[2],一般小的浆液肿在3个月内自行吸收[3].浆液
目的:探究CXC类趋化因子受体2(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CXCR2)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取人胃癌MGC80-3细胞和SGC-7901细胞.转染建立CXCR2过表达细胞,质粒瞬时转染和RNA干扰建立敲减细胞.蛋白质印迹实验研究蛋白质相关细胞表型变化.通过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增殖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流式细胞实验AnnexinⅤ-PI双染法以及实时定量PCR等进行细胞功能、增殖、凋亡以及C
目的:探究喉前淋巴结(Delphian lymph node,DLN)转移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人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522例单侧PT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DLN转移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腺体外侵犯、肿瘤位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除外DLN)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522例中,133例(25.5%)DLN转移.年龄(P=0.047)、性别(P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手术中,其能给术者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使解剖层次更明确、分离更精细、切除更精准,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1].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腹腔内与外界存在温差等原因会导致镜头起雾,视线模糊不清,需频繁移出镜头擦拭.这不仅打断了手术的流畅性,甚至还可能影响医疗安全.因此,腹腔镜手术中镜头防雾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目前临床中的多种腹腔镜镜头的防雾方法,笔者予以详细分析.
目的:探讨开放人工材料桥接修复手术治疗腹壁巨大缺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58例腹壁巨大缺损病人临床资料,其中19例腹壁占位性病变切除后缺损,35例巨大切口疝,3例腹壁外伤、感染后肌层毁损,1例先天性膈疝修补后腹腔容积不足延迟关腹,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研究所有病人均达到预期重建效果.术后发生血清肿5例,通过重置双套管负压抽吸治愈.皮肤坏死、切口裂开、补片外露1例,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引流愈合.血肿1例,加压包
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修补材料的发展以及腹腔镜等新技术的推广,我国疝和腹壁外科迎来快速发展的30年[1].2018年发表在Lancet的“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中,我国疝和腹壁外科获得100分的高分[2].是我国疝外科已发展到国际领先的水平?事实上,我国各类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全国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医疗水平远高于落后地区.我国的医疗保健访问和质量(Healthcare Assess and Quality, HAQ)得分在不同地区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