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守望者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童年的守望者是无锡师范附小百年教育历程的意象描绘。他们站在教育的悬崖边,深情地守护着自由奔跑的儿童,确保他们快乐成长。学校教育发展表现出足够的文化自信、深入的实践变革与准确的成长服务等鲜明特征,进而支撑起童年守望者的文化气质。
  【关键词】童年守望者;文化自信;实践变革;成长服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5-0017-02
  【作者简介】王一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教授,教育学博士。
  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对儿童立场、乐学教育思想的坚守,总让人想到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万个,附近没有一个大人——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们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守望者”作为锡师附小乐学教育的整体意象无疑是恰当的,他们站在教育的悬崖边,深情地守护着自由奔跑的儿童,确保他们快乐成长。
  足够的文化自信。守望意味着自我肯定与坚守。锡师附小在对学校发展历史的文化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认同等过程中,形成以“儿童立场”为核心价值的确信和肯定的教育信念,表现出充分的文化自信。他们文化自信观的表现,一是自信之根,即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根基命脉;二是自信之魂,即促进儿童快乐成长的教育价值追求;三是自信之力,即学校教育质量内涵的稳步提升;四是自信之源,即坚持教育民族性与时代性、国际性的融合;五是自信之本,即坚持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诉求。锡师附小创办于1913年,建校之初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鲜明的儿童教育观,百年教育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捍卫童年、启迪童年、放飞童年的教育信条,并于1985年启动乐学教育实践。近百年来,不管外部教育风云如何变幻,锡师附小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文化始终芬芳艳丽,呈现出一个童年守望者特有的性格品质。
  深入的实践变革。童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童年守望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行为模式才能真正担负守望重任。文化自信内在地决定了同一文化理念下具体行为方式的调整与自恰。正是这样的文化观,引导锡师附小在文化坚守的同时,有序、分层、深入地推进教育实践变革,使乐学教育文化获得旺盛的生命活力。锡师附小从1913年建校时提出“负责儿童教育”的文化使命,到1915年首创童子军,再到1932年自办《儿童与教师》教育刊物,完成了文化创生,并实现从实践探索到理论研究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土壤直接催生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乐学教育,并以“构建乐学教育模式,促进学生个性最优发展”为课题,进行实验。历时20年,初步完成了小学乐学教育模式的基本建构。2006年起,学校以“浸润于儿童文化的课程开发”为课题,进行乐学课程研究,进一步深化乐学教育成果,在新课程实施框架内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具体包括课程目标的重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等。课程开发的向度是儿童、社会和文化,三位一体的课程开发不僅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发展儿童、创造和重建儿童文化的工具。课程开发如同一次愉快的旅程,为儿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成为进一步彰显乐学文化的载体。近几年来,锡师附小开始从乐学课程走向乐学课堂的新征程,着力进行乐学教学体系建构。试图在认知与情感的互动中,融入“爱的体验”“美的追求”,并引导学生在“创造的激励”中生成道德感和理性感。乐学教学体系以新的儿童观、知识观为核心理念,以教与学等各种关系的优化为实践路径,从教学目标、教学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情态、教学过程、组织重构、评价改革等方面着力创新,使锡师附小的乐学教育实践充盈着崭新的文化力量。
  准确的成长服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只有不断地帮助儿童丰富童年经验,引导儿童快乐成长,才能称得上称职的童年守望者。锡师附小通过为儿童提供准确的成长服务,高质量履行了作为童年守望者的职责。一是全面理解儿童文化与儿童学习。“十二五”期间,学校着力于儿童文化的研究,将儿童的文化特征概括为本真追求的价值取向、整体感知的思维方式、玩行一体的行为特点、快乐情态的生存方式。充分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是情智相生的过程、探究体验的过程、自我建构的过程。同时,基于脑科学和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对儿童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将学习过程从个人化的训练、教授转向集体的协商与实践的浸润,教学定位于“知识的完整理解和发现”的师生的双向建构。以儿童文化为根基,以学习科学理论为指导,使儿童成长的服务行为有了先进的理论根基。二是通过暖认知的活动设计优化儿童学习过程。立足于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相互促进,关注人的自主与解放,关照人的德性和精神。以“知识的完整理解和发现”为载体,在师生对话、教学互动、情智交融中展开学习活动,在丰富和具有选择性的活动中展开知识理解与建构,促进儿童有效成长。三是重建趋于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关心关爱、民主平等为灵魂,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发现、相互促进。强调教师与儿童都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协商者,在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同伴共同解决问题的行动中、在非正式的集体对话与游戏中,实现儿童的共同成长。
  对儿童文化的坚守、对教育文化的执著,是保守更是变革。著名学者刘东在谈论保守与改革的关系时,就北京大学的发展曾说:“北大当前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千方百计去改革,倒不如说是千方百计去保守。”“任何具体时空中的具体历史主体,都必须首先抓住真正值得保守的东西,再顺势开敞其中原貌已蕴涵的方向,而这种历史行为本身已经包孕着改革;反之,一个完全不懂得保守的人,他所提倡的改革就不可能意味着改良,倒有可能把人类社群的自身连续性切断,让历史成为断了线的风筝。”在这个意义上,锡师附小正是在保守中不断实现超越,并为教育和社会创造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其他文献
本文对1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探讨常规导联对合并右室梗塞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Ⅲ/Ⅱ导联ST段抬高比值大于1.0,胸前导联ST段递减性抬高,V2导联ST低小于aVF导联ST段抬高
期刊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了27例口服地高辛及给药方案个体化的数据,来研究BAYES法临床应用。本法取血时间不受给药方案的限制,在仅有一次血药浓度值的条件下,在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即
产前B超诊断脐带绕颈临床分析(063000)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马琳邢军脐带绕颈是脐带因素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20~25%〔1〕,近年呈上升趋势。因而准确诊断脐带绕颈,在产程中
超声显像和核素心室造影均属无创伤性检查,本文对比分析60例冠心病人的资料,其阳性率分别炎90%和88.3%,随病情加重,阳性率相庆提高。多功能超声显地冠心病检查能提供多种信息,以A/E峰比和室壁运
文学作品的阅读课要上出美感、上出高度,需要教师立足文本,披文人情,捕捉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意蕴。教师要站在“文学是人学”的高度,从研究作品本身所创造的“人文生态”系统的角度
<正>策划人语这个时候谈中小学书法教科研,是需要一些直面的勇气的。真正的教育科研是由具有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的专业教师,在专业力量的引领下通过专业方法来推进的。那么,
期刊
产后急性子宫内翻是产科罕见的危急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我院发生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张某,36岁,农民, 孕4产3,于1997年10月21日8点因宫内孕足月腹痛1h入院.来院一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