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一个家族的荣光,能维持多久?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商业的帝国,能经受得住多少场风雨?
  站在长江集团中心大厦顶层的办公室里,看着旁边盾牌似静默的汇丰银行大厦和砍刀般张扬的中国银行大厦,李嘉诚一定不止一次地想到这个问题。
  长江集团中心的大楼,固执地拒绝了数字4:没有4楼,没有14楼,没有24楼等等,虽然潮汕人偏爱数字4,这座大楼在设计的时候,刻意削去了正方形的棱角,并使其高度低于中银大厦,而略高于汇丰银行大厦。
  这座大厦的主人和总设计师,是李嘉诚,他今年85岁。
  在这个不寻常的2013年,先是被成百上千的码头工人包围骚扰了一个多月;随后,他的卖与买,又引起轩然大波。在他的财富被越来越多的人羡慕嫉妒恨的时刻,他被福布斯列为全球第八大富豪,华人第一大富豪,财产总额达310亿美元,大概可以购买680吨黄金。
  虽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但李嘉诚的商业帝国,似乎强盛依旧,庞大依旧。投资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分散在几十个行业,雇员27万,这个帝国似乎很难跟衰落、崩溃这些概念联系起来。
  但其实不然,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这个庞大帝国的每一部分,你就会发现,亮点真的不多。在当今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一个商业帝国从辉煌到衰亡,往往只有转眼之间。比如黑莓,再如诺基亚、摩托罗拉、雅虎等等。当然还有微软,这个如今手持巨额现金却一脸迷茫的巨人。
  李嘉诚帝国的问题在哪里?
  我觉得不外乎两个,一曰人,二曰产业。
  我们先看一下产业。李嘉诚帝国的产业之忧在于,涉足面太广,杂乱无章,亮点不多。金融业和高科技领域,一直没有突破。
  李氏帝国的产业从塑料花起步,然后转向房地产和港口服务。由于坚定看好香港未来,利用最近40多年来香港历次政治风波和金融危机,屡屡抄底成功,由是崛起。目前这个帝国涉及的行业多达几十个,其中甚至包括鲜为人知的美容连锁店、大米种植、中医中药、传媒出版等。但如果你细读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年报,就会发现,其实从李家的角度看,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仍然是利润的第一大来源,然后才是基建、港口、能源、零售和移动电话服务。
  内地和香港的房地产,能不能继续在未来十年贡献最多的利润?不确定性非常大。李家的移动电话服务,分布在英国、意大利、瑞典、爱尔兰、丹麦、奥地利、印尼、香港、越南等十来个国家和地区,但总共才有7500万个用户,还没有中国移动在广东的用户多。用户分散,运营成本高,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智能手机已经唱响了传统移动电话运营商的挽歌。
  为“帝国”带来丰富现金流的屈臣氏,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拥有11000多家门店,还拥有类似美容店、香水、果汁、蒸馏水等20多个品牌。和记黄埔每年惊人的营业额中,将近四成由屈臣氏提供。但是在网络时代,传统的靠门店多取胜的零售业,又还能走多远?网购吗?那显然是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套游戏规则了。
  港口和基建,是这个商业帝国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也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波动巨大,由于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容易闹工潮。
  “帝国”的能源投资比较成功,主要是拥有加拿大最大能源企业----赫斯基能源,但已经国际化,并介入南海石油开发。这是李嘉诚并购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以至于他舍不得将全部股份都装入和黄,特意留下一半由自己直接持有。这个企业近年介入了页岩气的开发,公司现状和前景还是不错的。
  “帝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只要是自营的,都不太成功。而金融业,有些小打小闹的动作,也没有引人瞩目的成果。我不知道在这一点上,李老是怎么想的,其实机会还是有很多的,比如中国内地的银行业正在开放,证券、基金业其实门缝早就打开了,他想的话,是挤得进来的。金融危机之后,欧美也有很多并购机会。
  李嘉诚主持两个儿子分家之后,小儿子现在有进军金融业的动向。其实,李泽楷对内地金融业的参与程度,成为观察李家与内地关系最快的晴雨表。内地金融业最大规模的开发即将拉开序幕,如果未来两年李泽楷都没有斩获,那就有点意思了。
  资产过多集中在夕阳产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想想看吧,李嘉诚商业帝国的核心是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十来家上市公司,如今总市值是1万亿港元。听起来很厉害,但是1998年用50万元人民币起家的腾讯,现在的市值就已经7700亿港元了。商场如战场,钱就是发言权。落后就要挨打,当年李嘉诚通过股市并购的产业,也许哪天就被人抢去了。即便不抢去,也很有可能在市场中被挤垮!
  再来看人的因素。
  现在率领“帝国”前行的,其实是两个半关键人物,第一当然是李嘉诚,第二则是功勋卓著的霍建宁,那“半个”则是大儿子李泽钜。霍建宁是缔造李嘉诚商业帝国非常重要的人物,没有他,李嘉诚也许只是香港的二流商人。
  但是李嘉诚和霍建宁两个人,对金融和高科技,显然都没有太深入的认识,尤其是高科技,几次失败之后,我猜李老有点怕,所以到欧洲买的全是传统行业。
  但是有一个人,在高科技领域的直觉非常好,这就是李嘉诚的红颜知己周凯旋。这个传奇般的女人,生于1961年,大概在1990年前后因为东方广场项目,跟李嘉诚认识了。她当时是董建华公司的职员,董建华表妹的闺蜜,也是东方广场项目最早的建议人和操盘手。她说服董建华拿下这个地块,然后将项目转让给李嘉诚,由此她个人获得了上亿元的佣金,也俘虏了李老的心。她一直没有跟李嘉诚正式结婚,只是合作创立了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做高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其成功案例,包括投资Facebook,投资Siri,投资Waze,投资Spotify。周凯旋这位职场美女的商业天赋,真是让人惊叹。
  周很可能是比李泽钜和李泽楷更好的接班人。但是由于家族内部的种种因素,周凯旋始终难以获得正式的身份,也就难以进入“帝国”的核心,只能在外围做做相对较小项目了。
  李嘉诚虽然是“土豪哥”,但是他有良好的商业直觉,对政经大势研判无人能比。加上霍建宁和周凯旋在旁边,一个负责管理,一个传输观念,“土豪哥”如虎添翼。
  但是,李老85岁了。他如果走了,人事必然发生巨变。周凯旋本来就没有名分,隔离在外围,显然将最早被边缘化;霍建宁前朝重臣,还能不能被重用,还愿不愿继续干下去,都难说。即便愿意干下去,霍能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其实也是个问题。
  为了避免因为两个儿子分裂造成“帝国”崩溃,李嘉诚在去年进行了分家,将长和系完全交给老大,老二被踢出局,但获得千亿现金补偿。而且两个儿子未来专注的行业,也进行了分工。老大维持传统行业,老二有进军金融业的动向。应该说,这是非常明智的,避免了将来发生郭炳湘家族式的内乱,也避免了未来商场上兄弟之间的竞争。但李家的两个公子,说实话,真没有看出有什么大本领。至少他们父亲对政经大势的敏感,在政治上的长袖善舞,他们做不来。泡妞玩女明星上上,则比乃父强百倍。
  所以,李嘉诚之后的“帝国”,崩溃也许不会,但衰落很难避免。
  其实,崩溃不崩溃,又能如何呢?
  即便丢了房地产、港口、零售,只要能守住加拿大赫斯基能源这个金饭碗,平平安安无灾无祸,当个富家翁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杨 坤
其他文献
近日,上海某影院推出了一项“比郭敬明矮可以半价看《小时代》”的优惠促销活动,影院在门口海报上印着郭敬明的人像,并写上了“身高低于1.5米看《小时代》半价优惠”的字样,很显然,这家影院在为月底即将上映的电影《小时代》进行未雨绸缪的推广促销——在度过了低迷的6月之后,影市对郭敬明自编自导的这部《小时代》寄予了厚望,未映先红的势头昭然若揭。  郭敬明的身高早已是娱乐八卦中经常被调侃的对象,应当说,善意的
3月19日上午,曾经亮相戛纳红毯,范冰冰身着的那件震惊世界的“东方祥云” 龙袍礼服的升级版已被英国著名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所收藏。这件作品将于4月25日首次向公众开放展出。劳伦斯·许,成为英国国立博物馆收藏作品的第一位华人设计师。  在各大影展、颁奖礼的红地毯上,黑色长礼服曾经是不败的武器,只要来自香奈儿、华伦天奴、阿玛尼等大牌,只要佩戴的首饰够重量级,女明星们就不用担忧会被戴上
近期证监会正式督促天津市政府处理天津文交所份额化产品的“善后”问题。在此之前,相关部门曾于2011年和2012年,先后颁布了3个文件对文化交易所清理整顿做出规范。  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市场指数以及文化产权交易所……曾经方兴未艾、吸引眼球的艺术金融衍生品,似乎在高调出现、大红大紫过后,陷入了“瓶颈期”。  艺术与金融,这两个曾经看似毫不相关,如今却因各种衍生品的存在
“休士顿,我们有麻烦了”(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这其实不是当时真实的记录。真实的情况是:“好,休士顿,我们这里已经出问题了”(Okay, Houston, we’ve had a problem here.),出自斯威格特之口。稍后洛威尔则回报了一句类似的话:“休士顿,我们已经出问题了。”(Houston, we’ve had a problem.)  阿波罗1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最近一周既没能跟总理握手,又没跟习大大去英国,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中关村举办的“双创周”,给创业创新又加了一把火。即便在面临经济下行、投资紧缩,创新仍然是将中国拉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一架马车。  如果是你一个创业者,这一周没有去奥森公园跑步朝圣,那恐怕更让自己更恐慌。  10月22日,京东金融“众创生态圈”在奥森组织了一场跑步,业界大佬,新秀,群贤毕至。包括真格基金、紫辉创
张家口市第二中学暨河北张家口艺术高中擅长教育管理,精通绘画艺术,胸怀全局、放眼未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文韬武略、运筹帷幄的经典校长李金山与其和衷共济拼搏向上之执教师友和奋发争气的弟子们。  古人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今年1月14日中午,我从张家口南站乘上L7748次开往北京西站的火车刚刚落座,便看到对面座位上的一个女孩子,从挎包里掏出一本《素描》
这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关于华为人工智能战略的一次系统阐述。  9月25日,华为旗下微信公众号“心声社区”刊载了任正非的一篇内部讲话稿,讲话时间是8月10日,地点是华为旗下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挖掘研究的诺亚方舟实验室。  任正非在讲话中,主要谈了4点内容,一是华为的人工智能服务方向,二是研发重点,三是协作,四是人才获取。  ——关于华为的人工智能发展重点,任正非说,“我们所有的人工智能要自己的狗食自
姚桐斌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典型,他出生在江苏无锡黄土塘镇,一个特别贫苦的农民家庭里。  1934年,姚桐斌考进著名的无锡一中,由于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他上了一段时间后,便辍学了。辍学后,他就在镇上摆了一个卖香烟、袜子的小摊,当了两年小商小贩,姚桐斌才为自己攒够学费。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姚桐斌考进了国立十三中的高中部,并多次在江西省全省会考当中获得总分第一。考上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业系后,他为了补贴自
一、赛事回顾——“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笔者与同事组队参加了温州市首届地理学科素养比赛,赛程“难以忘怀”:一是内容广博,包括文本解读、学科技能、科学人文知识、才艺表演四个环节,切身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二是时间紧凑,一日完毕,便“身心俱惫”。  第一部分:文本解读(两大题8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地理过程”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
1 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拓展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1)地理网络课程资源的获取。在地理网络课程资源利用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在熟悉教材、把握重难点的前提下,收集与教学内容最紧密、最相关、最丰富的网络资源。一般来说,收集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可以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门户网站上进行查找,可先通过输入关键词如“水循环”,再通过逐步限定或扩大关键词的方法,缩小或扩大查询范围,找到最具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