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爱的事业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是爱的事业,学校是爱的摇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过程中认知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情感的调动和发展,没有情感投入的教育是苍白的。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本文就来简单的谈谈。
  关键词 教育;爱的事业;学生人格
  
  一、尊重学生人格
  
  尊重学生是爱学生的根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人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敏感的、脆弱的,孩子的自尊更需要保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事事、处处尊重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所以教师决不能偏爱,更不能歧视。尊重学生犯错误的权力,学生做错了事,总是有原因的;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暴跳如雷,火冒三丈,而是有理智地采取耐心说服的方法,注意控制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因为学生的心灵是极为敏感的。如果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美好的前途。
  
  二、欣赏所有学生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赏识尤为重要。教师欣赏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但一个班级难免会有成绩差、纪律观念淡薄的学生。作为老师,就更应该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他们。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非常珍惜,紧紧抓住,给予最多的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努力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尽量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对他们行为上的反复,给以最充分的细心和耐心,从心灵深处去打动他们。
  
  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
  
  加强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思想,坦诚的交换意见,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老师是在关心着自己。现在的学生个性和主体意识越来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成长烦恼会伴着而来;另外由于竞争的加剧、沉重的学习负担,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亟需老师来帮助解决;再如,由于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如何让学生汲取营养,而避免不良思想的侵蚀等。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知道学生真正的看法和认识。多与学生交流,就是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相互信任,与学生平等相处,“蹲下来与学生谈话”,与他们朋友般的交换彼此的看法和意见,从而相机诱导,促其奋进,促其成才。
  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给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平时老师通常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即使师生个别交流时也总是说的多,听得少,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如何去做,很少听听学生是如何想又是如何做的。俗话说:“人只有一张嘴,却有两只耳朵”,这告诉我们可以适当少说点,用耳朵多听点。如果我们老师都能静下心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会觉得你很信任和尊重他们,也容易接受你的观点,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要理解宽容学生
  
  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它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功能。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天真的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作为教师,就应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他们解释的机会,耐心教育,要小心翼翼地去启发和引导,而不要揪住不放。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挨了批,感受到的也仍然是老师深切的爱和关怀,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从而消除抵触心理,以愉悦地心情接受老师的教育。
  
  五、不仅从学习上关爱学生,还要从生活中关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关爱学生。而且在课后也要关爱学生
  
  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中心。成绩的好坏,紧紧的牵连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牵连着他们脆弱的自尊。老师尤其要对学习上落后的学生予以关心,尽量不在公开的场合,点名批评成绩差的学生;对于每次考试在后面的学生,单独予以辅导,认真的帮他们分析原因;及时的表扬后进生在某方面的点滴进步,给予他们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学生在外求学,远离亲人,生活中肯定有很多不便,老师如果能尽可能地给他们以方便,学生会很感激。尤其是当他们生病的时候,最渴望亲人的温暖。而父母又不可能很快的来到他们的身边。老师的关心,对他们来说,犹如亲人般的温暖。学生在老师的关心之下,疾病好转。他会对老师感恩戴德,老师的教育,他就能够毫无心理阻碍的接收,从而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课后要关心他们的交往。这个交往,一方面指异性间的有悖于友谊原则的交往,一方面是指同性间的交往。一旦发现不良交往,要及时正确地引导,不要让学生过早地品尝青涩的苹果。
  总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应以宽广的胸怀,热爱每个学生;用孩子眼中的爱、孩子需要的爱、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爱学生,关爱学生的言行。
其他文献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习惯拿着课本照本宣科地读、讲,学生只好眼睛死盯着课本读、写。课堂气氛沉闷枯燥,索然无味。这种教学往往把学习变成连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练习记忆的过程。它所调动和利用的大腑功能,只是与机械的,无情感的那一部分相联系。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致,而且也有碍于他们的发展。新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是关注教学情景的教学,是注重效率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
近代以来,在教育理论领域,对主体性及其教育的探索几乎没有停止过。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课程改革背景下,主体性教育一度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研究
慈善是一种维系人类共在、共融、共进、共荣的文化纽带。现代大学慈善文化要突出真正的他者意识、普遍的休戚与共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观念。现代大学的慈善氛围、大学教师的慈
高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体育教师感到为难的是,高校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不高,健康第一的意识不足,体育课中“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普遍存在。她们在体育教学中,经常采用“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也不利于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成谈谈如何开展口语教学。   一、口语交际要做到清
【摘要】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本文简要分析了农村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办法措施,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农村初中;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策略。但在农村初中由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加之思想观念的落后,对素质教育的贯
川东地区石炭纪的构造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完整背斜很少,气藏一般赋存在背斜圈闭内。根据历年对川东石炭纪天然气的勘探所取得的大量地质、地震和测试资料分析,结合断裂、褶皱与储
前不久青年作家韩寒在自己的博客发表文章,主张“取消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他认为,“思想政治课内容枯燥,编写乏味,观点虚伪,文笔干涩,不如改上游泳课,提高学生的求生技能。”韩寒的观点有些偏激,但也留给我们政治教师一些思考,我想政治课要有魅力首先在于课堂教学要有实效,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其实效的关键。  建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对高效课堂有个基本的评价和认识。我认为从学生角度讲,高效课堂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等。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有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教学效果
手机、汽车等必须有电池才能正常工作,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经常充电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教师也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常"充电",进行知识储备,才能保持向学生输送知识的"常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