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本文采用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服务业RCA三项指标,基于OECD-TiVA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对2005~2015年13个服务行业进行研究,通过三项指标的核算与比较综合评估分析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未能核算包含在其他行业出口中的服务业附加值,传统RCA指标总体上低估了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以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核算,金融保险业是我国2015年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也是20
【机 构】
: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本文采用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服务业RCA三项指标,基于OECD-TiVA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对2005~2015年13个服务行业进行研究,通过三项指标的核算与比较综合评估分析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未能核算包含在其他行业出口中的服务业附加值,传统RCA指标总体上低估了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以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核算,金融保险业是我国2015年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也是2005~2015年间比较优势提高幅度最大的服务业,在G20中已居于前列.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核算显示,我国各项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都呈比较劣势,我国制造业部门在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相对较多的价值链收入,服务业部门获取的价值链收入也在增加.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间接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取,2015年金融保险、运输仓储、电信业、膳宿业和艺术与文化娱乐五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2005~2015我国服务业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RCA迅速提升,也带动了各服务业附加值出口RCA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标考核是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关键环节,会显著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这一典型的地区性政策为切入点,借助三重差分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专利申请与授予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在面临考核压力时,政策实施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国有企业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强于非国有企业,这种差异更多体现在受到目标考核的发明专利上,而且当政府面临更强的考核压力时差异更加明显.此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资源倾斜效应”和国有企业自身的“策略性创新”是两个主要机制.
本文基于四川省2014-2018年医疗卫生机构年度统计数据和2015-2018年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事件分析法,从医疗机构和患者层面研究城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对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医药分开改革后,门诊总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短期有所下降,长期变化不明显.医院的费用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为门诊药品费用和住院药品费用均显著下降,护理和治疗等非药品费用显著增加,患者实际的医疗负担并未明显减轻.此外,8个代表性病种的住院患者数据显示药品结构也发生了策略性变化.改革后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
本文以2000-2019年中国89家上市金融机构为样本,通过改进高维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HD-TVP-VAR)实现了对高维时变复杂网络的有效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复杂网络的视角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了识别,并分析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部成因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银行业和证券期货业分别呈现出"风险吸收型"与"风险扩散型"系统重要性,小机构则呈现出"风险杠杆型"系统重要性;流动性、杠杆率与规模是决定金融机构呈现不同类型系统重要性的影响因素,流动性高、杠杆率高、规模小的金融机构,其"风险扩散型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缩小城乡间人力资本差距.本文基于"农转非"落户这一政策背景,考察城乡户籍差异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符合"农转非"条件且实现了"农转非"的个体,其受教育年限有普遍增长.本文的研究反映了城乡户籍制度下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在社保基金收支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企业的社保逃费现象却愈加严重.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税收征管与企业社保遵从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金税三期实施这一政策冲击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实施后企业逃税程度降低,但社保逃费程度却大幅提高,税、费间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税收征管的加强降低了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促使企业通过社保逃费转移税收压力.进一步分析表明,税、费征收机构的分离给企业策略性逃费提供了空间,此外,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能够减少企业的策略性逃费行为.本文的研究为近年来企业社保遵从度不升
本文总结了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参与强度下降的典型事实,并从"延嗣惩罚"和性别失衡的视角进行了解释.以流动人口为例,本文研究发现母亲在孩子出生当年工作参与率降低约60%,后随孩子年龄增长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孩子对该指标的负向影响在2011-2017年逐渐增加,孩子出生当年该指标受到的负向影响在7年间增加了15%.同时,母亲在孩子出生后的工作强度会显著降低,且存在性别差异:若为女孩,强度会在女孩2岁时恢复正常水平;若为男孩,强度降低程度更大,一直到男孩17岁左右才恢复正常水平,但在男孩上小学后会提升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