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G-中国人执牛耳的国际合作计划

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合作背景rn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APSG)计划是一项多学科的国际合作计划,也是1991年启动的我国国家级基础研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向国外的延伸.从1994年6月起,以叶叔华院士为首的中国专家小组,通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多方面通信联系,向亚太地区诸国家和地区就建立APSG计划进行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得到近20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1994年9月,国家科委在北京主持召开的联合国亚太地区社会与经济委员会(ESCAP)的空间技术应用于持续发展的部长级会议期间,叶叔华院士在专家学术讨论会上正式提出了APSG计划,并被列入决议的第25款.1995年7月,在美国举行的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21届大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APSG计划”报告,得到与会各国专家的热烈响应.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UGG/IAG)同年就APSG计划专门组织了讨论并通过了第4号决议,予以积极支持.该决议确定由叶叔华院士领衔组织实施这项国际合作计划.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2001年9月28日,在中关村科学城中心区4号地(北四环西路33号),一座雄伟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巍然耸立.它就是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居目前国内图书馆先进水平的中国科学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