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阶梯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越来越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只注重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是导致差生大量出现、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
  
  一、贯彻“两条原理”和“四个基本原则”
  
  1、两条原理:其一,内部动力原理。即承认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某一个性因素(如英语兴趣)发生变化,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变化(产主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其二,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适应”即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即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2、四个原则:首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其次是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原则。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动,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生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可能性,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阶梯,将学生分成不同阶梯类型,在自学、听讲、讨论、答问与作业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相对独立地得到发展。第三是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与知识形成发展规律相结合原则。即遵循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将知识内容进行弹性处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认识阶段。将新教材的弹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融于教法之中。第四是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中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使学生能不断地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分层阶梯教学法的基本作法
  
  1、定好層次类别。先向学生宣传分层阶梯教学法的目的。让每位学生真正认识到个体认知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界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之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达到个体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目标,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A、B、C三个学习小组。A层为特长发展生,占总人数的33%;B层为能力发展生,占总人数的55%;C层为基础生,占总人数的12%,对这些学生只要求他们把握教材,保证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这些层次将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力及成绩的波动而有所变动。
  2、备课分层。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
  3、课堂教学沿阶梯。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堂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做到对A类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要遵循“低起点,小步走,常巩固,多鼓励”的原则。同时,授课过程中还要把握好课堂提问与反馈的分类。
  4、课后练习分层。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教师学要给学生布置一些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不同练习题。因此,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题;“三层”是处理练习时所采用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或创新性问题。第二、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分梯级评估。在一项工作中,一定的成功感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如果能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能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分层阶梯教学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优化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不同的练习,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多年以来,我们的作文都是老师出题学生写。初中阶段练得最多的文体是记叙文,这是因为考虑到写说明文需要知识,写议论需要理论,而我们的初中生这两方面都还欠缺,他们首先应该具备的是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大纲里从初一到初三都强调了要求学生会写记叙文,其它文体则是要求学写。这样的要求老师们能接受而也符合我们多年教学的习惯。因此我们的作文训练程序一般是:观察事物表现事物,写所见所闻时夹进自已的感想。训练
期刊
1、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要想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就要针对他们的智能等的差异设计课题情境,使他们自信,展现自己,认识自己的强项,能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  (1) 让多元智能教学走进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兴趣就是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兴趣愈浓,追求的也就愈执着。研究表明,不少在传统智能测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当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艺术、运动、音乐等活动时,竟然对学习
期刊
初中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不愿动手、动口、动脑;同时,传统的政治教学,主要是老师向学生灌输一些枯燥单调难以记忆的政治概念,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懂得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压制,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导致政治课堂效率低下。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老师,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一、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教育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政治教学应该改变传统死板的传授,特别需要改变的是思想政治课上不活跃的气氛。为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幽默的教学方法,为达到活跃中学思想政治课气氛,激发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目的作了一些积极的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 幽默 教学    教学幽默是教学艺术的一个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范畴,具有很高的教学审美情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艺术,可以集中学生
期刊
活动体验探究式语文学习模式,就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激发兴趣、加强感受,自主探究,从而体验知识、巩固知识、迁移知识,促进学习主动与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是那种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结论通过讲解式的教学直接教给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   通过几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活动体验探究学习模式是一种很有成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本文仅就活动体验探究学习模式的途径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下面介绍几種导入方法,以供参考。   一、故事引路法   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学习《况选州长》一文,
期刊
课堂教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因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结合学习国内外先进学校的教改经验,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目标。我们探索了一条“班内分层教学”的新方法。  一、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
期刊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语文课程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语文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
期刊
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研究意识,学会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研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价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身学习奠基。近几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探索。为高中三年内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首先,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