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患者鼻气道对组胺的超反应性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iii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圆盘滤纸法用不同剂量的组胺对正常人、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内激发试验,以症状评分、鼻气道阻力(NAR)、鼻腔有效横断面积(NECA)和鼻粘膜表面温度(MST)的变化判定鼻气道反应性。发现一侧鼻腔用组胺激发可引起双侧性反应,变应性鼻炎患者鼻气道对组胺反应性明显增高。认为组胺鼻内激发试验可作为变应性鼻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期刊
用细胞贴附式及内面向外式膜片钳技术记录牛蛙球囊单离毛细胞侧膜的离子通道。测出三种钾离子单通道电流,其电导值分别为19~23pS, 46pS及78pS。反转电位为-56±20mV。大电异型与小电导型钾离子通道的动力学不同,前者为钙依赖性钾(KCa)通道,后者疑为迟钾(KDR)通道或内向整流钾(K1R)通道,在毛细胞的感觉换能上均有重要作用。
期刊
报道1977年10月~1990年10月手术治疗622例声门上型喉癌生存率比较,用BASIC和SAS软件包中LIFEREG过程在AST386微型机上进行寿命表统计和生存回归分析。总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48%、72.53%、65.22%。颈部不同外科处理对预后有明显的影响,其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选择性颈廓清术:94.54%、91.29%、86.60%;治疗性颈廓清术:55.79
期刊
期刊
期刊
观察豚鼠缺氧和窒息致死后蜗内电位(EP)、微音电位(CM)和总和电位(SP)的变化,耳蜗的亚微结构改变和听毛细胞存活时间,发现在窒息和死亡过程中:①血管纹对缺氧比毛细胞更敏感;②85%的CM对缺氧敏感,并依赖于耳蜗正常代谢,窒息致死后仍有15%CM残留,其消失的时间与外毛细胞的存活时间有关;③-SP出现极性倒转现象;④-EP的消失与外毛细胞死亡和CM消失有关。
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方法对7例喉正常粘膜上皮(NE)、25例喉粘膜上皮非典型增生(AHE)和44例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形态和DNA、RNA进行观察。结果证明吖啶橙荧光染色是一种可显示细胞分化程度的染色方法,对细胞DNA、RNA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可以显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两种核酸的含量变化。方法简便、迅速、图像清晰,显示了喉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喉癌DNA、RNA的变化特点,对喉癌早期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