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h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就遵循着一个公式,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
  举个例子,过去一家工厂1小时可以生产价值100块钱的东西,后来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了,1小时可以生产出价值200块钱的东西。资本家又投资盖了第二家工厂,于是每小时一共可以生产出价值400块钱的东西。这样一来,人们就有了更多的产品,社会就发展了。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经在相对比较和平的环境中发展了许多年,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直到某一天,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发现,我们生产出的某些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只不过这些东西因贫富不均而分配到了不同的人手中。所以,我们也许不需要生產更多的东西,只需要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就可以让每个人的情况都变得更好(在经济学里,这叫“帕累托改进”),这样,社会也随之发展了。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虽然分享经济在近些年才火起来,但它并不是一个刚出现的概念。我们所熟悉的房屋租赁,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分享经济。房屋的拥有者将房屋出租给没有房子的人,从而获得租金。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前,交易线索被掌握在线下的房地产中介手中,以一种“模拟”的形式存在。它没有被数字化,不公开透明,无法被检索,无法按照地理位置获取,无法随时随地方便地调取,无法形成网络效应。因此,它无法承载更加高频的使用方式(比如短租),也无法拓展到更加低价的领域(因为交易成本太高)。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以上限制终于被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线下现存的物资被放到移动互联网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不同的分享经济领域,被数字化的程度有高有低,有的将一条线索数字化(比如房屋租赁线索),有的则将一个体验数字化(比如将挥手招车的动作数字化)。
  与此同时,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在不经意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高频的、低频的,大众的、小众的。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
  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原先不可能成为供给方的个人,现在能够成为供给方。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
  拓展了供给端的范围之后,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满足不同人数和不同旅行风格的需要,可以和各种不同背景的房主聊天,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看到各种不同的车内装饰,遇见各种个性的司机。如果说,在工业时代,人们习惯于使用大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品,那么当物资极大地过剩之后,人们个性化的诉求就变得更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
  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原先,打工和创业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拿工资和做一大摊子生意,两者之间的心理门槛很高,实际转变很难。分享经济提供了大量的流量和便捷的基础设施,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做个“在行”专家,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比如,加入共享网站的房主,可以在房间里展示自己的个性,并且获得反馈;比如,加入网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
  伴随着“微创业”的门槛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从打工者思维向主人翁思维转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行动,个人的重要性相对于机构得到了提升,个人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对社会来讲是很重要的事情,每个人能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分享经济让我们不用建更多的酒店也可以接待同样多的游客,不用购买更多的车辆也可以承载一样多的城市出行,不用买更多的衣服也可以每天换衣服穿……它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极大的保护。
  Uber网站曾经做过一项数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Uber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8辆车子。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摘自《重新定义分享》)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由于工作压力大,手握权力的人更容易长啤酒肚。  如果你够幸运,得到了晋升,就会发现,增加的不仅是薪水。研究显示,工作中权力与体重的增长成正比。  研究者发现,比起在工作中不用负责做决定的普通员工,身在领导岗位的人往往腰围更粗。心理学家推测,要做太多决定的压力会导致饮食过量,甚至改变身体处理食物的方式。  以前人们总认为,“在工作中手握控制全局的权力,会让你忘记责任带来的压力”,但这一研究
《马云:未来已来》  阿里巴巴集团著 红旗出版社 2017年4月出版  2016年这一年,马云在多个场合提及自己对未来全球化的展望和期待,那就是为各国的中小企业,商家和青年创业者打造一個自由、公平、开放的贸易平台,让他们更容易地融入全球贸易,都能在全球化中受益。
天皇希望生前退位!如果是在一百年前,估计日本的国民都不答应,天皇乃是万世一系,是神而不是人,连户籍都没有,怎么可以提前退休呢?现在日本多数国民对耄耋之年的天皇的退位想法还是比较理解和支持的。时代变了,天皇制度也需要革新了,明仁天皇本来就是不一般的天皇,他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平民的天皇,给日本天皇制度的改革也注入了一股清流。  那个“嘟嘟”嘴的老头儿就是日本天皇,他在位将近三十年,足迹遍布日本,与日本国
在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车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国厂家可谓独占鳌头。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中国巨大的内需对中国厂家来说也是如虎添翼,中国的大电池厂家在该领域正进行巨额投资,相反,日本厂家中只有松下公司孤军奋战。中国大型车用电池厂家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提出的中期计划令世界瞠目结舌。该公司称,到2020年将电池产能增加到50GWh,而这相当于现在世界总需求的近2倍。在车用电池领域,2016年中国厂家已
林觉民是福建闽县(福州)人,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生于1887年,死于1911年。这个二十四岁即离开人世的青春少年因为革命而为革命世纪称颂,又因为一篇《与妻书》而为后人钦仰。  从照片上看,林觉民长相一般:长脸、粗眉、细眼,表情执拗。这样一个人跟革命似乎没有关系,比起燕赵的慷慨悲歌豪杰,福建人似乎是温和的、柔弱的,缺少血性的,是过日子的样板。觉民确实也生活在小康之家。嗣父林孝颖是一个廪生,怀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未来的某一天,由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人类建造出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准备将地球推离出太阳系,踏上寻找新家园的流浪旅程。这次“流浪”途中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为了拯救地球, “救援队”挺身而出。电影里那一个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科幻武器装备,无疑成为了让观众大呼过瘾的因素之一。  CN373号运载车  踏上“流浪”之路的地球,地表温度已达-87℃。在如此极端条件下,CN373号运载车
特朗普胜选以来,特别是他上任以来美国贸易主管机构接连宣布了几项对华不利的贸易争端裁决。但只要冷静客观审视,就不难看出,目前贴给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标签未必符合事实。特朗普政府上臺不仅带来了贸易争端潜在压力上升的风险,也带来了新的经贸发展机遇。我们也有信心保持乃至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相对地位。  首先,众多媒体给特朗普贴上的“反全球化”标签未必完全符合事实。实际上,作为一个生意遍布全球多个国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如何理解“共建”与“共享”?如何进一步发挥社会机制的作用?又如何通过基层社会治理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实现社会治理?目前社区治理创新分有哪几种类型?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清河实验又有哪些经验和创新?为此,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李强教
有唐朝,令后人咋舌的不仅仅只是强盛的国力和辽阔的疆域,更让后人瞠目的是浩如烟海的唐诗。  有专家考证,唐朝有传世诗作五万余首,史载诗人三千余位。打开《全唐诗》,帝王、后妃、忠臣、酷吏、优伶、隐逸,无不有诗。  在唐朝,差不多会写字的人就能作诗。堂上坐的是诗人,路上走的是诗人,牢里关的也是诗人。唐人处世的首要就是写诗,不会写诗的人是不好混的。闻一多先生说,与其叫作唐诗,不如说是诗唐——诗歌的唐朝,诗
故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也是世界几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里面收藏着众多历史悠久的珍宝和文物。  参观故宫,是众多到中国访问的外国领导人的“标配”行程。但是,作为贵宾的外国领导人,都是乘坐“礼宾车”直入故宫,到指定的参观点参观,跟普通游客只能步行进入不一样。  2012年初,单霁翔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就多次向上级部门打报告,希望能取消外宾的特权,让他们的车队在故宫门前一律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