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后的护理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xingzh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机械通气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 28例患者经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后,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保障了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需求.其中4例脱机拔管后能经口进食,拔除造口管,15例带管出院继续康复治疗,3例死于原发病.结论 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且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加强护理,预防和减少胃造口管理中的并发症是保证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关键。

其他文献
2002年5月至2008年10月为87例产后2~10min的窒息新生儿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连同针头套一起插入脐静脉内,提高了脐静脉注射的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立思丁)主治由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2009年~([1])月以来,我科在输液过程中观察到,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分别与西咪替丁、注射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同止)、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哲通)、硫酸镁注射液等4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期刊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r,PICC)系经肘部浅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1]). 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人力和时间、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无需麻醉、不需缝针、不限制患者手臂部活动以及患者痛苦时间短,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尤其受到肿瘤患者的欢迎~([2])。
期刊
主动脉夹层(AD)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致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病理状态.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发展和成熟,腔内隔绝术即人造血管覆膜支架越来越多的运用于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我科于去年成立了"一站式手术间",借助一个可以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常规血管外科手术的杂交手术室,同时完成造影和介入治疗,并且可以实时监测手术效果,对造影和介入治疗进行即时评价.由于应用
期刊
目的 探讨小儿尿路结石腔内微创治疗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187例尿路结石症患儿施行腔内微创手术治疗,分析总结术中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 187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中配合顺利,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掌握小儿尿路结石症的相关知识,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熟练配合手术,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
体外射频热疗是利用高频电磁波作用于人体局部,在肿瘤组织内产生42~43℃的高热,促使肿瘤细胞坏死,是治疗恶性肿瘤新的、有效的、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成为肿瘤的绿色疗法.在治疗腹腔肿瘤、盆腔肿瘤的原发肿瘤和转移肿瘤中,配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以提高肿瘤化疗药物的浓度。
期刊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病和疑难病,常常会造成患者的短暂性或长期性视力丧失,给患者身心带来不良影响[1].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然而有约10%的患者由于原裂孔未闭、出现新裂孔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原因,手术后视网膜再次出现脱离,需再次或多次手术[2].此类患者面临再次手术时,可能产生较第一次手术更为复杂的心理反应.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会谈详细描述患者再次脱离后的心理,为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
期刊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均是由电子计算机断层(CT)与核素示踪原理相结合的技术[1].示踪剂为核素,核素与不同的标记药物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需静脉注射才能通过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进行扫描成像.本研究对2009年1~6月在我院ECT室做骨扫描检查的360例患者分别应用注射器直接静脉注射和连接静脉输液针注射核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优劣,为探求一种较为
期刊
目的 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64例外伤性截瘫患者,按照序贯法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活质量量表比较2组抑郁心理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HAMD评分结果:64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中重度抑郁者7例,中度抑郁者31例,轻度抑郁者21例,可能抑郁者4例,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1].近年来PCI在临床上已普遍开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PCI拔管后的过度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较少见但却是极其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2].本文对我科13例PCI拔管发生的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进行原因分析,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