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
  【关键词】写作激发兴趣语文教学
  作文是一种心智技能,是学生思维的产物,是学生一系列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等智力因素和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最富有个性和人文色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作文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他们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写作教学是全面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广大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常常是迫于教师压力而敷衍成文、草率应付,避之唯恐不及,更不用说乐于著文了。目前学校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只有少部分人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激发广大学生写作兴趣,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制度束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扼杀了学生的文学创作才华
  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以一篇作文的好坏定成败,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校的作文教学成了“为考试而作”的机械训练,教师普遍袭用旧有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对考试命题作文的指导,教师习惯于把各种写作文体程式化、知识化、公式化灌输给学生听。学生学习作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表达思想、抒发感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考试中的高分数。为此,学生严格按照老师教授的固有模式进行日常应试写作,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写作思维模式僵化机械,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扼杀了他们的创作才华。
  (二)缺乏生活实践和语言的积累,缺少写作的源泉基础和内涵底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词语是写作的基础,离开了生活体验,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丰富多彩的词语支撑,写出的文章就会乏味枯燥,缺少灵气。现在学生的生活空间普遍比较狭窄,生活内容比较单调,大多数生活在“三点一线”似的闭塞空间里,没有机会去欣赏外面的天地,读书以外的事情早被无微不至的父母面面俱到了。两耳“难”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太孤陋寡闻了!而“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蜂不采花朵酿不出蜜,创作人员不到生活中去,写不出好作品”,脱离了实际,单靠惊人的“想象力”写出的作文自然成了有肉无血的“四不像”。现在学生每天除了写不完的作业外,他们不做家务,不看影视报刊、不勤四肢、不分五谷,更别提什么行万里路去体验生活了,即使有的学生有较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他们又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观察,没有发现。
  (三)不作及时鼓励,学生丧失信心
  学生学习写作有一定的艰苦性,但是一旦发生兴趣时,就会“乐此不疲”,愉快地学习,这样才能产生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找到作文的金钥匙。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或不屑一顾地挖苦讥讽,使学生觉得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多次消极的体验就会发展成为对作文的怨恨,原先掌握的一些技能也会自行消退。特别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他们会产生一种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式、方法分析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精神力量,是获取知识的力量源泉,是学好功课的催化剂。兴趣是成功的“摇篮”,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上,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肯定诱导法
  肯定诱导法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激励评价的诱导方法。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
  (二)引导学生多积累、多运用、注重创新
  现在有不少学生“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只有“读书万卷”,才能“行万里路”,有了材料,才能“下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
  结语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方法是多种的。针对学生作文无材料写,瞎编、拼凑,文章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从而失去写作兴趣的现象。我认为充实学生的生活,使作文训练与丰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美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说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创作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华.浅析《当代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黑河教育报2008(2).
  [2]胡春强.浅析《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育世界(下)2009(5).
  [3]闫中伟.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育交流2009(7).
  [4]罗昌娥.《如何激发写作兴趣》.现代教育科学2010(3).
其他文献
4月9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促和”下,沙特和俄罗斯等“OPEC+”重回谈判桌,画出了“减产1000万桶/日”这张“大饼”,但据说是由于墨西哥迟迟不答应减产配额,这张饼尚不能“
期刊
环境对幼儿的身体生长,甚至智力、人格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屠杀,滥砍乱伐树木,海洋资源的污染、大气污染等,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所以要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做到实处,从娃娃抓起,从点滴抓起。我们在尊重及呵护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及时把握互动过程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愉快地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来渗透环保教育。  首先,让孩子去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  春天,万物复苏
【摘要】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汉语言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学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应用性不强,  而且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不够合理,从而导致培养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差,没有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因为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优化知识结构,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
自2020年1月开始,新冠肺炎先在武汉爆发继而在全球大流行.在中国的抗疫取得重大胜利,基本遏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之时,疫情却在全世界超200个国家和地区快速传播流行.rn这次新冠
期刊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当灾害发生后,国家一般都会根据灾情大小,由民政部门与财政部门会商,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受灾群众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堂效果的好坏来源于一个重要的因素──兴趣。提起信息技术课,有些教师可能会说:计算机课,学生最喜欢了,每次上机操作实习课都提前到机房。其实他们有所不知,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确热情很高,但大多数学生上课是为了上网,或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电视。有些学生即使教师在广播教学,为了不被教师控制,就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安全模式玩游戏。练习时,有些学生宁愿自己漫无
行政职务消费本应该是国家公务人员在其履行行政职责、执行公务时发生的由国家财政承担的必需的、适度的支出。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