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课改大张旗鼓地向前推进,教学改革发展势头迅猛。班级,作为新课改的前沿阵地,也理应注入新的内容,建构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在系统地学习了新课改的精神,并研读了不同学者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之后,笔者遵循新课改的原则,逐步更新了理念,转换了角色。经过四年班级管理的尝试,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新课改理论把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确立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终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之全面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以前那种实质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家长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已显得相当落后,甚至成了实践新课改的绊脚石。
当前,个性化、独立性、民主与自由、对人性的尊重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现代化的社会传媒更使得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话语霸权地位逐渐丧失,班主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这就要求摒弃旧时代的“师道尊严”与“严格管理”,建立起现代、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既要求学生尊敬师长,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学生的需求、现状及发展出发,来服务学生,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关系,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为创新型学生的成长服务。
认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袋
完善并正确运用成长记录袋,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因此,它必然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认真而妥当的做好这项工作,为班级管理注入全新的内容,彻底改变以前单纯说教的做法,将新课改的思想理念具体化,渗透在各个方面,将制度约束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便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正确认识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及时反思自己,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便于学生了解并把握自己,随时自查、自检,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就会不断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必然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要做好这一中心工作,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班主任要全身心地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全方位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2.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编排和保存交给学生去完成,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意识的正确做法,也是相信和尊重学生的真正体现,应鼓励学生放手去做。
3.班主任要配合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防止流于形式,务必提高成长记录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定期主持召开成长记录袋的反思、交流与评议会议,让学生自评、互评,充分发展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能力。班主任可适时对个别学生(后进生)加以指点,指导学生的改进行为,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力量。
5.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要以准确反映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为主,不要过于繁杂。同时,还要注意创造性地使用,分清阶段性和侧重点,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做到“三管三查四到位”。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要管学生的学习,要管学生的纪律,还要管(关心)学生的生活,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负责。每天必须查出勤、查卫生、查安全,要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了如指掌。每天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要到位;学生的两操,班主任要到位;学生上自习,班主任要到位;学生参加升旗、劳动、活动时,班主任也必须要到位。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班主任都必须以身作则,要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要为学生的成长尽职尽责。
班级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单位,学校应把文明班级的评比,作为强化班主任工作、抓好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衡量一个班集体的好坏要从班风建设、落实规范、学生成绩、班级管理等多方面去考虑,学校应对出勤、班风、宣传、行为、仪表、卫生、纪律、两操、安全、活动、校产管理、住宿生管理等项目,明确标准,一天一检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对优胜班级全校通报表扬,所在班的班主任从评优表模、晋升晋级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表现差的班级要提出要求,限期改正。学校要通过文明班级让学生明白一个人与“一代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一个独立个体的表现,将直接影响一个班级的班风评价,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成长离不开“一代人”的影响;学校要通过文明班集体的评比,激发班主任的竞争意识,在班级之间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促进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班主任工作到位,心中装着学生,班主任就能真正地把握一个学生与“一代人”的关系,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教育科学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并以班集体小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时候,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才能得以形成。以前由几个学生干部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改革大潮中虽已打破了,代之而来的竞争上岗,虽有它积极的意义,但在新课改的思想原则下,仍显力度不足,还需迈开大步。我的做法是:高中三年一循环,在这三年中,采用推选和自荐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班干部轮流做,任期半学期。这样做,既避免了少数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经受锻炼,展现他们的全部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和幸福,而不是感到“孤独、被看不起”,更不会让学生认为班里的事都是班干部的,他们是局外人而漠不关心。更重要的是,这真正体现了课改的宗旨,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班里的大事由学生自己决定,让每个学生切实地体验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团结友爱,相互理解,共同关心班集体,维护班集体的荣誉。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在班级中负有一定的责任,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集体。科学地建设班集体,不仅从小就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每个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充分发挥各自兴趣爱好和专长的天地,协调了班级的人际关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推进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构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我们在新课改形势下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肩负着关系教育改革成败的神圣职责,尽管认识不深,做得不够,成效甚微,但我愿同大家一道,竭尽全力,进一步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河北南宫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新课改理论把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确立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终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之全面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以前那种实质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家长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已显得相当落后,甚至成了实践新课改的绊脚石。
当前,个性化、独立性、民主与自由、对人性的尊重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现代化的社会传媒更使得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话语霸权地位逐渐丧失,班主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这就要求摒弃旧时代的“师道尊严”与“严格管理”,建立起现代、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既要求学生尊敬师长,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学生的需求、现状及发展出发,来服务学生,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关系,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为创新型学生的成长服务。
认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袋
完善并正确运用成长记录袋,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因此,它必然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认真而妥当的做好这项工作,为班级管理注入全新的内容,彻底改变以前单纯说教的做法,将新课改的思想理念具体化,渗透在各个方面,将制度约束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便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正确认识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及时反思自己,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便于学生了解并把握自己,随时自查、自检,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就会不断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必然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要做好这一中心工作,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班主任要全身心地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全方位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2.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编排和保存交给学生去完成,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意识的正确做法,也是相信和尊重学生的真正体现,应鼓励学生放手去做。
3.班主任要配合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防止流于形式,务必提高成长记录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定期主持召开成长记录袋的反思、交流与评议会议,让学生自评、互评,充分发展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能力。班主任可适时对个别学生(后进生)加以指点,指导学生的改进行为,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力量。
5.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要以准确反映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为主,不要过于繁杂。同时,还要注意创造性地使用,分清阶段性和侧重点,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做到“三管三查四到位”。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要管学生的学习,要管学生的纪律,还要管(关心)学生的生活,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负责。每天必须查出勤、查卫生、查安全,要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了如指掌。每天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要到位;学生的两操,班主任要到位;学生上自习,班主任要到位;学生参加升旗、劳动、活动时,班主任也必须要到位。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班主任都必须以身作则,要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要为学生的成长尽职尽责。
班级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单位,学校应把文明班级的评比,作为强化班主任工作、抓好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衡量一个班集体的好坏要从班风建设、落实规范、学生成绩、班级管理等多方面去考虑,学校应对出勤、班风、宣传、行为、仪表、卫生、纪律、两操、安全、活动、校产管理、住宿生管理等项目,明确标准,一天一检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对优胜班级全校通报表扬,所在班的班主任从评优表模、晋升晋级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表现差的班级要提出要求,限期改正。学校要通过文明班级让学生明白一个人与“一代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一个独立个体的表现,将直接影响一个班级的班风评价,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成长离不开“一代人”的影响;学校要通过文明班集体的评比,激发班主任的竞争意识,在班级之间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促进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班主任工作到位,心中装着学生,班主任就能真正地把握一个学生与“一代人”的关系,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教育科学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并以班集体小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时候,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才能得以形成。以前由几个学生干部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改革大潮中虽已打破了,代之而来的竞争上岗,虽有它积极的意义,但在新课改的思想原则下,仍显力度不足,还需迈开大步。我的做法是:高中三年一循环,在这三年中,采用推选和自荐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班干部轮流做,任期半学期。这样做,既避免了少数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经受锻炼,展现他们的全部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和幸福,而不是感到“孤独、被看不起”,更不会让学生认为班里的事都是班干部的,他们是局外人而漠不关心。更重要的是,这真正体现了课改的宗旨,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班里的大事由学生自己决定,让每个学生切实地体验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团结友爱,相互理解,共同关心班集体,维护班集体的荣誉。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在班级中负有一定的责任,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集体。科学地建设班集体,不仅从小就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每个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充分发挥各自兴趣爱好和专长的天地,协调了班级的人际关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推进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构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我们在新课改形势下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肩负着关系教育改革成败的神圣职责,尽管认识不深,做得不够,成效甚微,但我愿同大家一道,竭尽全力,进一步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河北南宫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