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电费移动支付模式的优势分析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当前居民电费回收模式进行阐述,着重从技术、用户群、移动支付优势、合作基础几个方面分析了电费移动支付的优势。
  关键词:3G时代;电费回收;移动支付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113-02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3G时代的到来,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然而,电费回收模式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电力客户电费缴纳还是传统模式的延续,客户缴费服务并没有获得大的改善。与电力用户几何级的增长速度相对比,电费缴费难已经成为制约供电企业服务提升的一块短板[1],不仅影响企业的效益和效率,并且影响了客户满意度而有损于企业形象。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借鉴其他行业先进的经验,拓展与信息技术、金融行业的共赢合作,改进现有的电费管理和回收模式,使更多高效、便利、安全的信息技术手段渗透于电费回收工作,改善现状,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社会价值。
  
  一、居民电费回收模式
  
  按与信息技术结合程度以及目前普及程度,可以将电费回收模式划分为传统回收模式与新兴模式。
  (一)传统的电费回收模式
  1.电力营业厅收费。营业厅收费模式是电费回收传统模式的代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营业厅作为供电企业服务客户的窗口,在收取电费的同时还承担着对外展示企业形象、与客户面对面沟通的责任,因此,营业厅作为供电企业的专用营业场所,需要环境整洁、交通便利,城市区域内分布合理,营业厅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优质的服务、业务水平。然而,营业厅前期投资巨大,各类设施、人力资源占用量大,难以实现7×24小时服务,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由于以上因素,营业厅收费模式需要其他模式的补充。
  2.走收模式。传统的走收模式可以为特殊群体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的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但是,走收需要增加供电企业人力成本支出,同时,走收模式中的资金安全和收费员人身安全难以保证,因此,走收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或特定区域收费的过渡手段。
  3.银行代收费。银行代收费从早期的大客户电费托收发展成为目前电费回收的主要手段,与供电公司营业厅相比,银行网点分布范围更加广泛,拥有更全面的金融业务的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安全保障体系,供电营业厅可以在银行网络上使自身业务得以延伸,另外银行ATM的自助缴费功能实现了7×24小时的缴费服务,进一步弥补了供电营业厅在收费时间上的缺陷。但是银行网点仍然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客户需求,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金融理财类业务的发展,银行网点的业务量骤然上升,银行排队成为普遍现象,银行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用电知识,客户缴费时产生疑问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对供电企业形象将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新兴电费回收模式
  1.网上营业厅。网上营业厅是指供电企业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通过企业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业务受理、业务咨询、投诉受理、缴费等业务,营造了虚拟空间的营业场所,使供电服务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上营业厅收费模块采用的主要技术是电子钱包技术,电子钱包是电子商务中用户常用的一种支付工具,尤其适用于小额购物,电子钱包将银行账户和客户端软件相结合,用户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网上在线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模式和技术,网上营业厅收费被客户接受的程度还有待时间的考验,而安全和隐私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势必将影响着电费网上支付的发展和普及。
  2.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是移动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支付可以简单定义为借助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手机短信、IVR、WAP等多种方式所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内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连接了互联网与用户间“最后一公里的距离”,互联网的作用也因此被扩大到了更加广阔的物理空间。移动商务具有许多传统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所不具备的特有属性,同时也为电费支付提供了更加新颖、便捷和个性的实现方式。
  除了以上主要支付方式以外,电费充值卡、代理商收费等也在电费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兴电费回收模式与传统回收模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新兴电费回收模式拓展了电费回收的渠道和空间。
  
  二、电费缴纳移动支付的几大优势
  
  (一)技术基础
  2009年1月7日国内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获得TD-SCDMA、WCDMA和CDMA2000牌照,由此,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各大通信运营商对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实现了高话务区域的立体覆盖及主要交通干线的无缝覆盖,3G标准下,移动网络能够满足中高速的数据传输业务需求。移动商务由此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后盾,其中的移动支付更能得益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逐步的完善。电费缴纳作为移动支付的典型应用之一,在强大技术基础的支撑下,势必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用户群基础
  近几年来手机用户普及迅速,据统计,2004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到3.34亿,约占中国人口的1/4,截止到2006年5月,中国手机普及率已超过30%,用户数达到4.21亿,虽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手机用户增长幅度将逐渐放缓,但是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市场前景依然看好。根据市场研究组织IEMR的报告数据,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7.38亿。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手机给予人们沟通便利的同时,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了更多的期望,移动商务较传统的商务模式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具时效性的服务。传统的电费支付模式受到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制约,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电费移动支付将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逐步培养而得到迅速普及。
  (三)移动支付优势基础
  采用移动支付,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可以方便的完成整个交易,用户无需亲临业务现场,可以减少往返的交通时间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也节约了交易成本。移动支付灵活便捷,如果某项支付达到普及,交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如果电费的移动支付结算简便可靠,供电企业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甚至减少人员和运营场地的投入,将资源更多的投入到价值的再创造中,从而意味着效率和收益的提高。
  移动支付在小额支付上更能发挥优势,小额支付主要指100元以下的支付。这主要是因为首先相对电子网络购物来说,手机存储显示能力以及电池续航能力有限,不能进行长时间大信息量交互,移动支付更适用于交易频繁发生的、商家产品或服务明确的、交易程序简明的支付活动;再者,移动支付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安全性还未受到广泛认可,因此,小额支付优势更加明显。“手机钱包”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移动支付业务。“手机钱包”主要有两方面实现途径:一是把银行卡联网系统与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相连接,以银行卡账号为支付账号,以手机号码为支付标识,把用户的银行卡账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通过手机短消息、IVR、WAP、JAVA、WEB等通信接入手段,以银行卡支付;二是建立手机钱包中支付账号,与移动BOSS系统的话费绑定,以话费来实现用户支付的需求。由于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管制政策都比较严格,对非金融机构经营金融类业务有着严格的控制,为避免与国家金融、税务政策相抵触所以“手机钱包”第二种实现途径应用范围很窄,目前就我国来说,主要局限于运营商与门户网站联合推出的短信、点歌等服务以及与福利机构联合推出的募捐等服务。
  普通居民用电费用正好符合移动小额支付条件的要求,它要求频繁的有时间限制的交易,数额不大,提供产品的商家是信誉良好的供电公司,所以电费移动支付具备发展的先天条件。结合网络调查报告,这一点也被充分证实。北京信索咨询公司在2008年对移动支付市场情况的调查问卷中,问及到受访者“什么场合下使用移动支付会带来方便”,按照提及率,排在前四位的是网上购物、公交车乘车费、购买公园/电影等门票、公共事业缴费(如水电费)。另外,移动网络覆盖远远大于传统电费缴纳网络的覆盖,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山区等交通不便、人员分散的地区,移动电费支付在方便客户和节约供电企业成本方便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此,电费移动支付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合作共赢基础
  随着通信市场竞争的加剧,手机用户ARPU值逐步呈下降趋势,各大运营商都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移动支付摆脱了现金支付的束缚,是继信用卡之后的又一种消费方式的革命,也将是移动运营商为消费者提供的重要增值服务之一,在新技术和新的商业运作下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鉴于目前消费者普遍存在的对移动支付安全性的疑虑,消费者对业务提供者的信誉有较高的要求,供电企业资金雄厚,发展稳健,移动运营商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双方具备共赢合作的基础,同时移动网络技术的渗透也使这种合作走向必然。
  
  三、结语
  
  手机支付是电费在3G时代高效的支付手段之一,这一新业务的推广和普及能够是价值链上的各方受益。对供电企业来说,高效的支付手段节省电费回收环节的运营成本,提高资金回收效率,节约企业资源,提升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有明.供电企业电费回收模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4).
  [2]王有为,胥正川,杨庆.移动商务原理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学博.移动支付业务现状调查报告[J].通信世界,2008,(5).
  作者简介:董如,女,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郭玲丽,女,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器与尾部烟道形成П型布置,烟气由分离器进入尾部烟道前,由于惯性原理作用,尾部烟气特别是烟气走廊区域发生严重的非均匀含灰流动,布置于该区域的受热面由于承受不均匀的飞灰冲刷,经常被局部磨损泄漏造成机组停运。文章阐述了经自主设计采用阻而不堵的均流技术,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惑诸多电厂的老大难问题,该技术已经多年的实践检验,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CFB锅炉;尾部烟道;阻而不
期刊
摘要:汕尾电厂2#发电机自2008年6月小修完成后,励侧集电环碳刷出现振动大的现象;出现振损问题的碳刷主要出现在D列碳刷的3#和4#小碳棒上,而且4#比3#振动程度更严重,造成发电机碳刷不同程度损坏,集电环表面出现起伏状波纹,碳刷刷握弹簧断裂。a  关键词:汕尾电厂;集电环;励侧集电环碳刷;碳刷振损问题  中图分类号:TM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1-0044-
期刊
摘要:环境污染不但使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这必将影响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避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处于真空状态,是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1-
期刊
摘要:在全集成自动化的环境下,采用统一的自动化平台实现对整个工厂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尤其系统所特有的冗余、网络通讯及报警信息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值得在各行各业大力推广。文章介绍了PCS7DCS控制系统在山东莱钢环友化工10万吨/年粗苯精制深加工项目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苯加氢;PCS7DCS控制系统;全集成自动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天津市无缝钢管厂旋流井工程的概况以及关键施工工序,然后阐述了旋流池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天津市无缝钢管厂旋流井工程;旋流池地连墙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1-0184-02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天津市无缝钢管厂旋流井工程为该厂Φ1
期刊
摘要:PDMS是三维设计软件中应用较普遍并且比较成熟的设计软件之一,文章探讨了PDMS在化工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并对其情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PDMS;化工工程项目管理;设计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020-02    计算机辅助设计从“二维”发展到“三维”,为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诱人前景。作为三维设计软件中相对应
期刊
摘要:X射线实时成像是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文章以星用钛合金内芯管焊缝为例,探讨了X射线实时成像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技术特点,并通过工艺实验确定了该技术在钛合金管焊接缝检测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X射线实时成像;星用贮箱内芯;钛合金管焊缝检测;计算机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TG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025-02    X射线胶片照相法是目前常用的无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了内压薄壁圆筒壁厚度的计算问题,提出了环向应力与壁厚在径向方向上成线性关系,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在载荷和内径不变的情况下,对不同壁厚的管道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环向应力与壁厚成线性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ANSYS;内压薄壁圆管;FEA  中图分类号:TG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009-02    本文以我公司某段煤气管道为例,
期刊
摘要:聚合物对油田进行开发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随着聚合物注入量的增加,聚合物固体颗粒将沉积在孔隙中,这些附着物将会干扰聚合物的继续注入,随着HAL-1型聚合物降解剂的研制成功和应用,截至2006年11月底,共应用降解剂12吨,累计施工4井次,成功4井次,施工工艺成功率100%。平均单井增注2400m3,平均单井增注聚合物母液1300m3,对应油井增油420吨,取得了较好的
期刊
摘要:360度定性绩效评估较之传统的单向绩效考核而言,能获得多维度反馈信息,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以Z公司为例展开初步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被数学模型验证的评分数据处理方案,来减小因评估群体不同、评估标准不同所导致的评分波动,进而提升360度定性绩效评估的公平性。  关键词:360度定性考核;绩效评估;公平性困境  中图分类号:N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