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克宗:月光古城的明媚与柔情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独克宗初次邂逅,是在拜访松赞林寺的过程中,独克宗的美丽让我忘记了目的地,迷醉于过程中。
   独克宗意为月光之城,但是我只敢在明媚的阳光中凝望她,我怕月光中她令人窒息的美会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龟山公园的明媚
   坐在汽车上,眼被窗外的景物吸引:远方的山峰上,成群的鹰围着敖包盘旋;耳被嘹亮的歌声震撼:循声望去,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广场上身着民族服装的盛装男女载歌载舞。广场旁的小山上,肃穆的寺庙沐浴在圣洁的阳光下;高耸的转经筒在蔚蓝的天空中勾勒出金黄的轮廓。
   这是什么地方?我急切的问同车乘客。
   月光之城独克宗。
   据史书记载,明代,中甸两次被丽江木氏土司占领,木氏土司在大龟山建“香各瓦”寨,即“独克宗”,意即月光城。后又在奶子河畔建“大年玉瓦”寨,藏语名为“尼旺宗”,意即日光城。而两寨合称“香各尼旺”,即藏区有名的“日月城”。
   原来我眼前这就是著名月光之城独克宗。没想到今天能有缘邂逅,于是背起行囊,走下大巴,朝独克宗走来。
   穿过铺满卵石的水渠,我来到月光广场上。天空中白云和阳光如同绿茵场上的球员打出了精妙的配合:云朵用它洁白的身驱做背景,使无形的阳光呈现出“光芒万丈”的效果;而阳光则如同手持最终剪辑权的导演,在翡翠般的天空用云彩剪出华彩的影像。而阳光和白云下的寺庙则如同佛光中的佛陀,庄严而肃穆。
   此时的月光广场很阳光:广场上僧侣、居民、旅客在一起无拘无束地唱歌跳舞。雄浑的歌声使古城不再萧瑟;奔放的舞蹈使古城平添了几分动感——这不似一千三百年历史的古镇,倒似修成娃娃身的千年老参,焕发出第二春。在以前的岁月中,独克宗是茶马古道上“茶马互市”的枢纽。时至今日,古镇已听不到马蹄风铃声,但是独克宗以它独特的藏民居吸引着八方来客,延续着昔日的繁荣。
   月光广场是进入古镇的必经之路,广场东面的小山就是著名的龟山公园,是唐代神川都督府,即历史上著名的“铁桥东城”所在地。传说当时建城时有活佛在古城对面山头遥望,发现大龟山犹如莲花大士坐在莲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设布局形似八瓣莲花。
   时过境迁,形如莲花的神川都督府已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错落有致的藏传佛教寺庙。寺庙硬朗的线条在蓝天白云间的剪影,就如同莲花盛开在清澈的水面。铁桥东城和藏传佛寺,相距千年,不一样的际遇,相同的宗教内涵,一样的超凡脱俗,给人同样的震撼。
   寺院旁边耸立着一座高大的转经筒,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金黄的身影刺破青天,就如顶天立地的巨人。据说口念六字真言绕经筒转三圈,会带来幸福和安康。游客、藏民,还有身着红袍的小沙弥,一同转动经筒。经筒发出嗡嗡的声响,就如同轻轻的呼唤。响声随着微风在山脚下宁静的古城中回转。突然想到了王子与睡美人的故事,感觉经筒就如同英勇的王子,静静地守候在独克宗这睡美人身边,然而这王子也被施了魔法不能动弹,更不能送出唤醒公主的深情一吻,因此他就借助经筒沙哑的声音告诉人们:公主就在这里,请不要吝啬你的爱,让她醒来,重现昔日的美丽。
  独克宗的柔软
   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是古代茶马古道的枢纽。古城环绕龟山公园而建,走在铺着石子的小路上,看木质的老宅沐浴在高原明媚的阳光里,听阳光融化积雪雪水敲打青石板,恍如隔世。
   独克宗属于云南的藏区,藏区是人神共处的世界。和西藏的藏区相比,这里“人”的因素更为多一点,临街店铺里卖藏银的老阿婆,可以一边把经轮转得飞快一边和你杀价杀得眼球通红;而“神”的代言人,那些寺庙里的沙弥可以一方面和你谈佛辩经,一边卷起袈裟在广场上和你拉起手一起歌舞。因为更为人性,更为世俗,因此在独克宗“神”性淡化的同时,“神迹”传得更为广泛:在商家林立的店铺,你会不经意间发现圣洁的白塔;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总是会点缀着几个自由晃悠的喇嘛。独克宗就是这样神和人和谐相处的桃源,沐浴在高原的阳光下,一切显得是那么的柔软。
   在悠深而宁静的小巷中晃悠,在林立的店铺间穿行,走马观花看那便宜的藏银,选购不知真假的藏药。累了就靠在街心的白塔边晒太阳,闲看天上流云,静听云间鹰鸣。或者在牛棚改装成的酒吧呷上一杯青稞酒,听对面土楼阳台上,藏女唱着高昂的民歌逗着威猛的藏獒……
   看着这一切竟有几分迷醉了,真想时光永远停在这一秒。
   当夕阳的余辉散去时,藏族庄园里已架上烤全羊,倒上酥油茶,斟满青稞酒,跳起了奔放的藏族舞蹈——这是正宗的藏家风情,只是有些太正宗了——当地政府为了让旅客领略原汁原味的藏家风情,专门授权几户藏民当了职业演员,表演他们的生活。适度的商业化是皆大欢喜的,因为此时我看到舞者尽兴,观者开怀。
   喜欢特立独行的我,总觉得打扰别人的私生活或者是私生活被打扰是不能饶恕的,因此我总不能像别人那样全情投入。路边不断有背着大号旅行包的驴友慢慢走过,背上背包,我又加入了爆走一族,沐浴着月光,哼着《卧虎藏龙》的主题曲《月光爱人》逃离了月光古城,就像茶马古道上的一匹马,背上货物上路——别了,独克宗,最美的驿站,月光中的爱人。
   (编辑 雷虎 leihu757@163.com)
其他文献
写真集流行了那么多年,从华丽风走到田园派,有实力的都去马尔代夫潜水拍,想象力纵横的索性彩绘裸拍。但我最爱看的,还是偶尔会遇见的黑白照片,在老房子的墙壁上,长辈的厚厚影集里,报刊上怀旧版的浮光掠影里——往往是结婚照,两个羞涩的年轻人,坐得不远不近——仿佛能听见五十年前的摄影师,大着嗓门热心地说:“头靠近一些,手……”勇敢的他,终于一把握住了她。明明是小照相馆,背后却是假的浩瀚大江或者山水园林,旁边粗
期刊
一   田雨,小学教师,30岁的大龄剩女。偶尔想到未来的男朋友,田雨觉得他一定要简单干净,能给自己安全感。那时的田雨可不认为自己会接受一个比自己小6岁的80后男友。   可是一看到庄严养的小狗黑芝麻在沙发上留下的尿迹及抓痕,田雨再也忍不住了。   “庄严!庄严!”   庄严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另一间房里出来,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满脸怒色的田雨。   “庄严你看它,又是它,上次就是它。”  
期刊
一对50多岁的江苏夫妇,请电视台编导帮忙,找离家出走的儿子,之前他们反对他与一个女孩恋爱,结果25岁的儿子不辞而别……对此,他们非常生气,态度强硬、鲜明,认为儿子“不尊重父母”,“那女孩太任性、不礼貌”……   经过记者的调查追访,终于联系到了委托人失踪的儿子与他的女友,结果儿子却带回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秘密:原来他到了父母的老家贵州,找到了父母声称“已经去世”的外公,获知,父母25年前是从贵州一
期刊
作者:贾平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10     世界上好地方多了,或者风景独秀,或者历史悠久,总有去的理由,可是人毕竟脚力有限,能亲临者不过寥寥,所幸还能在别人的文字里勾勒一番瞻仰一番,借此也算是一份安慰。这个年代出门旅游的人多了,写旅行笔记的人也多了,之前看赖瑞《杜甫的五城》,看完后心里就有一股立马在路上的冲动;这回看《定西笔记》冲着贾平凹买的,还真是没让
期刊
芙蓉姐姐上央视了,尽管上的只是央视某收费频道中一档影响并不大的新节目,但毕竟上央视是一个符号化的行为,有特别的意义,所以芙蓉姐姐才会再度成为一个新闻人物。伴随这条新闻在多家媒体传播,芙蓉姐姐又火了一把。这不新鲜,因为芙蓉姐姐从来都没有离开公众视线,她如同时令鲜蔬一样,每逢季节变化,总会变个样子重新跳进大家的眼球。   芙蓉姐姐,一个很老很老的网络红人了,老,在这里指的不是年龄,而是资历。一代代网
期刊
行走于世,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或家世、学识、经历,或性格,总而言之,这种闪光点总能勾起人心中的一点隐秘的羡慕。当然这种“羡慕”具有双向性,譬如,浪迹于大街的浪子羡慕我们温馨的家,而我们有时也迷恋浪子不被书本围绕的潇洒自在。   听惯了别人纯正流利的美语,看惯了别人高举着的录取通知书,朝阳映着黑色的封皮上烫金的文字,反射进心里。心想,若只是无所事事混日子,就只能等待时光这把利剑的刻划。   林林总
期刊
(河北石家庄市)     写给梦想  梦想是已经南飞的雁阵  要闭上眼睛细听  隐隐约约似梦非梦  但总能在朦胧中发现你的身影     大地在冬夜中蜷缩平静  凄寒而无声  黑暗并不空洞  我能窥见云层背后的繁星     在蜿蜒的小径上找寻  荆棘挡不住我远行的脚步  梦想啊  向着你我开始永远的长征     寄给你的我的思念  淡淡的湖水映现出你的容颜  像极了明媚的春天  为你我想把
期刊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红透了整个华语圈,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电影。在小清新流行的台湾,这电影能掀起风潮不奇怪,但是在声色犬马的大都会香港,这电影也能引起广泛共鸣那就值得好好研究了。更何况在这些地方,人们已经不再把这当成一部电影来观摩,而把它上升为一个社会话题来讨论。  当女孩变成群体信念符号   相信很多人关注这电影,首先是从关注电影导演九把刀开始。这位成名于网络,以表现新派武侠“侠骨”见长的
期刊
一支没有毛的“针笔”,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缸,一位姑娘提笔蘸些彩墨随意点洒。柔和的水影间,大漠、骆驼、商人、云彩在波光间徐徐展现,构成一个“落日晚风吹沙舞”的景象。“针笔”再轻轻拨动,又忽然出现一群姿态万千的美丽“飞天”……   一段视频,让她迷上“灵动水影”   作画的姑娘郑歆韵是个85后女孩,出身于福州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酷爱国画,在耳濡目染中,小小的她拿起了画笔,学习写意、工笔,手法独到,
期刊
朋友是南方人,事业上几经沉浮,屡遭打击,但他都挺了过来,并且一步步取得了如今的成就。在谈到坦然面对磨难的原因时,他给我讲了这样一段经历。   那年夏天,他去北方出差,偶然在野外发现一种植物开出的花特别美丽,芳香怡人。从当地人那里他了解到,其生长周期所需环境与南方相差无几,于是等到秋季再次出差时,喜爱养花的他顺便带了些种子回去,准备来年春天在家种植。然而奇怪的是,尽管精心照料,花种并未萌发,这令他
期刊